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企业深度军民融合发展策略探究
2019-08-21吴鹏
【摘要】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面临近期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及国际军事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统筹规划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准确做出重大的战略判断,将“军民融合”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是必然发展的结果。本文针对军工企业的发展特点,对军民融合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提出部分建议。
【关键词】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策略探究
一、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分析
上世纪70年代末,党中央在准确判断国际战略形势和分析工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改革开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同时要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中央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社会经济高速增长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2010年以后,国际军事竞争和世界贸易格局都悄然发生重大调整和变革,我国国防科技发展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同时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常态,需要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求寻找经济增速的突破口,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
二、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分析
我国国防军工作为国家高端制造业和尖端科学技术产业,体系完善,知识人才集中,专业技术涵盖范围广,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也历经了“以军促民”、“以民强军”、“军民共进”三个阶段。
在“以军促民”阶段,国家武器装备底子薄弱,军事各领域研发生产均属于起步阶段,各军工企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非常繁重,由于任务来源国家军事政治层面,计划经济属性严重。在大力发展军事力量的情况下,形成了一大批军工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但是军品任务刚起步,型号多,产量小,不能形成规模优势,势必造成军品线上的各项资源集中但无高效吸收,民品线上又资源不足发展受制。此时军工企业利用军品线上的资源,寻找知识技术相关的民品产业进行转化,从而带动促进民品产业发展。
在“以民强军”阶段,国家进入经济稳定和平发展时期,重心落在经济建设上面,在民用市场高度改革开放,大量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努力培育本土民用实体经济,同时军品的体制机制也逐渐向市场化转型,开发民用产品,占领民用市场,且孕育出一些相当规模的民品产业,此时部分领域的民用市场已经超越了军用市场,形成了民用产业的收益与技术反过来支持军品产业发展。
在“军民共进”阶段,也就是当前军民融合阶段,军工企业在准确理解和判断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结合军品保密性和民品的通用性,在各个领域内主动进行深度尝试和创新发展。在技术层面上,军民产业的高精尖技术与知识产权进行开放共享,取长补短;在人才领域,不拘一格打破专人专项的壁垒,形成军民两线人才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培养;在所有制归属上,引入民间资本,鼓励上市,积极提升军工企业的战斗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在管控模式上,军工企业吸取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经验,优化经营运行和战略规划机构,细化管控目标,建设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地企合作上,军工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协议,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文件,双方技术资源与地域资源相互渗透发展,相得益彰。通过多种模式的融合,军工企业不但壮大了自身的军事科技力量,经济增速也始终保持高位运行。
三、军工企业深度军民融合发展策略分析与建议
(一)舍小利,保大局,强化全面深化军工融合发展深意
深度军民融合,必然要深化改革。军工企业必须大力推动军工产业改革,打破行业封闭垄断,转变思维观念,舍弃蝇头小利,撇除“等要靠”思想,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敞开环抱去迎接国际浪潮的碰撞。无碰撞,无进步。在当今全球互联网络、大数据、智能开发大行其道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传统军工科技企业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如果还固步自封、遵循守旧、畏畏缩缩,甘做“井底之蛙”,将错过此次最佳的超越发展时代。军工企业应该站在更高、更远、更深的发展新高度,审时度势,抓住当前国家深度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机遇,全方位吸纳各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和宝贵经验,争夺未来信息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二)大胆创新,坚定不移地推动军工企业体制深化改革
军工企业要在市场上竞争,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观念已经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律,反而“小而精”、“小而专”更受市场乐捧。18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军工企业什么都能做,什么都会做,固然好,但是什么都能做好,产生高效益却很难,“佰炮鸣不齐、枝繁叶不茂”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下,军工企业势必要找准自身优势,做好做精做强,做到简约而不简单,才能在风起云涌的市场浪潮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只能“混吃等死”。这就要求军工企业必须痛下决心、忍痛割爱,通过修枝散叶,摒弃或整合劣势资源,利用优势技术,做出自己的王牌产业。
(三)健全完善深度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
目前正值我国初步军民融合走向深度融合,各方融合主体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和路径,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体制、结构矛盾,光靠摸着石头过河可不行,必须形成有效的政策法治文件和实施细则作指导,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弯路、错路。习近平深刻指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
军工企业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长远发展,必须培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根据自身的特殊性要求,结合国内外民用行业标准,制定和完善符合自身发展的通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行为规范和标准原则,为军工企业深度軍民融合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和意见指导。
作者简介:
吴鹏(1983-),男,汉族,江西进贤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