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两地曲》演唱方法探讨
2019-08-21申坤
申坤
【摘 要】艺术歌曲《两地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朱良镇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品。《两地曲》这部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如此优秀且打动人心的作品该如何演唱,作者借鉴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去深入思考这首歌曲中“声”“情”关系,并以此对该曲演唱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两地曲》;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058-01
一、《两地曲》的情感把握
对于一首歌曲的把握,在对于音乐演唱基本要求(音準、节奏)做到之后,首先需要把握的就是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在此首先要考虑的是这首歌曲的情感表达的一致性和情感的对比变化。一致性和对比变化在字面上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两个词语,但这里的一致性是情感表达的一致性,而不是情感的一致性。一个是情感表达,一个是情感,二者属于不同层面的事物。
情感表达一致性从上文对于歌词和音乐要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只看音乐要素层面,其情感走向是以深沉的情感作为情感基调,到该曲主体部分的B段进入到大气磅礴的情感,再到间奏中激昂的情感,最后重复主体部分后进入到尾声,尾声也是由深沉至激昂。所以全曲无论是整体还是部分,情感变化都是由深沉到磅礴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这种过程必然导致情感上的波动是一种不断上升的过程。所以音乐与歌词二者相结合,可以看到这种情感表达上的一致性。
再看情感上的变化对比,这种变化对于相较于上文所说的情感表达一致性而言,是一种纵向上的变化对比,这种变化对比是随着音乐的进行而出现的。[1]因此对于《两地曲》里这种思念的情感程度在整部作品中是不一致的,情感的高低起伏随着音乐的进行是有所变化的。三段性的歌词使得我们在对作品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就要进行甄别安排。对于作品情感的细致把握,使得我们在演唱时可以做到“情动于中形于声”,“以情代声”等要求,对于“声”“情”的问题,在下文会阐述观点。
二、“感于物而动”的音乐美学启示
在我国著名的音乐美学著作《乐记》中,提到了对于音乐中“物”“心”“音声”“乐”的表述。《乐记》的开篇曾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2]这段话用极为凝练而清晰的逻辑将音乐的产生的逻辑顺序排列出来。将这种音乐美学思想的启示用在声乐的演唱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认真理解和揣摩异地思恋的情感,演唱者可以通过相关内容的小说、电影、戏剧来认真体会这种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感于物而动”。但是“感于物而动”只是形成了所谓的“声”,这种“声”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音乐,只有达到“变成方”,形成所谓的“音”,才能与现在意义上的音乐相提并论。但是在《乐记》中还有更高的一个层次,那就是“乐”。“乐”有一个“比音而乐之”的过程,达不到这个高度就形成不了古人意识上的“乐”的境界,即“乐者乐也”的境界。对于声乐演唱者而言,需要演唱者达到技术与情感的统一,并且考虑到如何将情感传达给听者,达到音乐的创作者、传达者和欣赏者的情感层面的统一。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乐(le)”,不仅仅理解为快乐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精神层面的统一。
三、《两地曲》的演唱技法的探讨
上文提到的演唱者需要将《乐记》中“声”的概念通过技术层面上升至“音”的概念,即现代意义上音乐的概念,这需要我们对《两地曲》的演唱技巧加以分析。
首先是呼吸的运用。呼吸是歌唱中的基础,也是歌唱中的动力。拥有一个良好的呼吸可以使歌唱者得以发挥更多的演唱技巧,更自如地表达歌曲所需要传达出的情感,当然呼吸也是《两地曲》这首歌曲演唱所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两地曲》中主题动机的特点是有一个长时值保持的音符,乐句也是较长,那么就需要演唱者拥有一个稳定的气息控制。呼吸时要平静、适中,吐字自然。
其次是对于声音的控制。《两地曲》是一首适合男高音演唱的歌曲,所以演唱时身体需要舒展,主动,有弹性。声音是随着气息而动的,气息走到哪里,声音就要进行至哪里。同时共鸣腔体需要依次打开,更好地表现出这首歌曲悠长、含蓄的音乐特色。
最后是运用所谓的“关闭”技巧。“关闭”又称“掩盖”“遮盖”,是美声男中音演唱高声区及高音的重要技巧。[3]具体来说就是在演唱至高音区的时候不要过于敞开,使音量达到最大化。而是去控制音量,使音量内收,减小音量,对音乐进行弱化的处理。在《两地曲》最后结尾处“飞翔”二字,因为歌曲情感表达的需要,就需要对歌曲进行弱化处理,运用“关闭”的技巧。
总之,《两地曲》是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应该认真把握整首作品的曲、词关系,为声音、技巧的处理提供理论保障。同时借鉴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去深入思考这首歌曲中“声”“情”关系,更好地去演唱这首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徐烁昕.情动于中形于声——艺术歌曲<两地曲>音乐分析 [N].内蒙古艺术,2012年1月,第16卷第1期.
[2]郑玄,孔颖达.礼记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3]袁伟.艺术歌曲<两地曲>的艺术特色[N].大众文艺,2010年11月,第55卷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