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次发现短尾贼鸥
2019-08-19贺春容康祖杰李赫文唐耿超杨道德
贺春容 康祖杰 李赫文 唐耿超 文 哲 杨道德
(1.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石门,415319;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沙,410004)
2018年5月30日,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接到当地社区群众电话报告,在望月湖(110°46′13.9″E,29°55′50.9″N,海拔389 m)水库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水鸟,保护区鸟类监测人员迅速赶往该地,观察到2只中型水鸟正在水面活动,偶尔起飞在水库上空轻轻振翅或频繁滑翔,其体羽颜色无明显差异,是否为一对无法确定。自5月30日至6月1日,科研监测人员多次观察,并拍摄到照片(图1—2),经仔细辨认和照片对比,确定该鸟为短尾贼鸥(Stercorariusparasiticus)。其头顶黑色,颈白色,胸带灰褐,上体、尾黑褐色,尾基部白色,飞行时,初级飞羽白色的基部和中央尾羽延长的尖状特征明显。同域水域及岸边还有小(Tachybaptusruficollis)、黑水鸡(Gallinulachloropus)、白鹭(Egrettagarzetta)、夜鹭(Nycticoraxnycticorax)、冠鱼狗(Megacerylelugubris)、普通翠鸟(Alcedoatthis)、白颊噪鹛(Garrulaxsannio)、红嘴蓝鹊(Urocissaerythrorhyncha)等栖息觅食,记录地生境类型为较开阔的人工湖泊,该水库建于2003年,面积40.5 hm2,水面宽约100—900 m,长约3 200 m,周边为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典型的植被类型。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和《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等相关文献[1-4],短尾贼鸥在湖南省为首次记录。
图1 短尾贼鸥Fig.1 Stercorarius parasiticus
图2 短尾贼鸥Fig.2 Stercorarius parasiticus
短尾贼鸥隶属鸻形目(Charadriiformes)贼鸥科(Stercorariidae)[2]。其中央尾羽长,有两种色型,浅色型,头顶黑色,头侧及领黄色,下体白色,灰色的胸带或有或无,上体黑褐,仅初级飞羽基部偏白。从形态特征来看,壶瓶山本次发现的为浅色型。深色型,通体烟褐,初级飞羽基部偏白。中央尾羽延长显尖。比中贼鸥体型小。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下体和尾上覆羽有显著的横斑和条纹,根据现场观察和照片比对,判断其观察到的为成鸟。嘴黑色,脚黑色[1,3-4]。
短尾贼鸥在国内见于新疆、青海、广东、香港、海南、台湾岛及南海。国外繁殖于北极沿海地区,冬季南迁至南非、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越冬于南美洲沿海地区[1-4]。
短尾贼鸥主要以鱼为食,也吃甲壳类和软体动物。觅食方式主要靠抢劫海鸥和其他海鸟的食物为主。有时它们也觅海面上空的昆虫、小型动物尸体和到海岸上偷吃鸟卵和雏鸟。繁殖期在6—7月,常成对单独营巢,领域性较强,每窝产卵1—4枚,孵卵期24 d[4]。
短尾贼鸥是全北型欧亚温带-热带型种类[5],繁殖在北极沿海靠近海岸的苔原地带,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海洋和沿海海面上。迁徙期间有时亦出现于大的内陆河流与湖泊,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该鸟在壶瓶山的出现,推测由于当时连续数天阴雨连绵,能见度差,其迁徙途中飞行难度较大,有可能导致晚迁,但推测仍沿东亚—澳大利西亚西侧的正常路线迁徙,仅在此地短暂停歇,在湖南初步估计为旅鸟,其居留型有待后期进一步观察。近十多年来,迁徙期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库、沼泽和河流等湿地均不断发现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黑鹳(Ciconianigra)、小天鹅(Cygnuscolumbianus)、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himantopus)、灰头麦鸡(Vanelluscinereus)、鸿雁(Ansercygnoides)等水鸟,且近3年来,在保护区长岭村发现猛禽迁徙路线,每年有千余只猛禽从该区域经过,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壶瓶山可能正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西侧迁飞路线上,这对该地区乃至于湖南省鸟类迁徙和区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致谢:感谢石门县壶瓶山镇泥沙社区居民赵中习提供信息,感谢管理局张延祥局长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也感谢保护区管理局其他同事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