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集中:一个比较优势分析框架*
2019-08-21崔爱琴韩若冰胡继连
崔爱琴,韩若冰,胡继连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泰安 271018)
0 引言
最近几年山东棉花生产迅速衰退,与此同时,省内棉花生产的区域布局也大幅调整和集中。如何认识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集中?如何在衰退与集中的现实背景下调适山东的棉花生产?不仅山东省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相邻的周边省份如河北乃至全国也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
对于国内棉花生产形势及其布局的演化,已有不少经济学家做了各自的研究。肖双喜和刘小和在对新疆、河南、江苏、山东4省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棉花种植面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上年种植面积、外出打工收入、667m2玉米平均收入、667m2棉花平均收入等因素对棉花生产有较大影响[1]。朱启荣[2]对长江流域5省、黄河流域4省和新疆3个棉花主产区生产布局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不同因素对不同地区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情况不尽相同。钟甫宁和胡雪梅研究显示棉花与替代作物的相对价格对棉花生产格局的影响尤为突出[3]。张玉娥[4]对中国12个棉花主产省进行了研究,认为棉花布局应进一步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优化。张淑荣[5]提出了棉花产区布局的建议,即西北棉区应实行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压缩山西棉花生产,平衡河南、陕西棉花生产,巩固河北棉花生产,对山东实行专业化生产,稳定和巩固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王燕玲[6]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全国14个主要棉花生产省(区)的现状指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进行分析。揭愈汕、雪燕和薛领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1978—2011年全国31个省级地区棉花生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理加权模型(GWR)比较1990年和2011年棉花生产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棉花生产一直保持较高的集中水平,但空间集聚程度在全国尺度上有较大下降,呈现由集聚变为分散分布的整体格局;在区域尺度上,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等局部地区一直为高值集聚区,呈现出空间集聚的分布特征;劳动力投入长期对我国棉花生产布局具有正向影响,单产和纺织工业总产值的影响有所增强,而光照和化肥使用的影响则相对减弱[7]。
对于近些年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集中,韩若冰和胡继连运用对比观察法和实地调研法,将其描绘为“双穷”特征,即宏观上棉花生产主要集中于“穷地方”,微观上主要集中于“穷人家”,然后运用协整分析法,证明了比较收益是影响山东省棉花生产衰退和集中的重要因素[8]。孙玮等[9]建议,应该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将山东省棉花生产进一步向生态条件适宜、比较效益高、生产潜力大、竞争优势强的区域转移,着力发展鲁西南、鲁西北、鲁北(黄河三角洲)三大棉区,使三大棉区的植棉面积和产量稳定在全省的90%以上。
文章拟以上述研究为重要参考,沿着比较优势的认识路径,对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集中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1 山东棉花生产衰退与集中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山东曾是全国最大的棉花主产省,产量一度达到全国的近30%,1985年山东棉花种植面积116.97万hm2、总产量106.24万t,创历史最高水平,高水平的棉花生产一直持续到1990年前后。
山东棉花生产的第一次衰退发生于1992年前后,至1997年山东棉花产量一度减少到了37.23万t,仅为1985年的35.04%。2000年以后山东棉花生产又有恢复,2008年再一次跃上顶峰,全省棉花总产量达到123.96万t,比1985年高出17.72万t,比1997年高出86.73万t。
山东棉花生产的第二次衰退发生于2008年之后,且连续快速下滑,2015年山东棉花总产量61.260 1万t,较2008年减产50.58%。
