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结合药物镇静降低ICU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分析

2019-08-20汤雪清

医药前沿 2019年20期
关键词:计划性预见性满意率

汤雪清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气管插管属于ICU病人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一项基础监护技术,主要适用于呼吸衰竭症状的临床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率。非计划性拔管为ICU气管插管病人出现的紧急不良事件,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病人自主拔管或医务人员无意拔管,导致病人呼吸循环受到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故临床上相当重视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工作,需采用预见性措施严防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出现。此文择取本院ICU接收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38例病人为对象,旨在研讨药物镇静结合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其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实际效果,详述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5月—2019年2月本院ICU接收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38例病人为对象,入组标准:气管插管时间超过24小时,且伴有躁动不安等有关表现,无严重精神障碍、临床配合度较差者;全部病人在知情条件下签订了该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包括76例男性,62例女性,年龄20~81(58.3±8.07)岁;机械通气时间在25~74小时之间,平均(43.8±5.42)小时。依据护理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其纳入预见组、常规组,各组69例。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构成等基线资料经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施予药物镇静结合常规护理,具体方法:遵医嘱予以病人咪达唑仑(保持2~7mg/h速率持续泵入),同时,护理人员按照镇静水平合理调节病人的药物用量,提供规范操作、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常规干预。

预见组在常规组基础之上开展预见性护理,详细措施为:①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让其熟练掌握ICU病人气道护理的要点、细节及注意事项,比如,帮助病人翻身或搬运时需要多人配合,确保头部和气管处于稳定状态,并注意做好交、接班工作,防止管道误入气道、管道脱落等问题出现。②准确评估病人的风险等级,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其实施针对性干预。在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同意后,以约束带、约束手套(脚套)、约束服等对病人进行适当约束,避免病人变换体位时引发非计划性拔管。此外,在床旁安置防护栏,预防病人坠床;注意检查气道分泌物有无残留、导管是否稳妥固定、四肢约束是否合理、药物镇静是否有效等,以全面保证病人的安全。③秉持预见性镇痛干预理念,使用Ramsay镇静评分标准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按照结果调节镇痛药物用量,初始剂量为:芬太尼1~2μg/kg,静脉推注,维持剂量1~2μg/(kg·h);每间隔2~5分钟搭配使用咪唑安定0.1mg/kg,静脉推注;每隔4小时进行1次Ramsay镇静评估,待病人意识清醒能配合医护人员或处于睡眠状态但轻叩眉间反应比较敏捷时,使用咪唑安定0.1mg/(kg·h)进行维持泵注。④加强心理疏导及宣教干预。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和非计划拔管危害性,争取提高其依从度,建立积极的护患沟通机制。此外,注意和病人进行眼神、语言交流,及时予以精神鼓励和安慰,有效疏导病人的各种负性心理,并指导其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提高对呼吸机的耐受能力,进一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出现概率。

1.3 评估指标

统计两组ICU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率、ICU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护理满意率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服务问卷进行调查,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对各项数据予以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表达为(),数据比对经t检测;计数数据表达为(n/%),数据对比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常规组相较,预见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低、护理满意率高、ICU住院时间短(P<0.05),见表。

表 两组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率、ICU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对照

3.讨论

诸多临床试验表示,ICU病人自行拔管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最主要原因为镇静不够充分、约束干预不到位及操作不当等[2]。为有效防控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我科将药物镇静+预见性护理共同运用于ICU气管插管病人中,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等方面的护理能力,并提高识别、处理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能力,以减少相关不良事件出现。除此以外,客观评估病人病情转归及身心状况,针对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施予合理的心理疏导及宣教措施,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遵医嘱对病人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可明显缓解其不适感、疼痛感,也有助于减轻负面心理情绪,但在唤醒时停止用药,让病人维持清醒状态,减少机体内药物储蓄,避免过度镇静,帮助纠正病人呼吸衰竭,缩短通气治疗时间,提升整体疗效[3]。该研究中指出:和常规组各项指标相较,预见组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更低、护理满意率显著更高、ICU住院时间显著更短(P<0.05);这证实,预见性护理引入ICU气管插管病人临床护理中,能显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并有助缩短ICU住院时间,使护理满意率得以提升。

综上,对ICU气管插管病人运用药物镇静结合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既可降低其非计划性拔管率,又能加快恢复进程,使护理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计划性预见性满意率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循证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CVC相关性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特性要因图对非计划性拔管分析及改进措施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