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DI、对外贸易与辽宁省经济增长

2019-08-20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杨础瑞

中国商论 2019年15期
关键词:格兰杰外商协整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杨础瑞

本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罗明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349.7亿美元,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对我国未来经济形势首次提出了“变中有忧”的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形势上又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纯依靠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无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作为东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和唯一拥有海岸线的省份,辽宁省在新一轮东北振兴和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引进外资和对外贸易为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将试图探索引进外资、对外贸易与辽宁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为新时代辽宁发展和新一轮东北振兴提出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引进对外直接外资(F o r e i g n D i r e c t Investment,FDI)、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一方面,有学者针对FDI对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研究。De Greorio(1992)对12个拉美国家的样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得出FDI与经济增长正相关。江锦凡(2004)使用经济增长模型对中国的FDI与GDP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1%的GDP增长中来源于FDI的贡献率为19.3%。曹晓祎和申玉伟(2018)使用VAR模型在序列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增长和FDI两个变量的动态计量分析,证实FDI对经济增长等方面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许多学者针对FDI对经济增长的渠道进行研究。贾彦宁(2019)选取2004—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引力模型构建非对称空间权重,并采用空间Durbin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参数估计,证实FDI的空间关联网络中的技术外溢和市场竞争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影响。

从上述研究来看,已有关于FDI、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研究大多选取全国作为样本进行整体研究,部分学者考虑到了FDI、进出口贸易的空间差异并进行比较研究。鲜有针对辽宁省FDI、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专门研究。辽宁省作为东北振兴的龙头省份,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将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将采取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法,针对辽宁省的FDI、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

2 变量和数据选取

2.1 变量选取

本文选取辽宁省1983—2017年间共35年的辽宁省GDP、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口额以及出口额作为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的《辽宁统计年鉴》。以GDP来衡量辽宁经济的增长水平,以FDI、出口商品总价值(EXPORT)、进口商品总价值(IMPORT)为被解释变量,探究FDI以及进出口贸易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2.2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由于使用时间序列数据,为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首先对选取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笔者采用ADF单位根检验的方式对使用的数据进行检验。为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异方差现象,本文选用GDP、FDI、IMPORT和EXPORT四组时间序列数据的对数形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通过ADF检验,本文选取的辽宁省GDP、FDI、进出口数据的对数一阶差分序列均通过了在5%显著性水平下的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即GDP、FDI、IMPORT和EXPORT数列均为I(1)序列。

2.3 协整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是根据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 regression,VAR)模型的一种检验方法。笔者根据LR、FPE、AIC、SC和HQ等指标,同时兼顾模型的自由度来选择最佳的滞后阶数。经检验,各统计量在滞后二阶条件下均显著。假设变量是非平稳的,但是变量之间的某种线性组合可能平稳,这种线性组合充分体现了各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结合该理论,如果至少有两个序列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且彼此为协整关系,则可以否定“伪回归”,认为其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建立LNGDP和LNFDI的回归方程,然后利用基于残差的EG方法和PO方法检验LNGDP和LNFDI是否是协整的。检验的原假设为H0∶ρ=1,残差非平稳。

类似地,建立LNIMPORT和LNFDI的回归方程,检验LNIMPORT和LNFDI是否是协整的。检验的原假设为H0:ρ=1,残差非平稳。

进一步进行Trace统计量(迹统计量)特征痕迹检验。检验结果发现,辽宁省样本时间内的协整检验Trace统计量值均大于其临界值,强烈拒绝了协整向量个数为0的原假设。再次确认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且均衡的协整关系。

2.4 格兰杰检验

通过上述检验可以初步确定辽宁省的FDI、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进一步判断FDI、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如表2所示。

检验结果显示,LNFDI对滞后二阶的LNGDP在1%的水平上显著,即LNFDI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相反,LNGDP对滞后的LNFDI并不显著,说明LNGDP不是LNFDI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辽宁省引进外资确实促进了辽宁省经济的增长,且FDI对GDP的拉动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而相反,辽宁省经济增长对吸引外商投资并无显著影响。

同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GDP是LNEXPORT的格兰杰原因,而LNEXPORT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经济增长确实促进了辽宁地区出口的发展,但辽宁地区出口的增长对GDP的影响不够显著。

此外,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IMPORT是LNEXPORT的格兰杰原因,但LNEXPORT不是LNIMPORT的格兰杰原因。说明辽宁省进口商品总额对滞后的出口商品总额显著,而反之则不成立。这显示出辽宁省近年来存在明显的“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形式特点。

LNFDI对滞后的LNEXPORT显著反应LNFDI是LNEXPORT的格兰杰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大连市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内的多地外商投资。外商在辽宁省大连、沈阳、鞍山等地兴办工厂,利用辽宁省较为低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开立劳动密集型企业,产成的商品再通过大连港出口至境外。这也显示了辽宁省引进外资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LNIMPORT对LNFDI双向均不显著。这说明LNIMPORT、与LNFDI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或减少并没有显著影响辽宁省进口贸易的发展,进口贸易结构也没有因为外商投资的发展发生太大的变化。

表2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进一步采取使用受约束Wald检验下的格兰杰检验,以LNGDP做被解释变量,在二阶差分的形式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FDI和加总解释变量在5%水平下均表现为显著,进一步证明辽宁省FDI对GDP有单向促进影响。

