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教学中情感鉴赏技巧探析

2019-08-19郭娜娜

课外语文·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表达技巧

郭娜娜

【摘要】诗歌意象是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作者赋予它灵性,它又包含诗歌的旨趣、体现诗词的情调。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要通过仔细品味诗词中所包含的意象,进而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来准确把握主旨、全面分析,最后做出全面的理解,感受诗词的感染作用,真正地解读诗人的情感倾向。

【关键词】情感把握;形象意义;显性信息;关联比照;表达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所谓“读诗自有明月照”,诗歌能教会我们爱心与善良、自信与坚强、健康与快乐,有许许多多的妙趣,有百转千回的伏笔,以及,终有品格!

写作古代诗歌的作者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态度、主张和情感,直白张扬或者说卒章显志的很少,托物言志借景抒发一己之“思”的多。因此,正确解读诗歌的主旨和作者的想法,必须从多角度出发,准确把握主旨、全面分析,最后做出全面的理解。下面就高考诗歌鉴赏题思想情感的解读技巧进行初步探讨。

一、关注形象意义

《论语》上孔子说“诗可以兴”,叶嘉莹先生极其认同。叶嘉莹先生把“诗可以兴”理解这是一种内心萌发的感动,而且不仅是一生一的感动,还有生二、生三乃至生无穷的感动,并且叶嘉莹先生认为,诗是用來言志的。那么,如何通过诗歌传达作者的志意?这就要从诗歌中的意象开始分析。诗歌大多是借形象来阐述作者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主旨的。诗句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外,还有许多是景色描写,或者说是景物形象,比如大漠孤城、落日圆、大江东去、斜风细雨、湖光山色。这些景象无不投射着作者内心想法和志意,所以,把它称作“意象”。

在诗句中,有很多意象的符号意义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而且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意象已经不是简单的“物”,而是作者思想的象征。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常见的符号意义必须熟知,才能更好地体会诗句的韵味。

赏析《望江南超然台作》的时候,要把握诗人的心情,就应当从“花”“柳树”“雨水”等关键物象入手。意象的选择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表现力,正好与其无法排遣的苦闷心情,却又极力摆脱的矛盾心情相吻合。

再如一组比较鉴赏诗歌,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赵善庆的《中吕·山坡·羊燕子》。因为它们都有一个燕子的意象,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三首诗歌放在一起比较鉴赏。《乌衣巷》中的“燕子”有其特定含义,燕子还是那些燕子,连窝都没有改变,景物依旧。人事却发生了改变,以前是达官贵人,现在都是平民百姓。燕子作为乌衣巷历史的见证者,却道出了今昔变化及对比。吴、赵两人化用唐人意象,很明显,为的是抒发亡国之痛。所以,命题者的下述设问,学生就可以大胆理解为表达亡国之痛。

作者在作诗时,假若可以在他真正描写景物时,也将自己的一些特别感受融入对景物的描绘中去,让读者也能从思想上获得一定享受,所以要在艺术和思想上下足功夫。林景熙的《溪亭》正是这样的佳作。

第一联在将溪亭作为中心的同时,也对环绕四周的秋月之景进行深情描写。初读时,好像是悠然闲适,慢慢领会,便觉不是。作者在溪亭欣赏景色的同时,不觉思绪纷繁,一直到夕阳西下仍未宽慰。“馀思”则能告知读者诗人是在灭亡国都以后,常常怀念故国,这跟平常的“凄凉”之感完全不同。有些学生在解读此诗时,会将本诗解读成简单的描摹景色的作品。所以我们在对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意思,也就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的内心想法,要有个完整的把握,才能够将作者的一腔孤勇和品质进行准确把握。这样破题,并没有讲究比兴等手法,而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直接叙事,使用再简单不过的词汇给我们留下意料之外的情韵。

接着诗句说秋月高挂在树梢上,承接上联日落之时。在明月高挂,微风轻拂的夜晚,作者酒意渐散,正好与“馀思”遥相呼应。正在这时,作者思绪不宁,从酒意浓到酒意醒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感慨极深。这样一来,作者通过明月这一意象,将自己的思绪准确地表述出来,不至于让读者解读偏颇。诗歌最后一联用长长的歌声扰乱了作者的思绪,抬头远眺,只见水面上的灯火若明若暗。灯火这样的意象,更增添了诗人国破家亡、孤寂凄清的思想感情。

