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绘本故事引入心理辅导课的尝试
——以小学一年级为例
2019-08-20
一、将绘本故事引入小学一年级心理辅导课的客观条件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不喜欢也不理解一些概念化的知识。他们活泼好动、规则意识较弱,对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两难情境不知道如何应对。
绘本,是指以图画为主、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是展现儿童视域中的审美世界图景,并能与作为接受主体的儿童产生积极的、有意义的互动效应的一种读物。绘本通常构图巧妙、造型生动、色彩优美,对于儿童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其富含节奏韵律感、幽默诙谐、拟人夸张的语言也符合儿童语言的年龄特点。所以,可以尝试将绘本故事引入小学一年级的心理辅导课。
二、将绘本故事引入小学一年级心理辅导课的主要方式
(一)选择契合教材内容的绘本故事
每一个绘本的引入都要注意与教材的契合,寻找绘本的图画内容、文字寓意与教学目标或定位的关联之处,关注绘本的育心实效。
1.选择的绘本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的有意注意还不完善。绘本中连贯的、多彩的图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让他们不自觉地投入进去。同时,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有更多规则的小学,对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都不适应,绘本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选择的绘本要能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本精彩的绘本,从封面到封底,每一帧画面、每一个字都经过作者的精心设计。不同的作者在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能力培养上的着力不同,选择绘本时要事先明确利用的是绘本的哪一部分内容。
3.选择的绘本要能帮助学生形成好的品格。
好的绘本蕴含着一个个道理,这些道理无须教师讲述,学生阅读时自然会有代入感,继而在学习生活中展示真善美的一面,形成美好品格。
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一年级学生需要发展的核心素养,选择了16本绘本引入心理辅导课堂。(见表1)
(二)选择课堂需要的绘本形式
课堂呈现形式方面,可以是整本绘本的纸质书本阅读,可以选取绘本中的画面用PPT呈现,也可以用视频展示。教师应根据学生需求,考虑时间安排,进行不同的设计。
1.PPT呈现,分段引入。
有些绘本的内容比较丰富,若一次性展示给学生,学生会难以消化。可以将一个绘本故事分成几段,穿插在教材内容中整合使用。以一年级第一课《我上学啦》为例,笔者以PPT的方式引入绘本故事《小阿力的大学校》,故事中的小阿力既期待又害怕踏入小学校园,这是大多数一年级学生的真实感受。课堂上可以这样安排:第一段呈现小阿力和受欺负的小麻雀的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把内心的害怕表达出来。第二段呈现妈妈为小阿力准备上学需要的东西,结合教材“聊天室”的内容,引导学生补充家人和自己的准备,感受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的不同。第三段呈现小阿力告别小麻雀,第一天来到小学发生的事情,结合教材“加油站”的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一件开学第一天最开心的事情。第四段呈现小阿力再次遇到小麻雀,发现它变得勇敢、快乐了,结合教材的“游戏角”,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开学这几天里的变化。“亲子分享”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猜猜小阿力会告诉爸爸妈妈什么,引导学生学会回家与父母交流,加深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乐趣。
表1 一年级心理辅导课绘本推荐
2.纸质绘本,整本阅读。
与观看视频、PPT图片相比,学生阅读整本纸质的绘本故事往往会有更多的收获。笔者在教学《找呀找朋友》一课时,给每位学生发了一本《我有友情要出租》绘本故事,给学生10分钟时间翻看阅读,告诉学生主要看图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跳着读也行。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关注点各有不同:有的学生觉得大猩猩和小女孩玩的游戏有趣,想到课间自己和同学玩的游戏;有的学生注意到了图画中的花草树木,感觉环境真好,心情也好;有的学生很仔细地发现每一页都藏有其他小动物,觉得大猩猩不孤单,它肯定能交到很多朋友。
3.选取画面,想象创编。
《校园“红绿灯”》一课是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笔者选用了绘本《大卫上学去》,选取绘本中契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画面,让学生做裁判,给大卫亮“红灯”或者“绿灯”,再让学生来演一演正确的做法。然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创编一些大卫在学校的言行,如:大卫课间在走廊里奔跑踢球;大卫看到地上有纸屑,马上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学生创编的情节往往是自己或同学身上发生的真实行为,这样就可以将教材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