与山东棉花生产衰退同步发生的是山东棉花生产布局的日益集中。从地(地级市)域布局来看(图1),已从原来的“大半个”山东种棉花演化为“少数地区”种棉花,形成了以鲁北和鲁西南为主的两大主要棉产区,其中位居鲁西南的山东省菏泽市的棉花生产领先全省。2015年,菏泽市棉花产量为12.00万t,占到全省总产的24.65%。位居鲁北的滨州市棉花产量列第2位,产量为8.793 3万t,占全省总产的18.06%;东营棉花产量列全省第三位,2015年的产量为8.532 8万t,占全省总产的比重为17.53%。从2015年的情况看,菏泽、滨州和东营3市棉花总产达到全省的60.25%,处于山东省棉花生产的第一梯队。
注:数据来自《2016山东统计年鉴》,该图由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制作图1 山东省棉花生产地域分布(以产量为依据)
其他地区如鲁西南济宁、鲁西北德州和聊城、鲁中潍坊在2015年的棉花产量分别为5.889 3万t、4.453 3万t、2.994 6万t和2.486 1万t,分别占全省棉花总产的12.09%,9.15%,6.15%和5.11%,应该是山东棉花生产的第二梯队。鲁中的济南市、泰安市和鲁东南的临沂市棉花产量占比分别分布在1%~2.5%之间,处于山东棉花生产的第三梯队。其他地级市的棉花产量占比均小于1%,处于山东省棉花生产的第四梯队。威海市的棉花产量几乎为零。
地域视角的描述还难以准确反映山东省棉花生产集中的真正特点。图2是2015年山东省全省植棉县的产量分布格局。从县域来看,棉花产量最大的两个县都在菏泽市,即巨野县和成武县。其他棉花产量比较大的县分布在东营、滨州、济宁和德州。从县域水平看,胶东半岛和鲁中地区棉花产量很少,山东省的棉花生产的县域集聚趋势更加显著。
注:数据根据山东各地级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该图由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制作图2 山东省棉花生产县域分布(以产量为依据)
以各县棉花产量占其所在地市棉花产量的比重来反映棉花生产的县域集中度,具体数字见表1。其中,菏泽市的巨野和成武两县棉花产量超过全市总产一半,滨州沾化和无棣两县棉花产量之和达到滨州总产的61.7%,利津和垦利两县棉花产量之和超过东营总产的65%。
表1 2015山东省年棉花主产区县域集中度
2 山东棉花主产县比较优势假说及其验证
为什么在山东棉花生产“大衰退”的过程中有些县(市)能够留了下来?这里的假说是:这些县(市)拥有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
该文利用1995年、2005年、2015年的数据,计算出了山东省主要植棉县的规模优势指数、单产优势指数、集中度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分别见表2、表3、表4。2015年山东有棉花产量的县(市、区)共有106个,其中产量超过500t的有77个,该部分讨论的就是这77个县市区的各类指数,同时选取了各年份综合优势指数前50名的县市区进行展示。
表2显示,1995年山东棉花生产规模优势最大的5个县是夏津县、巨野县、曹县、金乡县和汶上县;单产优势指数最大的5个县是高青县、鱼台县、汶上县、商河县和济阳县;集中度优势指数最大的5个县是夏津县、武城县、汶上县、高青县和金乡县;综合优势指数最大的5个县分别是夏津县、汶上县、高青县、金乡县和成武县。
表2 1995年山东省棉花生产优势区50强
表3显示,2005年山东棉花生产规模优势最大的5个县是巨野县、夏津县、金乡县、郓城县和利津县;单产优势指数最大的5个县是鱼台县、东平县、齐河县、乐陵县、夏津县;集中度优势指数最大的5个县是单县、河口县、夏津县、利津县和垦利县;综合优势指数最大的5个县分别是单县、夏津县、巨野县、利津县和金乡县。
表3 2005年山东省棉花生产优势区50强
表4显示,2015年山东棉花生产规模优势最大的5个县是巨野县、利津县、金乡县、阳信县和成武县;单产优势指数最大的5个县是兰陵县、齐河县、沾化县、蒙阴县和夏津县;集中度优势指数最大的5个县是东明县、河口区、利津县、垦利县和阳信县;综合优势指数最大的5个县分别是利津县、巨野县、金乡县、沾化县和垦利县。
表4 2015年山东省棉花生产优势区50强
以上测得的综合优势指数全面反映了各县市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比较优势并不必然是现实生产中的产量表现。要想证实“棉花生产的集中是比较优势作用的结果”这一假说,还必须对比分析综合优势指数测算结果与现实集中结果的匹配程度(匹配率)。
由表5的测算数据可知,过去20年中山东棉花生产的区域布局越来越符合区域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1995年,产量最大的15个县市区中有8个的CAI值在前15名,2005年这个数值提高到12个,2015年进一步提高到13个。由此,大致可以认为山东省棉花生产的区域布局在不断优化,棉花生产逐渐向比较优势县(区)集中。
表5 棉花生产优势区与主产区匹配率
需要强调的是,表5的匹配率没有达到100%也并不表示实际的生产布局偏离比较优势太远。例如,1995年的高唐县,其CAI 系数没有进入前15名,为第16名。2015年产量排名前十五的郓城县的CAI值排在第18名。尽管如此,简单比较3年的匹配率还是能观察到山东省棉花生产区域布局演化的基本特征。
3 山东棉花生产衰退与集中的经济学解释
山东省各植棉县面临着相同的外部市场环境和类似的产业发展条件,为什么在大部分植棉县产业衰退的同时,还是有部分植棉县保留了下来?对于这种现象能从经济学上给出合适解释吗?