统观全诗,作者通过对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意象进行描绘,从而表达诗人在国都灭亡以后,对故国的怀念,情韵兼备。

再看李白所用的形象:玉阶、白露、罗袜、水晶帘以及秋 月等。这些物象的共同特点是皎洁、晶莹。所以我们说,作品中要求他的每一个表述、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都要集中起来共同传达出一种感动,而这种感动就是我们所要把握的主旨。

此外,还应当关注意象的色彩,意象的色彩对理解诗人的情感有一定的预示作用。暖色与冷色是有区别的。我们应当准确理解修饰的词语。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指的是物品是没有情感的,如何让物品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这就需要体现在修饰语上,使这些物象带有情感色彩。例如《天净沙 秋思》中的意象是看不出它带有什么情感的,但是作者加了昏、小、老等情感色彩词后,读者就能融入萧条寂寞的景色中了,情感倾向明确,意境顿生。

这些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作者赋予它灵性,它又包含诗歌的旨趣、体现诗词的情调。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更要仔细品味诗词的感染作用,才能真正解读诗人的情感倾向。

二、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

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要学会对诗歌显性信息的把握。一般从所提供的注释及标题中着手。标题提示诗歌的主要内容。如鉴赏辛弃疾《鹧鸪天送人》,从“送人”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词,那么“带雨云埋一半山”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诗人正在翘首远望,不舍之情跃然纸上,并且表达了对道路艰难的担忧,以及希望路途顺遂的关切。

知人论世则是要从注释中把握。有时考题会在这方面提供相关信息,要尽量把握。如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的注释就很容易解读出,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欢快的,原因是遇赦免。

再如,王安石《示长安君》,出题者提出的问题是,就中间两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其中,题目中确立思想感情为“怆情”。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注释中的提示,进而体会作者的悲伤之情。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變法还没开始,重逢又离别,并且“出使辽国”,这是一个危险之地。结合注释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做出相应的拓展,例如从时空方面,那么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主旨。

三、典故的关联比照

典故辞约意丰,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经常被重视,用来跟作者所要表达的事情形成相互关联,典故意义多种多样,有时也可以借助联想,从而进一步加以理解。如《乌衣巷》就应当找出所用典故,进而体会其表达的作者心情。

我们知道王谢堂前燕的典故,知道朱雀桥是交通要道,到了唐朝就杂草丛生;乌衣巷是王导、谢安的住所。王导的家里确实是有一堂,堂的上方写着“来燕”两个的匾额。作者却能从飞燕的分散,解读出封建王朝豪门的命运。抒写这些人的华贵都是转瞬即逝,同时希望当朝统治者引以为戒。此外,常用的意象还有很多。例如《从军行》中的楼兰,是指边境之敌。

要从典故去赏析诗歌,就要求能够熟知典故,并且多读多积累典故的意义。同时要求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还应当要把典故所涉及的事件和诗人的生活情况进行多方面比对,从而准确把握主旨。

四、分析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说明作者的态度的,在解答这类题目以及“思想情感”类题目时,我们就必须进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解读,从而来品味作者的真正主旨。例如: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这首词就是典型的赏析重点放在把握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要理解全词的内容和主旨,就要对词上片写鹰的表现手法进行把握以及从下片的句子中理解诗人在整首词中传达的情感。把握住这两个要点,解读这首诗歌就相对容易。上片主要借几堵寒山、空旷之大地和广阔的秋空来把握秋景,以此景作为鹰的大背景,从而衬托出鹰的物的形象。而下片则是结合“赌”“猛气”来向读者传达仍有为国效力的情怀和宁移白首之心之志。通过“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抒发了希望自己壮志犹存、建功立业的理想。

再如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雁引愁心去”也作“雁别秋江去”,我们可以通过诗句不同版本从表达技巧入手揣摩诗句选词的妙处。从表达技巧上看,“雁引愁心去”写大雁将人的愁苦之情带走,拟人手法,紧接着写山也有情,特地将好月衔来赠予诗人,这一愁一喜,愁去喜来,相互映衬,比“与秋江作别”更有情感韵味。此外,第三联也耐人寻味,连榻于云间,行杯在天境,出神入化,仿佛诗人此刻于天境一般,从而描绘出岳阳楼之高,运用了夸张手法,笔法高妙。

