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9-08-21高梅
高梅
摘 要:应收账款在每个制造型企业中都普遍存在,且应收账款的回收也是每个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难点、痛点。如何改善客户回款,降低企业回款风险,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更好的生存下去,任重而道远。作者通过自身日常工作经历,分析总结了当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企业客户集中单个客户的欠款会给企业带来较大影响,缺乏应收账款的信用控制与回款管理机制,以及信息化水平偏低,靠人为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问题,并结合本公司经历货款逾期给企业造成的创伤给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可以缓解企业回款难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型制造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
一、引言
应收账款在每个制造型企业中都普遍存在,且应收账款的回收也是每个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难点、痛点。如何改善客户回款,降低企业回款风险,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更好的生存下去,任重而道远。作者通过自身日常工作经历,分析总结了当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本公司经历货款逾期给企业造成的创伤,给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可以缓解企业回款难的问题。
二、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客户集中,单个客户的欠款会给企业带来较大影响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公司所处的行业产业链格局及所处发展阶段决定了与手机相关产业链的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目前终端客户主要集中在华为、小米、OPPO及VIVO等,主要ODM及OEM加工商为闻泰、华勤、龙旗及与德等。手机行业订单业务波动较大,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导致手机制造厂商的客户也同样过于集中,大部分企业客户结构都存在80%的销售收入来自于20%的客户身上。
客户过于集中,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且集中在某一两个客户身上,当某个大客户出现问题时,回款得不到保障将给企业带来致命伤害。且严重影响企业资金流问题,同时也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障碍,影响深远。
(2)缺乏应收账款的信用控制与回款管理机制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有部分小型家族企业成长较快,特别是在15-17年之间,手机业务销售爆发式增长,但企业的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事前没有建立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以及事中没有客户回款机制,事后也缺乏应对措施,同时企业经营者或老板看重公司的销售规模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忽视客户质量及客户的回款,没有完整的信用控制及回款机制,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比如2018年各手机通信行业上市公司(欧菲科技、领益智造、春兴精工等)计提较大金额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直接影响公司利润水平及良性发展。
(3)信息化水平偏低,靠人为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小型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但很多中小型企业经营者出于成本考虑,销售货物的发出与应收账款的回款跟进还处在人为手动控制的阶段。企业的销售出货全靠前线业务员的指令进行销售发货,仓库人员凭业务员的邮件、电话或口头通知即发货,未考虑客户的欠款余额情况,回款状况,从而导致应收账款的余额越来越大。
三、加强中小型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1)调整客户结构,或业务多元化,以分散回款风险
首先企业业务部门需梳理现有客户结构,了解客户集中程度,结合现有客户结构,制定开拓新客户或开拓新业务的方案,制定业务开拓项目计划书,并保证方案落地;其次,时刻关注各客户的出货数据占公司总销售额的比重,當达到一定比重时,要策略性的减少这种可能导致销售额集中的客户的出货数量,以改善应收账款过于集中的情况,防范回款风险。
(2)搭建客户信用与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经营者需主动做好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工作,搭建客户信用及风险管理体系,充分了解各个客户的特点及资信情况,制定不同的客户信用等级或者不同的信用赊销限额标准,科学管理降低坏账风险。
1.制定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成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门的信用管理分析人员,积极强化信用管理,其中需要分析与考虑的便是将原先的业务人员进行口头或邮件通知发货的情况转变为通过信用管理来审批发货,这样就可以将前端发货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减少出错概率,降低公司出货风险,同时降低应收账款回款风险。另外,从公司的高管层面来说,需要保障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的评审、分类等执行到位,不超越制度、并保持其部门的独立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加大回款的风险。信用管理部门主要的职责便是搜集客户情况,并跟进客户,结合平时各客户的回款情况(合同帐期与实际帐期、回款方式、订单金额变化情况等),对客户的经营与支付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才能及时做出反映,调整发货策略。
2.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信用政策
首先需要设定好客户信用评审信息,依据客户的注册资本、公司规模、市场占有率、股东信息、社会信誉等维度收集信息;然后针对每一项进行评分实现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严格按照客户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的等级,依据评分结果将客户划分为ABCD四类。然后依据客户类别,结合客户在公司的定位(战略型还是交易型等),制定适合客户的信用政策。比如赊销额度、回款账期、还款方式、定金支付比例等。对于一些零星小额客户则最好采用现金交易的方式处理。
3.企业日常回款跟踪管理
企业财务及业务部门应积极做好客户的回款跟踪工作:
首先,由财务部定期提供各客户的账龄分析数据,区分逾期和非逾期,对于已经逾期的重点客户,编制应收账款跟进明细表,报送业务部门领导,明确责任人员及要求业务人员定时回复跟进情况;
其次,财务部每月组织回款专题会议,跟进每个客户的回款情况,并要求相应业务人员在回款计划表上签字确认,给业务人员一定的压力;对多次回款不及时的客户需要重点关注与跟进,必要时需要实地拜访客户,分析了解客户的实际经营情况以及还款能力。
再次,在货款到期前,提前与客户电话或邮件沟通,以确定具体的回款时间及避免客户内部因自身审批流程复杂或关键审批人员不能及时签批或其他因素等影响付款进度。
最后,应收会计或业务指定人员应定期及时与客户进行往来余额的对账工作,发现差异时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关注客户的经营或供应商诉讼情况,如果在合作过程中多次出现回款逾期情况时,则需要及时调整策略,以降低企业损失。
(3)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发货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
企业制定好公司各客戶的赊销信用额度后,财务管理部门首先依据信用政策设计应收账款发货风险预警系统流程。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比如客户信用额度内的发货流程、超信用发货流程以及相应的审批流程节点设计(信用额度内的发货无需审批即可出货,超额度发货需经有审批权限的人审批后方可发货)等。在考虑发货流程时,通过系统自动抓取客户的欠款余额、本次订单下达金额、客户的赊销额度以及赊销帐期等自动判断是否可以下达生产工单。从源头开始控制生产、发货、企业库存呆滞及应收账款的风险。再次组织公司的IT部门讨论开发公司订单发货信息系统,取数源头与逻辑关系,编制开发计划、实施及过程问题沟通、开发完成后的测试等。后续保证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及财务部门严格按审批的订单安排物料采购、生产及发货等。如果有条件的公司可以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不定期对发货审批流程进行核查,以保证流程的有效执行。
四、结语
总之,在日常运营中,如果企业梳理好发货流程,搭建好客户信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把控好客户结构,利用好信息系统,同时各相关部门严格按公司制定的流程制度等执行到位,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企业损失,规避风险。以推动中小企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芳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S2):72-73
[2]王全兴,唐伟森.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确认制度的市场化改进[J].东南学术,2018(1)
[3]岳玉书.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251-251
[4]王婧.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23):103
[5]熊进宇.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1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