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和产后疼痛及出血的影响分析
2019-08-20陈礼娟
陈礼娟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过程[1],同时分娩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及心理过程,且对产妇的身心影响较大,由于分娩经验不足,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的状况十分多见,同时易引起出血或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出现。基于此,我院决定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初次自然分娩的产妇护理中,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就诊时间集中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在我院选取自然分娩初产妇200例,通过远程随机方式,分成两组(100例/组)。
在对照组中,年龄22~30岁(26.5±3.5岁);孕周33~44周(38.4±4.6周)。
在观察组中,年龄22~30岁(26.4±3.6岁);孕周33~44周(38.5±4.5周)。
对照组与观察组自然分娩初产妇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差距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自然分娩的初产妇;②年龄均>20岁;③初产妇拥有知情权力,均已告知研究内所有内容并在知情后签署同意书;④经审核,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较为严重精神疾病者;②排除经产妇;③依从性较差者排除;④不同意或不接受本次研究者。
1.3 方法
将使用基础护理的初产妇设置为对照组,分娩前健康宣教、对分娩过程中妊娠指标(羊水情况、宫缩等)进行监测,并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2]。
使用护理干预的初产妇设置为观察组,具体措施如下。
1.3.1 环境干预产房内:确保保证新鲜空气流通,并处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病房内:定期打扫,保持整洁、干净,勤换被褥。
1.3.2 认知干预向初产妇讲解相关分娩知识和分娩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产妇如何正确深呼吸,减轻第一产程带来的疼痛。
1.3.3 心理干预在初产妇生产的整个期间都应该将心理干预始终贯穿。在分娩前,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和解答产妇的疑问,如分娩技巧、母乳喂养指导和产后恢复等注意事项,充分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做到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给予产妇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1.3.4 疼痛干预在宫缩发生时,指导产妇通过呼吸以缓解因宫缩带来的疼痛,深呼吸,放松全身。通过依次伸缩手臂、伸直、握拳等方式伸缩左右双臂,达到促进子宫收缩并放松身体其他部位肌肉的作用;并适当按摩产妇的腰腹部,在产妇平滑肌无力情况下,可以通过肢体接触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缓解无力感导致的焦虑情绪。当产妇因宫缩导致疼痛时握紧产妇双手并轻抚手背,宽慰产妇[3]。
1.4 观察指标
①VAS评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所得数据为准,对两组患者进行判断,总分共10分,得分越低,疼痛度越低。②SAS评分、SDS评分采用国际通用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分别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高。(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轻度焦虑在50~59分之间,中度焦虑在60~69分之间,重度焦虑≥70分;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轻度抑郁在53~62分之间,中度抑郁63~72分之间,重度抑郁≥73分)。③观察两组初产妇出血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核算软件:SPSS22.0版本,文中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AS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VAS评分(,分)
表1 VAS评分(,分)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00 7.61±0.22 2.61±0.14对照组 100 7.62±0.23 5.28±0.39
2.2 SAS评分、SDS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SAS评分、SDS评分(,分)
表2 SAS评分、SDS评分(,分)
分组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观察组 100 31.16±3.14 29.02±4.16对照组 100 44.22±6.85 46.07±6.29
2.3 出血量
对照组出血量为(202.68±22.37)ml,观察组为(134.52±18.87)m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分娩是女性特有的功能之一,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于初次分娩的产妇来说,该过程仍是造成强烈反应的刺激源头之一,甚至会引起产后大量出血的可能。护理干预主要是一种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手法[4-5],在分娩前为初产妇提供心理干预与认知干预等,并注重护患间的良好关系,以营造出轻松的护理氛围,并在护理期间了解产妇的心理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护理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