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园生态经济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08-20郑蓉蓉徐学荣
郑蓉蓉 徐学荣
摘要:借鉴Hartman模型构建茶园价值评价模型,并对福建省安溪县茶园生态经济价值进行实证分析。动态分析茶龄、毛茶价格、劳动力价格、贴现率、病虫受害率等因素对茶园生态经济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茶龄的增加,茶园的生态经济价值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毛茶价格与茶园生态经济价值呈正相关;劳动力价格与茶园生态经济价值呈线性负相关;贴现率越高,茶园生态经济价值越低,并缩短茶园经济有效寿命;随着病虫受害率的上升,茶园生态经济价值(综合收益最大净现值)不断下降,当病虫受害率从0增加到25%时,茶园综合收益最大净现值从 43 979.27元/hm2 下降到15 649.32元/hm2,下降率近65%。以期为推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经济;茶树病虫害;因素分析;价值评估;茶产业
中图分类号: F326.1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08-0340-04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该系统在提供农业产品等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具有调节生物因子和环境等非生物因子之间互作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茶园自然调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生态、社会价值。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人类的破坏引发全球的环境危机,人们开始关注并意识到农业生态系统巨大的潜在价值,对其价值的衡量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生态系统价值研究主要涉及森林、草原、湿地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而对茶园生态系统价值的研究较少见。茶园生态系统较其他农业生态系统(如农田、果园等)更复杂,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强[1]。茶园生态环境直接影响茶叶品质,当今世界各产茶国已将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和根本性的农业措施[2]。对茶园生态系统价值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茶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茶园生态系统的价值可以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是农产品增加带来的经济效益,另一部分是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遵循传统的经济学规律,易于测算;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不存在市场或市场不完全,没有现成可借鉴的市场价格作为评价的基础,所以难以量化。但是仅对单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则无法全面反映出茶园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对生态系统价值的衡量主要有实际市场评估技术(市场价值法和费用支出法)、替代市场评估技术(置换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生产成本法等)、假设市场评估技术(条件价值法)、空 间-能值分析技术(生态足迹法和能值分析法)等4种评价技术[3]。因此,根据茶园相关资料的获取情况,本研究采用替代市场评估技术对茶园生态经济价值进行实证分析。动态分析病虫受害率、茶龄、劳动力价格、贴现率、毛茶价格等因素对茶园生态经济价值的影响,以期为政府和茶叶种植者提供决策参考。
1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福建省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厦、漳、泉闽南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位于24°50′~25°26′N、117°36′~118°17′E,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为6~20 ℃,年降水量约为1 800 mm,土壤多呈酸性,适宜茶树生长,茶园面积约900万hm2,年产茶叶约6万t,占中国乌龙茶总量的33.3%,是中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以茶业闻名全国,号称中国茶都,主要产茶区有西坪、虎邱、感德、大坪、龙涓、祥华、桃舟等乡(镇)。
1.2研究方法
1.2.1茶园生态经济价值评估模型
茶园生态系统价值包括茶叶的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生态与社会价值。其中间接经济价值来源于茶园的碳汇价值、营养物质贮存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固持土壤价值、保持土壤肥力价值等生态价值以及茶农身心健康等社会价值。汪旭明等认为,茶园的经济价值和碳汇价值占茶园生态系统价值的96%以上[4],故本研究茶园生态经济价值主要核算经济价值和碳汇价值,参照Hartman模型得出茶园生态经济价值(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评价模型表达式[5]:
NPV=NPVt+Vc(1)
式中:NPVt、Vc分别表示茶园经济价值、碳汇价值。
1.2.2茶园经济价值估算
茶园生态系统最大的经济服务功能是生产茶叶以及其他作物。茶园经济效益主要以核算茶园的经济价值为主,其经济效益的价值模型如下:
经济效益NPVi=∑nt=1Pt×Qt-Ct(1+r)t=(1-β)Pt×Qt×e-rt-Ct1-e-rt。(2)
式中:Pt表示t年毛茶价格;t表示茶龄;Qt表示茶龄为t年时1 hm2毛茶的年产量;β表示病虫受害率;Ct表示t年茶园种植管理发生的总成本费用,包括化肥、农药成本,除草、采摘、施肥等人工成本,茶园管护费用以及化肥农药等其他相关成本支出;r表示贴现率,取国家规定的营林基准收益率8%。根据张敏等通过分析茶园毛茶产量与茶龄的关系,发现茶园毛茶产量的年变化呈显著的一元二次相关关系[6]。其中Qt模型为:
Qt=-0.702 9t2+29.21t-17.635(R2=0.848 9,P<0.001)。(3)
1.2.3茶园碳汇价值估算
参照张敏等通过茶树群落生物量计算出茶树群落碳储量,核算茶园的碳汇价值Vc,计算公式如下:
Vc=Ba×1.5×0.5×68;(4)
Ba=-14.95+56.3×(1-e-0.27t)。(5)
