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空间格局演变及专业化分区研究*

2019-08-21高军波孙健武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年7期
关键词:专业化农作物河南省

高军波,韩 勇,喻 超※,孙健武

(1.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南信阳 464000;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0 引言

农,天下之大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都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受农产品和农业技术全球化的冲击,长期形成的小农经济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1],对农业的全方位研究的势在必行,但现有成果却不能与其基础性地位相匹配[2,3]。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地处中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作物种类丰富,种植业发展潜力巨大[4],对全国农业发展状况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河南省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单一,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5-7]问题突出,而且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的出台,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将全力打造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8],农业发展势必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影响。

农作物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其特殊性及对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受到极大关注[9-11],现有成果主要集中于不同尺度下农作物生产空间布局、区域专业化水平及驱动机制研究领域。在全国尺度下,李二玲等[9]基于演化地理学理论探讨了1981—2008年中国农作物生产布局及形成机理;李炎子、徐海亚等定量分析不同自然因素分区下我国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生产布局[12-13],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牛敏杰对我国农作物生产空间格局及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14];在省域尺度,苏阳运[15]研究了黑龙江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以河南省为例,陈太政等[2]分析了农作物生产集聚状况及成因,薛剑等[8]比较了河南省粮食生产布局变化,而潘少奇等[17]进一步对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基于比较优势原理,宋晨等[16]对省域三大粮食作物生产优势进行了动态比较。另外,张荣群等[18-19]从技术层面研究了农作物种植格局对遥感分类精度的影响。总体上看,现有成果对揭示中国农作物生产空间格局变化、丰富农业问题研究方法及农业发展国家战略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但就河南省而言,现有成果存在空间尺度太大、研究对象过于单一且对不同农作物空间比较关注不足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及中国特殊的行政体系构架,县域空间单元能够更好地的根据地区差异发挥其优化农业种植的执行能力[20]。因此,文章选取河南省11种主要农作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县域尺度下1990—2013年来的农作物生产空间动态演化、专业化趋势及驱动机理分析,对识别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空间动态格局、种植空间优化及农业支持政策针对性完善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主要通过对农作物生产重心转移的方向与距离、区位商的测算,并借助ArcGIS技术平台中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热点分析(Getis-Ord Gi)及聚类等分析与制图工具,刻画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空间变化及动态特征。

1.1.1 重心分析法

借鉴力学原理,引入区域重心的概念来确定区域农作物重心点不同年份移动的方向和距离,用以对农作物生产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21]。假设某一个区域由n个子区域i构成,区域i的中心坐标为(Mi,Yi),Mi为区域i在某种属性意义下的“重量”,则该属性意义下的区域重心坐标为:

(1)

该研究中,利用ArcGIS平台计算各研究单元质心,以各次级研究单元质心坐标为(Xi,Yi),各研究单元农作物产量定为属性值Mi

(2)

θi-j为重心从第i个时期到第j个时期移动的角度。

(3)

Di-j表示2个时期内区域重心空间移动的距离;R是把地理坐标单位转化为平面距离(km)的系数,通常取值为常数,即111.111km。

1.1.2 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自相关是研究对象间整体的相关性,主要指标有Moran′s I指数、Geary′s c系数和Getis-Ord G指数,该文采用Moran′s I指数[17],计算公式为:

(4)

n为样本量,即空间单元个数,Yi和Yj空间单元i和j的农作物产量;Wij为二进制的邻接空间权值矩阵,即空间权重矩阵,用以度量空间单元间的依赖程度。在构造空间权重矩阵时,常用的是相邻原则中的ROOK标准,即有共同边界的原则。则有:

