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性传播模式探析

2019-08-20邓丽娟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传统文化

邓丽娟

摘  要  《国家宝藏》运用融合思维,以匠心的品质及贴近时代与青年受众的动态表达,在创新传统文化传播上做出重大突破,为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传播提供借鉴。文章从传统文化传播角度出发,分析该节目在传统文化节的创新性传播上的突破之处。

关键词  文化类节目;传统文化;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2-0141-02

1  传统文化类节目传播的背景

1.1  传统文化传播自身的困境

对“文化”的定义有不同看法,但“生存风格”“精神风格”和“集体人格”三个关键词受到学者高度关注。前两者是文化的构成,后者是文化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由生活方式和精神方式组成,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价值文化等层次[1]。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着困境。当代文化的全球化、同质化使传统文化的纵向和跨代发展、异质性继承面临困难。

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的展示区。在西方,参观博物馆接受艺术熏陶是一种日常活动。在我国,博物馆常作为组织集体游览活动的场所。对比看电影、逛街、游乐场等现代娱乐活动,参观博物馆不受大众热捧。

1.2  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

面临如此快节奏的时代,新媒体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日益碎片化,人们拿着手机、iPad及可移动便携式电子设备,接收四面八方的信息,使人们学习、工作及生活间的区格愈来愈模糊。娱乐类信息扑面而来,人们沉浸在满屏的娱乐信息里。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一切公共话语逐渐兴起为娱乐,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愿意成为娱乐的仆人,没有抱怨,甚至沉默,结果我们是一种死亡的娱乐。”[2]

1.3  文化类节目的泛滥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情书》等文化节目使传统文化走入人们视野。但跟随而来的是文化类节目泛滥,面临同质化的危机。读诗、读信、读日记、读情书等雷同艺术形式涌现。一些节目反响很好,但形式老套缺乏创新,第二季受人们诟病。有些节目虽称“小而美”,却默默无闻。《国家宝藏》这档融合舞台剧、纪录片、真人秀等形式的节目,以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年轻化的艺术手法,受到B站网友、豆瓣文青的热捧,掀起一阵“博物馆热”。

2  《国家宝藏》的文化传播模式

《国家宝藏》用综艺的形式介绍历史悠久的国家宝藏,讲述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血脉传承。节目用2年的时间设计、打磨,邀请包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在内的9家顶级博物馆、27件顶级镇馆之宝和27位明星“国宝守护人”,以舞台剧来讲述国宝的故事。全新的表述方式、绚丽的舞台效果使文物不再成为冰封的古董,而是有血有肉的存在。《国家宝藏》作为一个成功的宣传范本,为新时代下电视节目创新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一些方法和启示。

2.1  传承“工匠精神”的良心制作

工匠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古语:“玉不琢,不成器。”。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鼓励企业进行个性化、柔性的生产,培养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成为近年来电视领域火热的创作主题。《国家宝藏》在传播传统文化上取得重要突破,对工匠精神的继承是关键的一点。

2.1.1  舞台效果的匠心打造

不同于有的电视综艺直接搬用国外的热门节目或买下版权换汤不换药地照搬照抄,《国家宝藏》给观众展现的是一种“工匠精神”。但从整个节目的舞美效果看,《国家宝藏》就将中 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具形式感和冲击力的场景、采用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的系统设备以及全方位移动的透明“冰柱”,各种现代科技营造代入感极强的舞台场景,为节目的表现效果增光添彩。

2.1.2  敬畏历史的制作理念

节目创作之初,导演组用意明确,要让国宝带着沉甸甸的故事,重新为当代人讲述古老的历史。导演组没有照搬综艺样本,而对数以千计的文物走访调查,聚集专家学者做文化顾问,并对每个展品创作“前世今生”的剧本;力邀知名演员加盟,反复推敲表现手法,结合现代的舞台效果,打造文化盛宴。