式中:Ba表示茶园地上部生物量,t/hm2,该增长模型具有普适性;1.5取自茶园地下部與地上部生物量比的平均值,该值被认为是茶树生长良好的指标[7];0.5表示国际上通用的植物碳转换系数[6],通过茶树总生物量转换成碳储量值;68是国际碳交易价格,元/t,按照中国CDM项目减排量国际市场平均价格[8]。
1.2.4茶园投入成本分析
笔者所在课题组于2015年1月开始对福建省安溪县龙涓、西坪、感德、祥华、龙门、虎邱、桃舟等各大产茶区进行实地调研,并着重选取龙涓乡、虎邱镇、桃舟乡作为试验基地进行定点观测。调查发现,总成本为34 170元/hm2,人工成本年平均支出为24 360元/hm2(每工日的劳动力价格w=70元),茶园管理费用为1 650元/hm2,化肥农药费用为 8 160元/hm2(表1)。
成本C=w×E+Cm+Cd。(6)
式中:E表示劳动工日数;Cm表示茶园管理费;Cd表示化肥农药费用。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茶龄的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分析
由图1可知,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会随着茶龄不同而变化。本研究模拟计算了茶树茶龄从4年增加到34年,在不考虑茶树病虫受害率的情况下,茶园的净现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茶龄的增加,茶园的净现值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茶龄为8年时,毛茶价格为10元/kg,茶园的最大净现值达到43 979.27元/hm2。当茶龄为21年时,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出现负数(-618.55元/hm2),说明茶园经济有限寿命期为20年。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受茶叶产量的影响。由图2可知,随着茶龄的增加,茶叶的产量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茶龄为21年时,茶产量达到最高值。
[FK(W+50mm][TPZRR1.tif]
2.2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对毛茶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分析不同茶龄的茶园净现值发现,茶园净现值与毛茶价格直接相关。通过模拟计算茶园单位面积下茶园经济净现值、碳汇价值和综合收益净现值可知,当毛茶价格从10元/kg增加到50元/kg时,茶园经济净现值不断升高,尤其是从10元/kg 增加到20元/kg,总净现值增长3倍多,增长率最大。随着毛茶价格的提高,其最大总净现值所对应的茶龄越小。当毛茶价格为10元/kg时,茶龄8年实现最大综合收益净现值;当毛茶价格为50元/kg时,茶龄4年就实现最大综合收益净现值(表2)。
2.3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对贴现率的敏感性分析
贴现率往往用来表示货币时间价值,其值越大表明货币时间价值越高。本研究通过贴现率折现每年的经济收益来衡量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由图3可知,当贴现率从8%上升到11%时,8年茶龄的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由43 979元/hm2下降到16 134元/hm2,下降了63.31%。另外,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出现负值的时间从21年缩短到14年茶龄,即茶园经济有限寿命期从20年缩短到14年。
2.4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对劳动力价格的敏感性分析
由表1可知,劳动力成本直接影响到茶园投入的人工成本,最终会影响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本研究将模拟劳动力价格从70元/d上升到140元/d,观察8年茶龄的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的变化情况(图4)。从图4可知,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与劳动力价格成线性负相关。当劳动力价格为 70元/d,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净现值约为43 979元/hm2;但是当劳动力价格≥130元/d时,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出现负值,茶园经营入不敷出。
2.5病虫受害率对茶园有效生长期的敏感性分析
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据估计每年由于病虫害造成的茶叶产量损失为15%~20%[1,9-16]。如果对茶树病虫害防治不当,会导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土壤污染,加剧病虫害发生程度,最终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因此,本研究将病虫害因素考虑到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模型中,并模拟计算病虫害导致病虫受害率从0~25%对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的影响,劳动力价格w=70元/d。当茶园没有发生损失或病虫受害率为5%时,茶园的有效经济寿命期为20年;当病虫受害率为10%~25%时,病虫受害率每增加5%,茶园的有效经济寿命期缩短1年。当病虫受害率为25%时,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最大值时茶龄为9年;其他不同病虫受害率水平下,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最大值时茶龄均为8年。随着病虫受害率的上升,茶园综合收益最大净现值不断下降。当病虫受害率从0增加到25%时,茶园综合收益最大净现值从43 979.27元/hm2下降到15 649.32元/hm2,下降率约为64%(表3)。
3讨论与结论
随着茶龄的增加,茶叶产量先上升后下降(图2)。茶树从在幼年期(3~4年)结实率较低,进入成年期(5~25年)后,茶树不断生长发育,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都处于高峰期,当茶龄为21年时,茶产量达到最高值,为285.8 kg/hm2。因此,图2的结果符合茶树正常的生育规律。同样随着茶龄的增加,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也是先上升后下降(图1)。在茶龄为8年时,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最大。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除了受茶产量影响外,还受到毛茶价格的影响,当毛茶价格从10元/kg上升到50元/kg时,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净现值的茶龄由8年縮短到4年;综合收益最大净现值增加了12倍(表2),其中碳汇价值约降低了36%。这也间接验证了在2002年铁观音市场行情较好时,安溪县推行新丛(树龄3~4年)的现象,体现了“理性经济人”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特征。另个,由于茶农在推行矮化种植的过程中,人为破坏茶园土壤环境条件,影响到幼龄茶叶的生长发育,导致茶园的碳汇价值较小。