Moran′s I指数的取值范围是[-1,1],取值大于0时表明空间存在正相关,小于0时表明空间存在负相关,等于0时表明呈独立随机分布。

1.1.3 专业化水平计算

区位商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并反映一个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一级尺度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的优势产业[2,10]。计算公式为:Qj=(Ej/Ei)/(Aj/Ai),其中,Qj为某研究单元作物j的区位商,Ej为该单元农作物j的产量,Ei为单元内农作物总产量,Aj为河南省农作物j的产量,Ai为河南省农作物总产量;如果Qj大于1,则农作物j在该研究单元专业化程度大于全省平均水平,如果Qj等于1,该农作物j在该研究单元专业化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如果Qj小于1,则农作物j在该研究单元专业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根据Qj分布不对称的特征,该研究对Qj进行了简化处理:SQj=(Qj-1)/(Qj+ 1)结果使SQj的取值在1和-1之间,SQj=0则表明该农作物j在该研究单元专业化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如果-1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该研究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其中,空间数据主要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考虑到选取年份时间较长,部分县域行政区划有所变动,为使研究单元统一,故选用2013年河南省县级行政区划图,其中济源市划为一个研究单元。根据薛剑等[1]的划分方法,将其他各地级市下辖各区统一为市辖区,最终共选取126个研究单元;属性数据根据需要选取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及2013年6个年份,同时考虑数据可得性和农作物产量规模,选取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烟草、蔬菜、瓜类、水果11类农作物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研究选取时间节点的《河南省农村统计年鉴》《河南省调查年鉴》及河南省各地市统计年鉴。

图1 河南省区位示意图

1.3 研究区概况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与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和河北6省毗邻。介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南北纵跨550km,东西横亘580km,总面积16.7万km2。全省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多年年均气温为12.8~15.5℃。年降水量从北到南大致在600~1 200mm之间,全省无霜期在190~230d之间,一般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盛产小麦、玉米、稻谷、大豆、红薯、棉花、芝麻、花生和油菜籽等农产品。河南省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全省耕地面积792.6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05%,居全国第三位,2013年全省生产粮食57 13.7万t,占全国总产量9.5%,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2]。

图2 河南省农作物生产重心转移趋势

2 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及专业化趋势特征

2.1 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特征

2.1.1 农作物生产空间重心东进北上趋势显著

通过计算1990—2013年各时间节点农作物生产整体重心坐标、移动方向及移动距离,绘制出该省农作物生产重心转移趋势图(图2)。该省农作物生产重心与全国“西进南下”趋势相反,呈现“东进北上”态势;同时河南省农作物生产重心演化可以分1990—2000年和2000—2013年两个阶段。空间位移上,河南省农作物生产重心呈现从中东部快速向东、缓慢向北移动变化趋势。第一阶段向东北方向移动,第二阶段呈现往复向东南方向移动。移动速度上,东西方向平均每年移动0.005 0°,南北方向上平均每年移动0.001 7°,东西方向移动速度大于南北方向移动速度,第一阶段移动速度较快,第二阶段移动速度较慢。

2.1.2 生产集聚水平与专业化水平波动中增强

基于ArcGIS技术平台和空间自相关计算,发现河南省11类作物总产量空间Moran′s I指数、各类作物Moran′s I指数平均值均为正,说明河南省农作物生产存在空间集聚现象;总产莫兰指数和平均莫兰指数均经过增—减—增3个阶段,且总体上呈增加趋势,说明河南省内部相邻区域的农作物生产集聚度和相似度不断加强。通过对11类作物6个年份区位商由大到小进行排列,取其前15位的平均值,得出河南省农作物专业化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以2005年为节点,县域农作物专业化趋势呈先上升后小幅下降态势;将莫兰指数和专业化指数结合来看,各县在独立发展优势农作物的过程中也逐渐与周边地区形成一定的相互支撑、相互带动的区域联动效应,从而推动区域性生产集聚。在自身发展专业化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加大了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形成具有一定区域依赖性的联动发展。

表1 1990—2013年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空间莫兰指数和专业化水平

2.1.3 不同类型农作物生产空间差异化变动特征显著

通过对11种农作物6个年份生产重心坐标、转移方向、距离和生产各类作物产量所占比重的计算,并进行制图表达(图3)。结果表明:在移动方向上:1990—2013年谷物、麻类和糖料生产重心移动方向与整体重心移动方向相一致,均为东北方向;薯类、豆类、蔬菜、瓜类和水果5类作物生产重心呈现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油料和棉花则与整体移动方向相反,呈现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只有烟草生产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移动速度上,2005年前移动速度明显快于2005年之后。其中移动速度最快的是糖料,1990—2013年向东北方向移动了61.107km。移动速度最慢的是薯类,仅有6.729km。各类农作物生产重心移动又可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2005年,农作物生产重心变化速度较快,这一时期基本属于自由选择、自由发展阶段。2005年之后为第二阶段,由于2004年大量惠农措施颁布实施,标志国家政策扶持稳定,市场化、城市化及工业化也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农作物生产重心无论是在方向上还是速度上,变化幅度都较小。

