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2019-08-19陈友莲凌伟芳古秋霞
陈友莲 凌伟芳 古秋霞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肿瘤内科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单双号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及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饮食、生活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工作的总满意度为100.00%(χ2=10.77,P<0.01),治疗3个月后患者对造口的总自我护理能力占比为89.28%(χ2=10.34,P<0.01),及3个月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的总例数为4例(χ2=12.54,P<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对造口的自我护理及观察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护理干预;结直肠癌;造口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5(c)-015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ostomy.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ninety-eight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ostom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56) and control group (n=42) according to the single and double date of admissi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gave health, diet, life guidance, observa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other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and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taff and work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0% (χ2=10.77, P<0.01).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total self-care ability of the patients to the stoma accounted for 89.28% (χ2=10.34, P<0.01),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of ostomy complications after 3 months was 4 cases (χ2=12.54, P<0.01), which were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improve self-care and observation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Colorectal cancer; Stoma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预后差,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1],目前手术治疗仍是结直肠癌患者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并且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2],且大多数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需携带永久结肠造口[3-4]。但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做完造口术后,因原有正常的排便方式改道,患者不能自主控制排便、排气,如果对造口处护理不当,则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积液,造口狭窄、挛缩,造口周围发生红肿、出血等,这些并发症往往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压力,极易导致患者心理产生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造口的情况也将影响着患者的生浩质量和心理状态。因此,如何改善结直腸癌患者术后负面心理和生活质量成为临床护理面临的问题之一。该院肿瘤内科方便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中的影响,现将干预方法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肿瘤内科治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单号日期分为观察组,患者入院的双号日期分为对照组。观察组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8~82 岁,平均年龄(52.3±3.38)岁;文化程度:文盲6 例,小学21 例,初中20 例,高中及以上9 例;疾病类型:结肠癌19例,直肠癌37例。对照组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8~79 岁,平均年龄(51.3±2.73)岁;文化程度:文盲4 例,小学16例,初中16 例,高中及以上6 例;疾病类型:结肠癌18例,直肠癌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肿瘤类型、手术方式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自愿参加研究;了解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无认知障碍,能与护士正确表达和沟通;生活能自理。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精神疾病者;护理依从性差者;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提供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按结直肠癌术后护理常规护理,根据级别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病情,遵医嘱治疗护理,做好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教授造口的护理技能:首先护士通过造口的图文资料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讲解,如何正确护理造口,告知造口袋的特点、使用方法,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讲述正确使用造口袋可达到的效果,以消除患者心中的顾忌,并增强其自我护理的意愿,再通过发放宣传图册、播放视频,加深患者和家属的感观认识;患者出院前以手把手教授的方式教会患者或家属更换造口袋。②健康指导:指导及时清除掉造口分泌物,保持造口与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指导患者开肛练习 , 促进造口部位的血液循环[5]。③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肠蠕动恢复后,或排气排便后进食流质饮食,无不良反应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禁忌过量饮水,逐渐增加营养丰富食物的进食量,多吃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和蔬菜水果等多纤维素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利于规律排便,预防便秘的发生[6];另外,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感染引起腹泻。④生活指导:指导患者睡觉前排空造口袋,避免污染被褥;选购合适材质及款式的造口袋,以增加其舒适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肿瘤患者,给予个体化的生活指导,如性生活、游泳等情况时可使用造口栓、迷你造口袋等。⑤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指导患者如何观察人工肛,包括血运、水肿、感染、底盘的吻合及渗漏等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早做好相关处理。⑥心理护理,定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针对个体的不同情况,与患者加强交流,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及时进行心理护理。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定期开展工友会,给患者讲述同类疾病治愈的案例,以增加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并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多参加造口联谊会,促进患者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协助患者建立乐观向上的健康生活态度,正确面对人生。⑧定期随访,定期了解患者的状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1.3 观察指标
通过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调查表,回院随访或视频、图片随访等途径观察记录造口并发症情况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造口治疗3个月后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治疗3个月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其中,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的例数/总例数×100.00%;造口自我护理能力调查表分为自理、基本自理、不能自理3项,总自理能力=(自理+基本自理)的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工作的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的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P<0.01),见表2。
观察组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2.54,P<0.01),见表3。
2.3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由以上表格可见,观察组总满意度、3个月后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3个月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有研究表示,大部分的癌症患者在知晓自己的病情后,都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悲观,内心比较压抑[7],心理上也存在着封闭思想,往往比其他患者更加自卑,同时也不愿意去与周围的人交流接触[8]。造口治疗后,患者的外观发生了改变,生活习惯也发生改变,这些均影响着他们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便,并形成一些心理障碍。观察组中,护士通过互动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给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结合社会、病友、家庭及其他亲友的关心支持等护理干预,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鼓励患者多参加病友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心理体会,提高了患者与家属的主动性,促进了患者对造口的理解、认知,使其能正确地对待疾病和造口,正确面对造口给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9],从而从心理上接受现实,减轻了患者的负性心理,也提高了患者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防御能力。据调查,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往往是因为缺乏造口的相关护理知识,观察组中,护士通过个别指导,发放宣传图册,播放视频,手把手教授等多形式健康教育方法,使观察组患者在掌握并学会造口相关护理知识的同时,促使患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据研究调查,护士通过与造口患者沟通、组织造口患者参加交流会及专家座谈会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患者提高对抗疾病的心态,也能增加患者对造口的护理知识,这些干预措施有助于那些存在疑惑的患者找到相关的答案,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亦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患者间能够自由地交流,而打破原有的心理障碍,又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保障了患者的心理健康[10]。同时,在观察组中,护士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了造口自我管理,更好地掌握造口的护理方法;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增加了护患沟通的时间及沟通方式,护士能够及时提供相关指导;通过追踪随访,护士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亦能在患者最需要帮助时提供帮助与有效指导,从而更优化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与满意度。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工作的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别为100.00%、80.36%、19.64%、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工作的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别为78.57%、52.38%、26.19%、21.43%,经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满意率远远优于对照组。在患者治疗3个月后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总自理能力、自理、基本自理、不能自理情况情况的分别为89.28%、60.71%、28.57%、10.72%,对照组患者的总自理能力、自理、基本自理、不能自理情况情况的分别为61.90%、35.71%、26.19%、38.10%,经对比可见,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患者对造口的自我护理能力远远高于对照组,与张健[11]报道的护理干预组患者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68.18%(χ2=10.95,P<0.01),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t=9.166,P<0.01)观点相符。在3个月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2例水肿,2例腹泻,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发生4例水肿,3例糜烂,7例腹泻,1例狭窄,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35.71%,由此可见,观察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与周知润[12] 报道的护理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36.36%(χ2=6.99,P<0.01)观点一致。说明对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结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造口的自我护理能力,并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