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故事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21朱爱华
朱爱华
摘 要:历史故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且生动形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故事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与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应以故事为引导,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通过故事教学,解决教学难点;挖掘历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故事教学;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历史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1-0080-01
中国历史绵延数千年,孕育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历史教师應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增强学生对于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认识。传统历史教学存在着极大的限制性,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信心与热情。以故事教学法进行课程的讲解,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活力,增进学生的理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使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就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一、以故事为引导,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课堂引入尤为重要,一个好的课程开端,可以奠定课堂教学的氛围,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无味的课堂引入,不仅无法集中学生注意力,还会给学生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带来阻碍。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历史教师可通过故事引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寻找答案,从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例如,在“秦统一六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从历史背景讲起,并通过重要的战役或者事件吸引学生的眼球,如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的故事等,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故事结尾处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为什么秦最后会统一六国。在这样的故事教学引入中,教师能够有效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通过故事教学,解决教学难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这类知识容易记忆但不易理解。因此,在进行这些教学难点的讲解时,教师可通过故事教学法将其转化成具体的形象,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对某一概念进行解释时,采用比较有针对性的事件,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故事教学,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入,再面对类似问题时就能够举一反三,解决问题。例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在形式上保留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控制与压迫的社会形态。对于学生来说,概念非常容易记忆,但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态却很难体会。这时,教师可引入故事:一个生活在上海的人去集市买布,有中国的土布和外国的洋布,土布20文一匹,洋布5文一匹,质量都很好,如果你是那个人,你怎么选择?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思考:为什么中国人要买洋布?买完洋布后有什么后果?学生通过思考,就会发现: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后,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虽然国家在形式上保持独立,而实际上政治、经济都被帝国主义国家控制。通过有效的故事引入,学生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历史素养。
三、挖掘历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角,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和教授,对学生的学习感受漠不关心,造成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利用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知识去探寻历史故事,并鼓励学生弄懂这些故事的背景、原因、结局等,让学生主动发现历史,重新审视历史。通过主动思考和学习,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从而提高历史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民间故事我知道”活动,让学生搜集一些历史故事,进行探讨研究比赛。在比赛准备阶段,教师可让学生准备这些历史故事的材料,深入探究这些历史故事的合理性。学生想要赢得比赛,就会主动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原因做很多资料查阅,不仅有效丰富了历史知识,而且提升了历史文化素养。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故事教学法的优势,通过课前引入与课中应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让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深入理解历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顺.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18(09).
[2]林辉彬.故事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8(34).
[3]黄燕.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八年级教学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20).
[4]吴慧娟.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