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2019-08-21李静
李静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宗旨是以实现社会效益为核心,因此衡量行政事业单位业绩的唯一标准是公共效益。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逐步进入深水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改革形势非常严峻。在这种格局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就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行政构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正因为其地位与职能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相较于企业来讲还显得滞后。直到今天,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还不健全,也很少有行政事业单位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社会其他团体的力量来为自己策划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科学严谨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目前,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随着对三公经费等的报销要求不断提高,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已开始逐步强化内部控制。各种管人,管物,管事的规章制度相继出台。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简述
什么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这首先要从内部控制说起。内部控制是一项制度,它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内部控制理論是从管理实践中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成熟理论体系。内部控制理论强调的是先期预防,即为了确保特定的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准确,协调和控制经济行为,充分利用单位不同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强大控制能力的方法与举措,使之成为一个严密,完整,科学的防范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其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在日常管理中主要起着控制内部环境,对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的作用。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更好的履行行政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约束和规范的过程。内部控制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目前,在广义的内部控制理论中,其所起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防错纠错。新时期,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保护物资财产的安全,防止人为和其他原因造成的物资财产损失,浪费,挪用等问题。它可以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精准性,通过制订规范统一的流程,使得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中产生,有效的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的几率。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归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不够重视
内部控制本身是一套很好的规避风险体系,但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却没有有效的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一些领导对于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人将个人意志凌驾于组织纪律之上。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收缴,支出等都是通过财政或者国库集中支付,物资采购主要由各地区政府采购中心统一监督执行。一些单位的领导在执行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存在麻痹大意思想,认为只要财政部门审核通过的相关事宜,审计部门也没有异议的,就是合理合法的。其实不然,这种做法忽略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单位各项业务的约束和监督。长此以往,必然会在某些环节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或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体系不完善
内部控制有着自己一套完整严密的体系结构。但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不少地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疏漏。例如,有些单位的内部控制一成不变,即使本单位的业务发展和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内部控制还是照搬照套固有的理论。有些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不紧密,与本单位的实际业务甚至有所冲突。还有的单位内部控制覆盖范围有限,没有将全部人员纳入体系当中,管理存在死角,控制存在风险。
(3)业务流程不规范不合理
控制方法,业务流程是内部控制的两个核心环节。这两个核心环节是否合理,长效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当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的出纳人员对其岗位职责不明确,责任不清楚,对自己的工作定位还存在较大的偏差,有些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处理现金和银行存款等业务上。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紧张,一些关键岗位一人身兼多职,例如有些负责记账的会计兼职资产管理。这种混乱的人员安排导致本应相互监督的两个岗位在监督力度上大打折扣。
(4)外部监管不到位
各地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外部监管力量。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管在不少地方还流于形式。外部监管的内容也多偏重于各项例行性检查,检查内容基本上多年未变,即财政性资金使用是否合法合规,很少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指导。长期的放任和忽视,导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被个别领导的个人意志所取代,他们肆意凌驾于规章制度之上。近些年,全国掀起审计和反腐风暴,从那些落马官员的人生轨迹中不难看出,但凡有些许制度和规范的约束,他们也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强化制度与规范,强化外部监管,不单单是对我们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同志负责,对我们自己负责。
三、新时期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举措
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强化内部控制上下足功夫。近些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已经引起了上级领导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不但从政策层面,而且从实践层面不断得到重视和强化。一般而言,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和会计工作的首要责任人,他们对本单位的财务状况负主要责任。再制订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时,我们应当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各职能到相关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控制的约束性落到实处。
我们还应当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职工的内部控制意识。这种强化可以通过会议传达,集中学习,统一培训等形式完成。在这里我们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是,再培训工作一直以来是我们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很多职工从走入单位开始,就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各项培训中。诚然,由于经费等条件的限制,要让所有职工经常性的参加各种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对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他们无力负担如此高昂的开支。但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基本的一些培训一般的单位还是完全可以负担的。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行政事业单位忽略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职工素质的高下,所以各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强化对本单位职工的内控学习和培训,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
最后,我们还应当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外部监管。外部监管不能再流于形式,而应当切实从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出发,规划和制订贴合单位实际的监管内容与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发现漏洞,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各财政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工作的主抓主管部门,审计部门则是财务监管的职能机构。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财务和审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单位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各上级主管部门也要因时而动,不能再以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标准来监管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要以各单位的实际特点为出发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建立健全并落实好各项核查内容,对所监管的行政事业单位形成一种高压和威慑态势。对重点部门,重点人,重点事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举措,细致,深入,全面,系统的履行好监管职责。
四、结语
近些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机构改革和行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们要直面存在的问题,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落在实处,从而促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进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缺陷与对策[J],会计师,2008
[2]刘慧.关于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状的探讨[J].财政监督,2009(6)
[3]李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J].财经界,2010(2)
[4]马荣焕.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J].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政府
[5]郑文飞.浅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J].深圳市南湖街道办事处,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