图3 典型作物生产重心转移示意图

表2 1990—2013年11种农作物产量占总量比重变化 %

表3 1990—2013年河南省农作物区位商前15位平均值

产量贡献上,谷物和蔬菜各年份占比都较大,谷物产量占比呈波动下降趋势,蔬菜产量占比受城市化过程中需求量上升影响呈波动上升趋势,产量占比最大的作物由1990年的谷物到2013年变化为蔬菜;水果产量占比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最大,达到304.04%,麻类产量占比持续下降,且下降幅度最大,达到-92.7%(表2)。

2.2 农作物生产专业化趋势

2.2.1 农作物专业化生产水平变化差异特征显著

如表3所示,1990—2013年 11种作物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是麻类、烟草和水果,较低的是谷物和蔬菜两种日常需求量最大的作物。从增幅上看,谷物、薯类、油料、豆类、麻类、糖料和烟草7种作物专业化水平与整体趋势相一致,呈持续上升态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烟草和麻类,均达到及高于2.2。与整体趋势相反,棉花、蔬菜、瓜类和水果的专业化水平呈下降趋势,蔬菜的下降幅度最大,为1.44。

2.2.2 典型农作物专业化空间发展趋势

根据前文分析,选取专业化水平发展最快的麻类和烟草,产量比重增幅最大的水果,产量占比重较大的谷物和蔬菜5类典型作物,进行专业化空间发展趋势系统分析,并借助ArcGIS技术平台,揭示河南省上述5类作物产量优势县和专业化生产优势县(图4、图5)。

(1)麻类专业化生产空间集中于信阳,并向驻马店南部推进。麻类生产集聚度及其专业化在1990—2013年持续上升,均显著高于河南省农作物平均水平:麻类生产优势区集中在信阳的息县、淮滨、固始、潢川、光山、商城6县及驻马店的正阳县。驻马店新蔡县生产优势区逐步形成,且新县成为新兴的麻类优势专业化生产区,麻类在信阳及驻马店南部地区的生产专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受水热条件限制,河南省麻类主产区主要分布于水热条件较好的南北过渡带信阳地区,同时受农田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及信阳市麻类市场辐射效应影响,靠近信阳产麻地区的驻马店南部麻类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

图4 河南省5种典型农作物专业化优势区

图5 河南省5种典型农作物产量优势区

(2)水果专业化生产的优势空间集中于西部山区。水果生产集聚于河南西部山区,但其专业水平有小幅下降,并在商丘东部衍生出新的生产优势区。具体表现在灵宝和卢氏保持是生产规模的同时,豫西的专业化优势生产空间逐步转移到了陕县和洛宁地区,并进而向北和向南扩散,随后又回归集中于灵宝、卢氏、陕县和洛宁4县,经历了扩展与收缩的发展路径。商丘东部地区虽产量较高,但目前专业化生产优势仍较低,是未来水果专业化生产发展潜力区。豫西山地是传统的水果产区,而豫东地区则是由于近年来伴随农产品加工产业复兴发展,当地的葡萄酒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兴,相关饮品产业得到一定发展,对水果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同时受邻域山东省著名水果产区砀山县市场辐射影响,当地水果市场更加开阔。

(3)烟草专业化生产空间向西南方扩散趋势明显。烟草生产空间集聚及专业化水平均显著高于11种生产作物平均水平,且呈稳步上升态势。1990—2013年河南省烟草主要种植空间经历由平顶山、许昌和漯河3地向东北方向小幅度转移后逐渐缩小,在洛阳、三门峡地区形成优势生产区,最终在平顶山、漯河、许昌3市交界县域及洛阳中西部形成优势生产区。其专业化优势生产空间也由许昌、平顶山、漯河、洛阳中西部向三门峡地区迅速收缩后,又向东拓展集中于平顶山、许昌和漯河等传统烟草专业化优势区,南阳西部也逐步成为新兴优势专业化生产区。研究期间许昌、平顶山等作为传统的产烟地区继续发展,洛阳、南阳西部等山地地区,由于当地种粮效益低,山货、水果产业生产周期长,地区贫困问题突出,在国家政策及当地政府的引导下,种烟成为农户脱贫增收主要途径。