李贺《将进酒》也用了很大笔墨来描摹及时行乐的场景,此诗中诗人提及许多精致名物,开头几句先描述筵席的富贵丰盛,“琉璃钟”是杯,“真珠红”“琥珀浓”是酒,还有美味佳品,华美堂皇的摆设。这样华丽的名物,这样张扬的色调,让人羡慕得无以复加。这里涉及的修辞手法有夸张(美味佳肴)、借喻(所饮之酒)、形容(所用之杯),将筵席上尽情享乐的场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妙菜油爆的生活场景也写进诗句,让人感受到兴会淋漓五彩缤纷。作者胸怀对生活的深情眷念,在诗句中写尽声、色、香、味,“真的神往的心”(鲁迅),让人并不觉得辞藻堆砌繁复。

紧接的四个句子描写筵席上的娱乐场景,刻画得更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描写将笛声的动听悦耳描绘得有如瑞龙长吟——不是在人间能够随意听取的乐声;盖鼍皮坚实可以蒙鼓,巧妙选用“鼍”字,那么鼓的响声就显得尤为响亮。歌声为何是皓齿之歌,难道是出自“谁为发皓齿”(曹植)这个句子?但是所述内容并不一致,原句只是写其“齿”,但是这一句则是借代,指的是佳人,就像“蛾眉”借代美女一样,从而让读者从美人的形体之美想象所唱曲目的歌声及曲词之美,从某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将听觉之美转换为视觉之美。又写了跳舞女子的腰之细,同样,代指的是美人。“齿”“腰”都是跟唱歌、跳舞有密切关系,也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将滥调写为新语。这样的描写用字不多,就将筵席上的歌声之动听、人物之美妙写得尽态极妍。

“行乐须及春”(李白),到这里为止,我们看到诗人给我们描绘了十分欢乐的场景。然后接下来下“须及春”。说是青春即将逝去,作者写到花朵之凋零与下雨的雨滴之落下的场景。这是两种很不一样的场景,在诗人和读者之间架构了联想,这才达成了雨乱落,并且是红颜色的比任何写春天即将逝去的更加惊心动魄的心境。足以可见作者敏捷的思维和常人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这就是李贺的特色。“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杜牧《李长吉歌诗叙》)。

这样,诗人们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诗歌就又了色彩美、音韵美、线条美等绘画形式美。

五、捕捉情感理趣

诗歌中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即抒情和描写。我们鉴赏诗歌的时候,要诗人的感情和全诗的主旨,就必须认真解读这类诗句。

如《鹧鸪天·送人》的作者体现的情感,我们只要找出“今古恨”,就可以较准确把握情感。再如《月夜》,赏析这首诗歌的意境时,应当注意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写如春常见的标志,比如冰雪消融等,而是用宁静的月夜作为大背景,来抒发即将迎来春天的无限欢喜之情。

此外,有说理诗歌,作者会借助事物将道理说清楚,我们要学会分析其意义指向。如,“花柳自无私”,写自然万物本身并没有自私自利之心的道理;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也属此类。《华清宫》与《过华清宫》则都是讽刺统治者,感叹兴衰。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情感抒发、主旨确定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它能表达落英缤纷,表达从容盛放,表达年轻飘逸,可以说诗人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但是一首诗歌透露出来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想法以及态度,是许多诗歌爱好者进行文学鉴赏,或者说高考诗歌鉴赏题出题者的主要出发点。我们应当密切关注。

“千年传灯,日月成诗。”年华无声,风过无痕,诗词都诠释着;关河萧索,岁月陈旧,诗词亦惦念着;任何豪放,不受拘束,亦是!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好诗共欣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2]徐茜.古诗词典故教学方法探微[J].文学教育(下),2011(3).

[3]戴跃明.强化修辞意识,关注描写抒情——高考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类试题解题指导[J].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2014(11).

猜你喜欢

表达技巧
学之有味,行之有效
The Expression of British Humor in Downton Abbey
职业能力大赛视角下辅导员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探析
感悟平淡中生命的精彩
科普辅导员的言语沟通艺术
把作文教学的根深扎进阅读教学的沃土
专题摄影表达技巧探析
标新立异二月花,含英咀华咏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