3 相关对策与建议

上文的研究和分析显示,辽宁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并不高,尽管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辽宁省的经济增长,但并未形成良性循环互动机制,经济增长的幅度受限致使新一轮引进外资的能力受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辽宁省进出口的发展。从辽宁省融资范围和渠道的现状上来看,辽宁省还存在很大的招商引资空间,其引进外资也主要局限于大连、沈阳等较为发达的城市。从外商投资分布产业机构来看,辽宁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也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外商寄托于辽宁省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种模式不利于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利于辽宁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更不利于辽宁省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顺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为改善辽宁省相关状况,解决辽宁省引进外资质量不佳的系列问题,本文试图提出一系列政策与建议。

3.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要致富,先修路。修建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其修建的过程中也可释放巨大的政策红利,带动周边就业和产业发展。辽宁省在东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提升辽宁省整体的区位优势,增强辽宁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竞争性,应当逐步建立辽宁省基础设施规划网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加快与各地互联互通,促进各地区基础设施纵深协调发展。

3.1.1 稳固推进海港建设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唯一拥有航洋港口的省份。大连港港阔水深,冬季不冻,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营口港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运输港,辽东湾经济区的核心港口。丹东港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北方起点。结合辽宁港口集团公司的成立契机,充分发挥招商局集团国际化的站位优势,进一步整合大连港、营口港和丹东港等省内港口,有助于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提高辽宁省区域国际竞争力,实现新时代辽宁省的全面振兴。

应当进一步整合现有交通资源,大力发展公路、铁路、港口的联运工作。进一步优化加密现有“中欧班列”,完善“连—蒙—欧”和“连—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建设,加强与二连浩特、满洲里、霍尔果斯等国内口岸城市的密切协作。同时要充分发挥辽宁省港口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在现有港口资源内依托辽宁(大连)自由贸易试验区赋予的特殊权限开展港口试点服务,在跨境电商、航运物流、国际分拨、国际采购、国际配送等核心业务领域创新体制,先行先试,加强与国际最新自由贸易区管理经验的对标学习,逐步探索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扩大港口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探索和学习国际先进的“竞争中立”原则和开放政府采购规则,并加快各类先进规则在辽宁自贸区的落地速度,通过国民待遇原则加快自贸区内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完善优化外商服务政策,结合《外商投资法》的颁布施行吸引国际航运物流业在大连安家落户、生根发芽。

3.1.2 推进烟大海底隧道建设

建成大连至烟台的海底隧道,大连的区位优势将得以进一步彰显,成为东北地区和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为实现辽宁省新一轮对外开放合作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在烟大海底隧道建设上试行BOT和PPP等施工、融资模式,进一步鼓励外资参与我国科技发展与竞争,进一步倒逼我国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1.3 加快推进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建设

大连作为辽宁省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对辽宁省经济的贡献和领航作用不言而喻。大连是中国开通日韩航线最多的城市之一,与东京、首尔、大阪、富山、福冈、北九州、札幌、名古屋等多个城市有定期航班。但大连目前正在使用的周水子国际机场受空域、跑道和航站楼面积的影响,已经限制了大连民用航空业的发展,吞吐量已经接近饱和,部分航班受空路限制已经无法安排。机场航站楼设施、服务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应尽快推进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建设,以尽快改善大连地区民航航班无法安排,现有机场拥挤、服务水平低等系列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大连的城市整体形象,与大连自由贸易港建立国际中转联运航空站,为来自日韩的旅客转机前往我国内地其他城市创造更多便利,提升大连在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航运枢纽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申请和加密欧洲、美洲航线,以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加快机场航运物流园区建设,推进海陆空联运建设,加快实现互联互通,依托大连自贸区的海关特殊监管政策开展保税物流服务,使大连成为我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货运基地,进一步促进辽宁省扩大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2 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优劣,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质量。上文的研究显示,辽宁省FDI拉动GDP增长的单向通道已经建立。但GDP再次吸引外资以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十分有限。留不住外资,引进外资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辽宁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作为“共和国长子”,辽宁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官僚主义”,传统的老牌国有企业在经济生产中占有绝对比重,体制已经成为制约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政府部门要尽快转变工作作风,坚决摒弃“官本位”思想,建立清正、廉洁、高效的服务性政府。努力实现流程更优、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效率更高、服务更好,让“办事不求人”“办事不找人”成为辽宁省的响亮名片。同时,要树立国际视野,对标国内、国际先进的营商环境示范区,补足短板,落实改进举措,使国际化营商环境成为辽宁省的金字招牌。进一步简化行政流程,严格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为外商来辽宁省投资构建更加简便、快捷的服务。还应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规范和整理传统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体系,加快市场机制改革。此外,推进“诚信辽宁”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经营环境和公平、透明的法制环境,提高党委和政府的公信力,切实保护外商合法利益,做到欢迎外商、服务外商、留住外商、感动外商。

3.3 完善人才政策

辽宁省拥有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国家重点高等院校,但高校与政府之间的产学研互动仍存在上升空间,优秀毕业生留在辽宁省工作的意愿不够强烈,造成辽宁省出现较为严重的人才流失。科学发展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发展资源之一。相较于国内其他省份,辽宁省在引进优秀人才方面的政策还不够完善。

应当制定鼓励人才、引进人才的系列人才政策,吸引省内外和国内外广大优秀青年到辽宁省安家落户,为实现辽宁省新一轮发展做出贡献。一方面要积极吸引留学人员来辽宁省创新创业,对优秀留学人员参照外国优秀专家享受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博士来辽宁省从事博士后研究,除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外,还应当在生活服务、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协助和关怀,让优秀人才感受到辽宁省的温暖,鼓励他们继续为辽宁省服务。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入合作,在政策制定,产学研一体化等领域深入挖掘合作空间,从源头上留住人才,为辽宁省未来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格兰杰外商协整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国内外铜期货市场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谁是冒牌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