3.1 资源禀赋说:古典比较优势论
古典比较优势论的理论基点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不同地区进行分工的原因在于各地区商品之间存在成本上的差异,他认为每个地区只生产成本低的商品去交易自己生产成本高的商品对交易双方都有好处。斯密还指出,导致绝对成本差异的因素是资源禀赋,即生产的资源、条件、天气和天赋因素,所以该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
山东部分县(区)在棉花生产衰退大潮中留了下来继续种植棉花,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具体来说,棉花种植是当地土地盐碱化问题导致的历史选择。符合这一解释的棉花主产县包括垦利县、河口区、惠民县、高唐县、无棣县、单县、郓城县和夏津县等黄河三角洲和黄河冲积区域。受黄河改道以及洪水的冲刷,上述县(区)都有留下3m深的沙土层,一些地势低洼的区域盐碱地比较明显。特殊的农业资源禀赋使得其他作物难以在该区域生长,棉花成为最优的选择。
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盐碱荒地多,不适宜种植其他作物。而棉花所具有的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的特点,成为盐碱地地区农民的首选。东营市同样处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地区土地半盐碱化,植棉也是资源约束下的最优选择。除了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周边的地区例如聊城、德州和菏泽的一些县市由于黄河水的冲刷也形成了部分盐碱地,棉花种植也在那些地方形成了传统。例如聊城高唐县古有“货以木棉,甲于齐鲁”之美誉,并因植棉面积大、百姓富裕得名“金高唐”。在历史上最辉煌的20世纪80年代,高唐的植棉面积达4万hm2。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肆虐以来,高唐棉花产业遭受严重打击,到21世纪前10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67万hm2左右。梁村镇是高唐县植棉面积最大的乡镇,占到了全县棉花面积的2/3。该镇地块属盐碱地,种植小麦和玉米难度很大,即使成活产量也很低,这也是该镇有种棉传统的由来。近10年来,随着植棉收益下降而且行情不稳,该镇不少农民放弃棉花种植或减少植棉面积。
3.2 优势产业匹配说:新兴内生比较优势论
所谓优势产业匹配说,即棉花种植之所以能够得以保留是因为当地农民在长期的产业发展中探索出可以保留棉花的优势产业组合,棉花栽培的一些特性可以发挥优势产业的经济效益。符合这一类的典型植棉县是济宁市的金乡县以及周边的巨野县、鱼台县、成武县、单县、郓城和嘉祥县等。
山东省金乡县是中国最著名的大蒜产区,大蒜面积常年在3.33万hm2以上。同时,金乡也是传统的植棉县,30年来棉花产量一直在全省排前十名。在其他县市区“棉改粮”的过程中,金乡摸索出了成熟的蒜棉套种栽培模式。蒜棉套种重茬时间短、前茬大蒜阴蔽小,有利于棉花、大蒜的生长,因此,在正常年景下棉花、大蒜产量均可夺得双高产,两茬种植的大蒜和棉花套种占85%左右。巨野地区因靠近济宁金乡,种植习惯多为蒜棉套种。此外,成武、单县、鱼台和东明等县市也是因为大蒜产业的发展,以及蒜棉套种模式的推广而保留了棉花种植。可以看出,棉花得以保留除了因为当地有植棉传统外,还在于当地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摸索出了可以保留棉花的优势产业。除了前面提到的蒜棉套种,还有成武县田集镇的蒜瓜棉套种,巨野万丰镇的麦薯棉套种,东明陆圈镇麦瓜棉套种,郓城县城唐庙乡的麦菜棉套种等模式。这些模式下年收人均在2 000元/667m2以上,较单纯的麦套棉700元/667m2增收。
以山东省金乡县为代表的蒜棉套作优势产业匹配安排,还可以用新兴的内生比较优势论加以解释。以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的分析方法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构建为决策和均衡模型,提出了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注]杨小凯[澳大利亚]: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所谓内生比较优势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它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杨小凯以事前和事后的生产率差别把比较优势区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他认为,内生比较优势是由对生产方式和专业化水平的事后选择产生的,这种内生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有可能在天生生产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产生。或者说由于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生产率差别称作内生比较优势。外生比较优势则是指由于天生条件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它是以外生给定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即外生比较优势是由事前的差别引起的。杨小凯认为专业化分工导致人力资本与知识的积累,从而产生内生比较优势。金乡县的蒜棉套作生产模式符合这些基本特征。