(4)谷物生产集聚区向豫东转移、专业化生产优势区则向豫北扩散。谷物生产的集聚水平及专业化程度均为11种农作物中最低,但1990—2000年两项指标迅速攀升,逐步呈稳定发展态势。河南省谷物生产集聚空间由南阳中部、信阳北部、驻马店东部及周口地区逐渐向豫东的驻马店东部、周口及商丘地区转移,并逐渐形成稳定的生产优势区。就其专业化水平而言,谷物的生产优势空间则由豫南信阳转移到驻马店、新乡及安阳地区等豫中、豫北地区。受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农作物种植多样性减少,谷物为主成为最主要的种植作物,且信阳地区多山地,受机械化水平及退耕还林政策影响,谷物种植规模锐减,共同驱动谷物生产空间格局演变。

(5)蔬菜的生产及专业化空间呈全域分散趋势。蔬菜生产的集聚水平及专业化程度显著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较2005年之前呈明显上升趋势。蔬菜优势生产空间则由全省分散逐渐向南阳及周口北部、开封东部及商丘地区转移,其中南阳生产集聚水平逐渐降低,豫东生产集聚水平明显上升。就专业化水平而言,蔬菜的专业化生产优势空间则由新乡及安阳西部分散为洛阳、南阳及周口等部分县,其中洛阳地区蔬菜专业化生产优势最为明显。蔬菜种植受水土质量及市场分布影响较大,蔬菜主产区多分布于市辖区及交通便利、水土条件优越的平原地区或河谷地带,呈现散布状态。

2.3 农作物专业化生产空间分区

首先将简化后的1990年、2013年农作物专业化指数分布区间等分为5个子区间,分别为第一至第五专业化等级(表4);其次,对比2013年和1990年各农作物专业化指数等级的增减变化;最后,根据1990—2013年的等级变化及2013年的专业化指数将农作物生产专业化优势布局划分为绝对优势区、比较优势区、潜力优势区、不具优势区、优势衰退区和快速退出区6个类别(表5),并进行县域农作物专业化优势分区划定(图6)。

表4 河南省农作物专业化指数分布区间及分级

表5 农作物专业化分区指标

河南省县域农作物专业化优势区域划分,与不同地区地形地貌、水文气候、作物习性、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均有密切关联,产生了“一方水土育一方农作物”的省域专业化优势分布图(图6)。其中,豫东地区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属温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豆类、糖料、谷物、棉花等农作物,同时与山东著名水果产区砀山县毗邻,受市场辐射影响,县域水果生产优势明显;豫南地区山地、平原均有分布,且处于南北过渡带,水热资源丰富,优势作物种类丰富,尤其适宜种植喜湿热的麻类、水稻等作物;豫西地区以山地为主,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相对较大,优势作物以薯类、烟草、豆类等为主,适宜种植苹果等水果作物;豫北地区处于黄河以北,地势平坦,但年均温相对较低,优势作物种类相对较少,以谷物、油料等作物为主;豫中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地形地貌丰富多样,优势作物种类也较为丰富,除麻类及水果受作物习性及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两类作物,其他均有分布。同时受河南省农业大省及各地市场需求影响,谷物与蔬菜优势产区遍布全省各个区域。

图6 河南省11类农作物专业化优势区域分布

3 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驱动机制

农作物生产过程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传统思想、技术水平等各方面因素都息息相关,且不同阶段、不同作物生产过程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针对河南省独特的地理区位和人文环境,引入哲学中量变—质变思想,将演化过程分为旧格局—演化(量变)—新格局(质变)3个阶段。量变过程受自然、人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自然因素对生产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人文因素则对格局演变起着导向性作用[19];人文因素中又包含个体、社会和国家三大主体,三大主体相互影响形成科技、教育、文化、政策、城镇化和市场化等更加细致的影响因素。综合量变—质变过程,形成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及专业化趋势驱动机制(图7)。

表6 农作物优势区分布

图7 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及专业化发展驱动机制

3.1 自然禀赋:农作物生产模式形成与转变的基础

农作物由于自身的生长特性对自然条件具有显著依赖性,由此产生农作物生产的初始格局,如某作物只在某一地区集聚。河南省特殊的地理区位与地形特征使河南省农作物品种与分布复杂多样。如在南部信阳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丰沛,形成了河南省主要的稻米和麻类产区,在西部山区则形成了重要的水果产区;而受地形及降水影响较小的蔬菜、薯类和粮食则分布较为广泛且集聚度较低。同时,自然禀赋作用下的初始生产格局形成后,受自然条件特性影响,会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形态,虽然通过施加制度、政策等人文因素影响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无法根本扭转,所以农作物生产格局调整必须充分考虑特定地域自然特性。

