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分析

2019-08-20龚敏宋旭通讯作者王蓉张圣熙张耘黄锦阳左庆军张智源

医药前沿 2019年20期
关键词:泌尿系石术肾镜

龚敏 宋旭(通讯作者) 王蓉 张圣熙 张耘 黄锦阳 左庆军 张智源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上海 200000)

泌尿系结石为泌尿外科常见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NL)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标准通道下PNL术虽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但存在创伤大、出血量多及并发症多等缺点。近年来,随着微创医疗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微创PNL取石术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为我院收治,收治时间2018年1月—12月,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测KUB、IVP、CTU等检查确诊。其中,男47例,女39例;年龄24~72岁,平均(47.56±4.77)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13±0.52)年;结石直径1.8~4.5cm,平均(2.78±0.45)cm;结石分布:肾结石40例,输尿管结石31例,膀胱结石1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86例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病例数均为43例。在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结石直径、结石分布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予以患者全麻,取截石位,留置尿管后取仰卧位,患侧垫高,超声检查,穿刺进针,引导导丝置入。对照组43例患者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即在导丝引导下用筋膜扩张器扩张筋膜(由F8扩张至F16),输尿管镜置入,扩张PellAway鞘(由F16扩张至F24),建立经皮肾通道,肾镜置入后采用超声联合气压弹道取石、碎石、清石,留置管道,常规抗感染处理[1]。观察组43例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即在导丝引导下用筋膜扩张器扩张筋膜(由F8扩张至F18),Pell鞘留置,经皮肾通道建立,输尿管镜置入,对Pell鞘位置进行合理调整至肾盏内,采用超声联合气压弹道取石、碎石、清石,留置管道,常规抗感染处理[2]。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根据手术效果,统计两组患者1期结石取净率,同时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1.3.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高热、腹膜血肿、尿培养阳性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在1期结石取净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

2.2 术后并发症

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99%、20.9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PNL作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标准术式,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凭借其显著的疗效为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尤其是近年来微创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传统PNL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手术方案,提高了手术安全性[3]。对照组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果在1期结石取净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100%,提示两种手术方案在泌尿结石的治疗中均能取得良好的结石清除率。但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创伤性更小,安全性更好。主要是因为传统标准通道术存在手术通道大(可达拇指粗)、出血等风险,而微创术中手术通道扩张较传统术扩张少12~20F,通道细小,可将手术创伤降至最轻,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4]。

综上,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显著,且术中出血量少,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泌尿系石术肾镜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连续筋膜扩张法和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对比研究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柏凤汤治疗泌尿系感染47例
经皮肾镜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