3.3 市场深化与自给性生产的没落
所谓市场深化是指市场主体独立性的增强,交易方式的增多,产品结构的丰富和市场竞争的充分化等。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分工会越来越细化,相应的市场主体生产的专业化会随之增强,同时交易的频率和效率会跟着提高。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就是一个市场深化的过程,农业产业结构的自发调整也是市场深化的结果。
分析山东省棉花生产不断集中的过程可以发现,棉花产业的发展和山东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棉纺织业以及与其相关的轻工业品制造业成为山东各地主要的工业部门,也是当地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当时,除了威海和烟台等不植棉的地区,几乎每个县市都有轧棉厂、纺纱厂和织布厂,纺织工人几乎成为那时县域产业工人的代表。实际上,除了棉纺织工业,由于当时市场的不完善,各个县市几乎都是自给性经济的代表。表现就是,每个县几乎都有食用油压榨厂、面粉厂、酒厂、农具制造厂和其他满足当地经济和民生发展需要的代表性企业。在这种格局下,为了保障当地棉纺织企业有充足的原料,地方政府通常会通过行政力量要求农民保证棉花供给。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棉铃虫灾害对棉纺织产业的冲击,加之国有企业改制,以及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政府对农民生产的控制力不断弱化,农民自主决策的能力得到强化,“诸侯经济”解体,市场分工进一步深化。在这种背景下,各县市的棉纺织产业出现分化,区域间的市场分工加强,不少原有的中小棉纺织企业倒闭,棉纺织向中大型企业集中。
图3是山东省棉布纺织数量的变化情况。1980—2000年之间山东棉布产量出现了一个先增加再减少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应该伴随着县域棉纺织企业从繁荣到衰落的过程。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由于比较优势的原因,山东棉纺织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此时单位棉纺织业的发展不再以山东棉花种植业的发展为基础,全球都可以为山东棉纺织业提供原材料。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山东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图3 1980—2015年山东省棉布产量变化情况
自给性不只表现为县域棉纺织产业对区域性棉花的自给性需求,还表现为农户自己的自给性生产。在改革开放的最早十几年中,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农民自己的棉花需求也不小。当时,农村居民的被褥、棉服和衣料不少都是自己生产的,农村婚嫁用的被褥和棉衣棉裤一度是不少家庭种棉花的一个主要理由。在20世纪90年代,弹棉花还作为一个手工业形式存在着[注]根据鲁西南和鲁西北的婚嫁传统,女孩出嫁时,娘家人需要陪送6套到12套不等的被褥,和数量不等的棉衣棉裤,陪送越多娘家越有面子。一般一套被褥用皮棉大约5kg,以此计算婚礼大约需要50~100kg的棉花。目前这些地方依然流传着这个婚俗。一些农民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会保留少量的棉花种植面积,或者通过植棉轧花后到当地市场销售皮棉获利。进入21世纪以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农民所需的商品都可以从市场上获得。而且陪嫁的主要物品已经从被褥和棉衣改为了家具、电器,甚至汽车。农民自己的被褥也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因此自需而产生的植棉动机越来越弱。
