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健胃散对脾虚泄泻仔猪治疗效果探讨
2019-08-19茹敢
茹 敢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阳江 529500)
在仔猪的养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且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仔猪的脾虚泄泻,大多数仔猪在患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体型消瘦、腹泻等,若不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干预将会导致较为严重的死亡现象发生,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1]。为了分析益气健胃散对脾虚泄泻仔猪的治疗效果,笔者针对患有脾虚泄泻仔猪87头进行了治疗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将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发生的脾虚泄泻仔猪87头分成两组,参照组43头仔猪中最大日龄为38d,最小日龄为29d,平均日龄为(33.52±2.46)d,体重分布在6.02至8.67kg之间,平均体重为(7.52±0.36)kg;治疗组44头仔猪中最大日龄为39d,最小日龄为30d,平均日龄为(33.50±2.52)d,体重分布在6.00至8.69kg之间,平均体重为(7.50±0.39)kg。
对两组仔猪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87头仔猪在经过检查诊断后均符合《关于中药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脾虚泄泻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43头仔猪实施五味健脾颗粒进行治疗,在仔猪每1kg的饲料里按比例加上3g的五味健脾颗粒进行治疗,将药物平均的分布在饲料里给药,在饲养后仔猪正常饮水。
给予治疗组44头仔猪实施益气健胃散进行治疗,给予1.0g/kg的益气健胃散进行治疗,将药物拌在饲料里进行服用,并在喂食后正常饮水,每天对猪圈打扫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一周。
1.3 观察指标
针对治疗一周后的两组仔猪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治疗优良标准=(优+良)/例数·100.00%。
表1 两组脾虚泄泻仔猪的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55.0软件进行处理,症状缓解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照组脾虚泄泻仔猪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为(5.63±1.24)d,治疗组脾虚泄泻仔猪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为(4.01±0.59)d,两组相比:T值=8.11,P值=0.00;两组脾虚泄泻仔猪的治疗优良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仔猪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3 讨论
当前市面上对脾虚泄泻仔猪一般实施的是化药及中兽药的治疗,中兽药具有益气健脾、润肺生津、强体保健等作用。本次观察中针对脾虚泄泻仔猪实施了五味健脾颗粒进行治疗,五味健脾颗粒属于在以往的兽药“五味健脾合剂”思维前提下发展而来的,主要是由甘草、白术、山药及党参等中药,具有消食开胃[2]。健脾益气等功效,一般用于治疗仔猪生长速度迟缓、食欲及精神不振等疾病中;对于针对脾虚泄泻仔猪的效果较为明显。另一组脾虚泄泻仔猪实施的是益气健胃散的治疗,益气健胃散主要是由陈皮、太子参须、山楂等中药组成的,其中陈皮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的功效;太子参须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山楂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的功效;全方合用能达到消食止泻、健脾益胃的效果,能对炎症细胞表达水平进行抑制,降低核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炎症现象的出现。此外,实施益气健脾散的治疗还能调理自主的免疫系统,强化自主的抵抗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益气健胃散治疗的治疗组仔猪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实施五味健脾颗粒的参照组仔猪,说明针对脾虚泄泻自主开展益气健胃散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益气健脾散治疗脾虚泄泻仔猪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建议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