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体会

2019-08-19张红熊宗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微创手术子宫肌瘤

张红 熊宗红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和预后。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实施宫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生活质量。结果:(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6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6.50±5.05)min、术中出血量为(48.50±5.05)ml、住院时间为(15.50±1.05)d;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6.50±5.05)min、术中出血量为(25.50±1.55)ml、住院时间为(10.50±1.05)d。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满意,可以降低手术对患者机体的伤害,还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有利于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更快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宫腹腔镜; 微创手术; 子宫肌瘤; 疗效和预后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6.0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6-0-02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症状一般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部包块、腹痛等[1]。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应当尽早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容易导致患者病情迁延,从而引起更加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感染和子宫肌瘤蒂扭转,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3]。本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照试验,探讨宫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情况。具体研究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标准:均经过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排除标准: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依赖激素治疗、严重神经系统疾病、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哺乳期、妊娠期等患者。年龄32~50岁,平均(45.50±3.50)岁,肌瘤<5 cm者50例,肌瘤≥5 cm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2~50岁,平均(45.10±3.50)岁,肌瘤<5 cm者25例,肌瘤≥5 cm者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2~50岁,平均(45.50±3.35)岁,肌瘤<5 cm者25例,肌瘤>5 cm者1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且本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患者腹部切开,切口4~5 cm,逐层切开皮下组织直到充分暴露病灶,然后将肌瘤瘤体完整剔除,最后缝合伤口,止血。

观察组实施宫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手术中指导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对患者进行常规全麻和铺巾,严格监测患者的心电指标,通过宫腔镜探查子宫肌瘤的位置、数目、大小,根据肌瘤生长的位置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在腹腔镜下,在患者腹部上方建立3个小孔,为0.2~0.8 cm,建立CO2气腹,切除病灶后,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有效率、手术指标、生活质量(SF-36评分)。疗效判断标准如下分级:痊愈,子宫肌瘤消失且症状完全消失;显效,肌瘤明显缩小,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有效,肌瘤缩小,症状改善,但是改善效果并不明显;无效,肌瘤无缩小,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于加重[4-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SF-36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共包括8个项目:总体健康情况、身体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各个项目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數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6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6.50±5.05)min、术中出血量为(48.50±5.05)ml、住院时间为(15.50±1.05)d;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6.50±5.05)min、术中出血量为(25.50±1.55)ml、住院时间为(10.50±1.05)d。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并且患者年龄倾向于年轻化。现在关于子宫肌瘤病因病机的研究学说很多,开始认为因为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子宫肌瘤的发病还与其他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包括家族遗传因素、激素因素、生长因子因素等等[6-9]。目前,子宫肌瘤患者年龄主要集中于30~40岁,并且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未曾生育妇女提前迈入更年期阶段;性生活失调;长时间心情抑郁、压抑[10-12]。虽然子宫肌瘤的性质属于良性肿瘤,但是不及时治疗也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手術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但是传统开放型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手术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不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腔镜、宫腔镜微创技术在手术中得以广泛地应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采用腹腔镜和宫腔镜技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有效地降低了手术创伤程度,并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宫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满意,可以降低手术对患者机体的伤害,从而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乔.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微创治疗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7):116.

[2]赵枫,雷莉.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效果的Meta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0):1118-1121.

[3]孙芬.宫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2):8-10.

[4]王黎霞.子宫肌瘤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1):143-145.

[5]申昌梅.宫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20):84-85.

[6]李静.宫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9):2500-2501.

[7]曾为红,陈晶.子宫肌瘤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妊娠结局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8):1110-1112.

[8]程松梅.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7,23(2):38-39.

[9]张玉敏.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5):875-877.

[10]唐莉.宫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6):125-127.

[11]刘清.子宫肌瘤宫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3):133-135.

[12]邹顺鸿.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剔除子宫壁间肌瘤临床疗效对比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4.

(收稿日期:2018-12-27) (本文编辑:马竹君)

猜你喜欢

微创手术子宫肌瘤
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微创手术引流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症感染的临床研究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诊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