3.2 制度政策: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变的风向标

农业发展制度与政策对农作物生产空间发展方向起着直接和间接性引导作用。在农业生产补贴上,2004年起国家相继推出了农机补贴、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及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一系列措施;在农业发展财政投入上,2013年河南省对农业财政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是1990年的159.34倍。系列政策都直接推动了农作物生产格局的转变。如在空间重心位移上,2004年一系列惠农政策实施后,2005年起各类农作物生产重心转移幅度明显减小;在产量上,1990—2005年谷物产量占11种作物总产之比从62.12%迅速下降到33.05%,之后占比均保持在35%左右;蔬菜产量从1990年占比19.12%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45.32%,随后逐渐下降并稳定在35%左右。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经济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间接地促进了农作物生产空间格局转变。

3.3 社会发展:促进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变驱动力

社会发展领域与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相关的过程主要包括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4个方面。首先是城市化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农村青壮力减少,致使农村精耕细作模式弱化[24],如周口郸城地区农民为追求最大利益,大多外出务工,家中土地以种植易于管理的小麦和玉米为主;其次是工业化过程。外来企业与本土乡镇企业的兴起,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带回充足的发展资金,在拉动当地经济的同时,也对当地农产品产生一定量的需求,促使农作物生产与企业生产挂钩,拉动地域农作物生产。如民权县葡萄酒产业振兴,带动了当地葡萄等水果产业迅速发展。第三是农业现代化过程。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市场利益的驱使,人们更愿意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如信阳市借助袁隆平科研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优良品种,大量种植超级稻,单产达到860kg/667m2左右,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2]。第四是市场化过程。市场的开放才促使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不断发展,而农产品市场化又在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两者相辅相成。农业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发展起着保障性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发展的影响。

3.4 农户个体:农作物生产格局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农户始终是与农作物生产联系最紧密的行为主体。农户的个体行为与意愿决定着土地生产方式。因此,农户的思想文化水平、生产技能与对收益的追求方式始终影响着农作物生产格局。伴随着社会文化水平普遍提升,农户个体思想也逐渐从小农思想中解放出来,积极追求新的生产方式,主动接受生产技能培训,追求高收益,根据市场状况来调节种植结构。如在鲁山县马楼乡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将土地以合适的价格连片承包给烟草种植商。虽然目前农户个体对高收益的追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动向,但随着信息化、规模化的发展以及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可以通过政府的引导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

4 结论

通过对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空间重心转移、专业化水平及空间自相关计算,基于ArcGIS技术平台完成空间分析和优势分区,进而解析了县域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机理,得出以下结论。

(1)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集聚呈“东进北上”演变趋势,逐步集聚于豫中、豫东地区,与全国种植业地理集聚呈现出来的“南下西进”变化态势大为不同。

(2)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集聚及专业化水平稳步提升,但整体上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麻类、烟草生产的空间集聚及专业化程度均较高,对提高全省农作物集聚及专业化水平贡献最大,谷物集聚度及专业化水平最低;蔬菜的生产空间集聚及专业化水平在2005年之后持续下降,高产及高专业化水平地区多围绕在城市周边;商丘东部形成了新的水果优势产区,但专业化水平仍整体较低。

(3)综合考虑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特征及专业化生产水平,将河南省县域划分为农作物生产绝对优势区、比较优势区、潜力优势区、不具优势区、优势衰退区和快速退出区6个类型,以引导农作物生产布局优化。如在豫东平原应适当扩大棉花、糖料等农作物种植,在豫西山地则应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

(4)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是区域自然禀赋条件、国家制度与政策、社会发展水平及农户个体意愿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空间布局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自然禀赋条件,以制度政策为引导,因地制宜、分工协作形成区域间相互支撑的联动效应,加强农户群体生产技能培训,提高农业信息共享与传播水平,以有效促进河南省农作物种植集聚与专业化生产水平。

(5)基于农作物生产聚集及专业化水平演变趋势划定生产空间分区,对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户三方共同协调,引导农作物生产布局优化。政府对接和细化国家惠农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以期形成较具地域特色的专业化农作物生产模式;同时加强邻域合作,产生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促进土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使用。社会组织加强对农业生产关注,立足专业优势、对接市场前景和远期发展利益,引导农业发展和远景规划。农户个体要提高专业化生产技能,对接市场变化,农业生产逐步从广而杂转变为专而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猜你喜欢

专业化农作物河南省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