2.1.3  匠人精神的故事呈现

拥有七十余年经验的“中国画涂装技艺”继承人仇庆年展示古画的制作过程,对观众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老人前往大自然寻觅矿石的经历使观众具象感受到传统文化、传统匠人的精神。

2.2  贴近时代与青年群体的“动态表达”

《国家宝藏》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紧密地将时代背景与网生代群体联系起来,使尘封的文物化“静态”为“动态”。

2.2.1  紧贴时代的多维度动态表达

法律专业出身的撒贝宁出演云梦睡地虎秦简中的官吏。他的专业背景体现当今时代所需要且弘扬的法治精神。《国家宝藏》里每一件国宝背后都藏着一段古老的故事,节目所要寻找的就是适应当今时代的表述方式,将精彩重现人间。从最终效果来看,它既有资深戏骨演绎前世故事,也有现代护宝人讲述文化传承。节目在B站播出后,“网友出品”的二次元弹幕和搞怪特效催生“帝王网红”。这种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的表述让国宝“活”起来,将主旋律的呈现和年轻受众的口味相契合,展现了紧贴时代的完美“动态表达”。

2.2.2  传统文化与青年受众的创新衔接

如今,年轻人正处在诱惑性极强的碎片化信息包围中,怎样通过“动态”的表达将青年受众和传统文化连接到一起,是人们急需思考的问题。《国家宝藏》在铺开历史长卷之前,找到通往他们内心的“钥匙”,可以融入趣味化、“低级化”的引子,让传统文化“弯下身来讲故事”,带点“网红气質”,占领微信、微博、头条等“舆论新战场”;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找准年轻人的“偏爱点”,触动年轻人的“兴奋点”,增强传播的感染力;还原历史、深挖历史,不避讳曾经犯下的错误,多一些对历史事件的解密、深究,触发青年的深入思考,避免空洞的“神化”,坚信有血有肉的传统文化更能打动人。

2.3  “博物馆+综艺”:历史与现代的融合思维

在2011年,央视就制作了同名的寻宝纪录片,虽然它也是央视出品,也具备精良的制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收视率并不理想。可见,将历史与现代结合的融合思维才是文化类节目的正确打开方式。

2.3.1  博物馆与综艺相融合的艺术形态

《国家宝藏》虽然是一款弘扬中华传统、传播文物知识的历史文化节目,但导演组却把它定义为“综艺”。实质为吸引观众,利用融合思维,创造性的把“博物馆”嫁接到“综艺”上,形成了一崭新的节目形式。它极大地促进了公众对传统文化和文物知识的兴趣。成功的创意,再一次发挥融合思维的优势,达到“1+1﹥2”的效果。

2.3.2  融合模式的传播思维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运用“融合思维”可以比喻成“借船过河”,借的“船”是其他领域的天然优势,过的“河”是让传统文化融入新生血脉。过去人们常常陷入这样一个误区,就是“孤军奋战”,对固有模式很自信,总是执着于某一种传播形式的内容更新、形式创新,却很少能大胆跳出自身熟悉的领域。《国家宝藏》在节目模式上的大胆突破,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态的做法广受称赞。在新媒体时代,创新传承传统文化更需打破不同领域间的“藩篱”,开辟新的天地。加大利用现有的融合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融合途径,例如开设网上博物馆、邀请名人大家打造精品网课、开展线上线下交流讨论、进行纪念日网上献花点烛等活动;力邀名气品牌加盟,借助品牌热度广泛传播;加强跨领域知识的学习,探索“一对一” “一对多”“多对多”的融合模式,寻找互补点,建立共通点,大胆尝试拓展新的融合渠道。

3  结束语

在全民娱乐浪潮中, 不少文化节目剑走偏锋,将侧重点放在综艺效果上,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初心湮没在泛娱乐的氛围中。《国家宝藏》的成功给予文化节目启示:在新时代的变化与新媒体网综的冲击下,电视文化节目应当贴近时代,秉承匠心,融合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正荣.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播中的困境[J].人们论坛,2017(26):134-135.

[2]尼爾·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传统文化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