由于长期资产的现值随着市场利率的上升而下降,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随着贴现率(市场利率)的上升而下降,茶农的实际经济收益严重缩水,迫使部分茶农退出茶叶生产经营。这是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导致茶叶种植比较利益下降时,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茶农作出的理性选择。表明农户经济行为具有较大的弹性,经济利益较小的变化,引发农户经济行为强烈变动。正是经济利益诱导农户在农业产业和非农产业中重新进行选择,进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与劳动力价格呈线性负相关,劳动力价格上升导致综合收益净现值下降。目前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主要受2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茶叶生产季节性导致对劳动力需要具有间歇性特征,一是工业化进程增加了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加速导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业劳动力价格逐年上升。当劳动力价格≥130元/d时,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出现负值(图4),主要是由不断上涨的劳动力价格和劳动力稳定需求量引起的。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高(70%以上)(表1),劳动力价格稍微变化会对茶园综合收益净现值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由于劳动力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当劳动力价格上涨时,农业经营者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难以下降。因此,寻找劳动力的替代生产要素、加快进行农业生产要素调整,是缓解目前茶产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病虫害造成茶产量损失,不仅会缩短茶园有效经济寿命期,还会降低茶园的综合收益净现值(表3)。根据公式经济净现值和碳汇价值的核算公式可知,病虫害率主要通过影响茶产量来降低经济净现值。由于碳汇价值通过茶树群落生物量核算,因此本研究没有考虑病虫害对碳汇价值的影响。但是病虫害发生不仅影响到茶产量,还应考虑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病虫害防控不当也会导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土壤污染,加剧病虫害发生严重性等外部性问题。因此,关于病虫防控的外部性问题也应该进行核算评估,加强茶树病虫科学防控。
构成茶园综合价值的评估指标还有很多,如减少茶树病虫害,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优化茶园的微域环境,提供就业机会等。[JP+1]鉴于本研究的条件限制,今后的研究可考虑增加这些评估指标,并对茶树综合价值评价模式进行更多实证分析,其成果能够有效帮助茶叶生产者、茶叶经济管理者、政府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在茶叶经济领域正确建立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有机依存关系,并推动实现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济才. 茶树病虫防治学[M]. 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周艳,骆云中. 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J]. 茶业通报,2007,29(4):162-164.
[3]秦艳芳,周可法,孙莉.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方法研究[J]. 新疆地质,2008,26(1):100-106.
[4]汪旭明,曾冬萍,张礼宏,等. 福州鼓山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4,10(3):156-163.
[5]Hartman R.The harvesting decision when a standing forest has value[J]. Economic Inquiry,1976,14(1):52-58.
[6]张敏,陈永根,于翠平,等. 在茶园生产周期过程中茶树群落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估算[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39(6):687-694.
[7]楊亚军. 中国茶树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魏琦,刘亚卓. 清洁发展机制下我国碳市场价格研究[J]. 生态经济,2015,31(6):65-69.
[9]谢联辉,林奇英,徐学荣. 植病经济与病害生态治理[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4):39-42.
[10]胡海波,葛铁钧,姚围坤. 论茶树合理密植[J]. 茶叶,1979(3):12-18.
[11]靳芳,鲁邵伟,余新晓,等.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531-1536.
[12]江福英,吴志丹,尤志明. 福建省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茶叶科学与技术,2010(2):25-27.
[13]李荣林. 中国茶园生态系统资源价值的估算[J]. 茶叶,2008,34(3):175-177.
[14]钱时霖,冯禹潮,杜觉民. 2-1丰产茶园第一个生产周期总结[J]. 茶叶,1986(1):13-16.
[15]吴丽丽,李谷成,周晓时. 中国粮食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研究——基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2):140-148,160.
[16]谢高地,李士美,肖玉,等. 碳汇价值的形成和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