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团体辅导模式对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

2019-08-20

江苏教育 2019年56期
关键词:后测团体辅导

一、问题提出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转折期,是个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此时学生身体迅速发展,心理发展却相对缓慢,不平衡的身心发展状态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冲突。学习是这一时期学生的主要任务,当留守初中生发生心理冲突和困扰时,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与引导,很可能导致学习出现问题。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留守初中生缺少学习动力,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感到厌倦,这些问题不仅会阻碍其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笔者认为留守初中生亲子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家庭功能的弱化,家庭功能的弱化诱发了学生不良的人格心理因素,不良的人格因素心理导致了行为问题和学习倦怠,且三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本研究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改善学生不良的人格心理因素,为更好地帮助留守初中生降低学习倦怠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选取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七年级的留守学生参与干预研究的相关测试。通过信息采集、分析筛选,最终确定实际测试人数为66人,其中33人为实验组,33人为对照组。

(二)方法

1.调查工具。

采用胡俏和戴春林的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进行测试。该量表分为4个维度:情绪耗竭、低效能感、师生疏离、生理耗竭。计分方式为从1从未)至5(总是)五点计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学习倦怠程度越高。

2.调查程序。

以集体施测的方式发放问卷,问卷填写时间约5分钟,主试由心理健康教师担任,问卷当场回收。

3.干预实验。

本研究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接受团体辅导干预训练,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团体辅导共设计了4个主题12个活动单元,每周活动1次,每次大约进行60分钟。干预实验于2017年9月份开始,开始之前进行前测,2017年12月份团体辅导结束后进行后测,2018年1月份进行追踪测试。具体的团体辅导方案见表1。

(三)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等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前测结果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留守初中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家庭条件、父母外出状况、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及学习倦怠水平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留守初中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比较无显著差异;在干预之前,实验组、对照组留守初中生学习倦怠水平及各维度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是同质的。

表1 留守初中生团体辅导设计方案

(二)三次测验的比较分析

以留守初中生的学习倦怠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分析,采用3(时间:前测、后测、追踪测试)×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的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的学习倦怠总分时间主效应显著,组别主效应显著,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时间效应显著,后测的学习倦怠总分显著低于前测。这表明参与团体辅导有助于降低留守初中生的学习倦怠水平。

四、研究结论与教育启示

(一)消除消极学习情绪

存在着相似学习问题的留守初中生由心理健康教师组织在一起,他们发现彼此“同是天涯沦落人”时,便会产生“我们”的感觉。这种和“别人一样的体验”使得团体成员不再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更好地接纳自我,并有望在更深入的团体互动中欣然地接受自我,在互动中碰撞、交流并成长。

(二)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团体如同一面镜子,可以帮助留守初中生了解内心冲突与外在行为表现,为解决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途径。如当留守初中生遇到学习困惑难以用语言表述时,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在心理健康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参与中澄清存在的学习困惑,看到学习困惑的症结,发掘自身的学习潜能,最终解决问题。

(三)强化自主性发展

团体辅导针对留守初中生成长中存在的学习倦怠问题,以“团体”的形式为团体成员提供心理援助。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团体舆论、团体气氛、从众现象、榜样效应、期望效应等社会心理现象都可能与学生的心理产生多因素的交互作用,即个人与团体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因此,团体辅导满足了学生对自主性的体验,有助于其解决心理困惑,从而提高学校心理服务的效率。

猜你喜欢

后测团体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