在经济史中,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第一个系统阐释社会分工和交易关系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源于生产分工,而且认为分工源于交易的需要,而交易的能力大小又影响分工的发展,分工与交易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此后,大卫·李嘉图在斯密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为使用的比较优势理论。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集中,时间上与山东棉花市场的深化和自给性生产的没落几乎是同步的,也可以说是山东棉花市场深化及自给性生产没落的结果。
4 山东棉花生产的政策启示与建议
(1)发挥棉花生产比较优势,在全省棉花生产上做出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布局规划,有进有退,完善山东省棉花生产的区域布局。进一步强化生产优势区的棉花种植布局,减少非优势区的播种面积,为优势区留下市场空间。鲁西南、鲁北滨海盐碱地和鲁西北黄河故道棉区3个大区域已经成为山东省最核心的产棉区,而且长久来看该区域的集中化趋势还会增强。应该清晰认识到这一变化趋势,不在3个区之外再做棉花生产的规划安排,将主要发展资源向这3区转移。
(2)在生产优势区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棉花产业政策,取消非优势区的产业支持,推动棉花产业的进一步优化。应参照国家农业补贴体系在生产核心县探索多元化的植棉补贴政策,减少生产核心县棉农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植棉成本,维持基本稳定的植棉面积,为山东棉纺织业发展提供基本的原材料,保障核心县棉农的生计。同时,非优势区政府应引导当地棉农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种植结构,提供必要的技术与信息支持,降低农民改变种植习惯的成本。
(3)鉴于生产优势区大多是盐碱地,应进一步加大对盐碱地棉花育种与栽培技术的科研支持力度,缩小因自然因素导致的产量缺口,为当地农户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黄河三角洲棉区的政府部分应利用棉花抗盐、耐瘠、节水的特点,发挥盐碱地植棉的比较优势,坚定不移抓好棉花生产。鲁西南棉区应不断总结粮棉、棉花—大蒜(瓜、菜)间套复种的经验,完善配套措施,发挥光热资源和技术优势,扩大两熟、三熟高效棉田种植面积。鲁西北等其他棉区应根据生产条件,通过耕作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发展麦棉、棉薯(瓜、菜)套种,稳定植棉面积。
(4)争取针对棉花优势产区的国家政策,争取让国家目标价格政策覆盖到鲁西南高效棉区、鲁北滨海盐碱地和鲁西北黄河故道棉区3个大区域[10]。2014年启动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将山东省纳入其中,不过2017年该政策取消。山东省棉花目标价格实施范围分布全省,2015年补贴标准统一为150元/667m2,效果很不好。建议山东省在明确植棉核心县的基础上,在最核心的十几个县进行山东版的目标价格试点,然后再争取重新获得国家政策的试点机会,给生产核心县以更好的棉花产业发展条件。
(5)响应国家建设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战略安排,建设黄河三角洲棉花生产保护区。为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聚焦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2017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简称“两区”)的指导意见》,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产能提升、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两区”,稳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增强农业产业安全。针对棉花生产保护区的确立和发展,文件提出“以新疆为重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主产区为补充,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233.33万hm2(3 500万亩)。”以山东省东营市、滨州市为中心的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国家规划的优势棉花产业带上,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植棉历史悠久,棉农经验丰富,竞争优势明显,确立并发展黄河三角洲棉花生产保护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社会、生态保护多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