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川金丝猴现状及保护研究
2019-08-19曹国斌朱兆泉杨敬元谭文赤刘胜祥余辉亮
曹国斌 朱兆泉* 杨敬元 姚 辉 谭文赤 刘胜祥 余辉亮
(1.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武汉,430079;2.湖北神农架金丝猴保育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神农架,442411;3.湖北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巴东,444300;4.华中师范大学,武汉,430079)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是中国特有灵长类动物,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濒危的珍稀动物。常栖息于海拔1 500—3 400 m的森林中,其植被类型和垂直分布带属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以及次生性的针阔叶混交林等4个植被类型。食性广,以树木的嫩叶、幼芽和花序为食,夏秋两季以花、浆果和种子为食,冬季以松萝(Usneaspp.)、休眠芽为食,偶尔捕食幼鸟和鸟卵、昆虫等。
川金丝猴在我国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湖北,种群数量约20 000只。1870年以前,在湖北竹山县、兴山县、夷陵区、巴东县、鹤峰县、来凤县、长阳县都有记载[1],后许多地区逐渐灭绝。神农架川金丝猴数量20世纪60年代约有300—400只[1],1977年“鄂西北奇异动物科学考察队”猎获到标本2只。1980年以后,记载神农架林区、兴山县、巴东县、房县有分布[2-6]。潘振业等对神农架地区川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及分布、社群结构、栖息地特征、活动路线及行动生态等做了研究[7-14],张铭、苏化龙等对分布于巴东县的金丝猴做了研究[15-16],但都是对分布于某一区域川金丝猴的研究。本文根据对巴东县、兴山县川金丝猴种群情况的调查,结合神农架国家公园川金丝猴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湖北省川金丝猴种群数量、分布范围和栖息地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建议。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神农架林区及周边巴东县北部、兴山县西北部位于大巴山余脉巫山山脉的东段,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为亚热带气候向温带气候过渡区域。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800—2 500 mm,全年辐射434.1 kJ,全年日照时数1 858.3 h,平均年蒸发量为500—800 mm。日照时数及总辐射量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减少,年均气温无霜期因海拔不同相差很大。海拔每上升100 m,气温降低1℃左右,降水量也随海拔相应增加。随海拔增高渐次出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潮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境内不同地点的温度从冬季最低-20℃至夏季最高37℃,立体气候十分明显。该区域土壤多为酸性,少数呈中性与碱性,多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砾石含量较高,土类垂直分布规律比较明显:棕色针叶林土(分布于海拔2 900 m以上),山地暗棕壤(分布于海拔2 200—2 900 m),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 500—2 200 m),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600—1 500 m),山地草甸土(分布于海拔1 700 m以上的平缓地)。自然植被分为5个植被型组,15个植被型,74个群系。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植被垂直带谱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带(1 000 m以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1 000—1 600 m)、落叶阔叶林带(1 600—2 200 m)、针阔混交林带(2 200—2 400 m)和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带(2 400—3 100 m)[17]。其中神农架国家公园位于湖北神农架林区的西南部,包括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大九湖湿地公园全部及国家地质公园等部分地区,总面积1 170 km2。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巴东县北部,北邻神农架国家公园,东邻兴山万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9.9 km2。兴山万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兴山县西北部,北邻神农架林区木鱼林场,西与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总面积209.1 km2。
1.2 研究方法
1.2.1 跟踪调查直接计数法
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在川金丝猴分布活动区域,用望远镜搜索和听其叫声相结合寻找猴群,发现猴群后,采取跟踪和直接观察猴群的方法,借助望远镜或目视,统计数量并观察整个猴群的活动情况,采集猴群离开后的粪便、毛皮等样本做进一步分析鉴定,对分布区猴群活动区域的水平和垂直上的范围和大致路径进行分析研究。
1.2.2 间接调查法
询问当地居民和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根据他们提供的川金丝猴活动的情况,把川金丝猴的活动地点绘制在谷歌卫星影像图和Arcmap上进行分析。查阅有关湖北川金丝猴研究方面的资料和文献,获得有关川金丝猴的基础研究数据。
2 结果分析
2.1 种群数量及分布
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对神农架林区、巴东县、兴山县的川金丝猴进行野外调查,并参考巴东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兴山万朝山自然保护区和房县野人谷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分析研究了湖北省金丝猴种群现状。经调查分析,湖北省川金丝猴种群约1 432只,分为3个群体、10个自然小群,栖息地范围包括神农架林区、巴东县和兴山县相毗邻地区,面积432.5 km2,神农架林区320.8 km2(其中神农架国家公园分布面积260.1 km2),巴东县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面积96.8 km2,兴山县万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面积14.9 km2(图1)。川金丝猴主要活动范围199.6 km2,占栖息地总面积的46.2%。
图1 湖北省川金丝猴分布及主要活动范围Fig.1 The range of distribution and main activities of Sichuan golden snub-nosed monkey in Hubei Province
依据神农架分布范围的主要山系,将湖北川金丝猴分为千家坪、金猴岭和大龙潭3个群体。2015—2016年神农架国家公园对川金丝猴跟踪调查(表1),统计川金丝猴9群1 362只。神农架川金丝猴1989年501只,1998年增加到771只,9年增长率53.9%;2006年增加到1 282只,8年增长率66.3%;2016年增加到1 362只,10年增长率6.2%。数据表明神农架川金丝猴种群已从2006年开始,由增长型过渡到稳定型。
表1 2015—2016年神农架川金丝猴跟踪调查数量Tab.1 Survey of Sichuan snub-nosed monkeys in Shennongjia,2015-2016
综合分析2005—2006年、2015—2016年神农架川金丝猴调查数据和2016—2017年巴东调查数据(表2),参照朱兆泉、苏化龙等调查成果[8-11,16],结合金丝猴日活动规律[13],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北川金丝猴3个群体中,大龙潭群体在神农架林区活动,与金猴岭群体、千家坪群体活动范围基本上不重叠;金猴岭群体在神农架林区、巴东县活动,千家坪群体在神农架林区、巴东县和兴山县活动。金猴岭群体和千家坪群体在活动范围上有所重叠,重叠范围约35 hm2,主要包括小神农架、转角楼、苏岔湾、熊家包、风洞岩、交锋垭等地区。在巴东县活动的100多只猴群为金猴岭群体、千家坪群体活动到巴东县,它们之间具体的对应活动关系还需进一步调查监测。2016年5月18日在巴东县发现300只以上川金丝猴群应为神农架跟踪调查的金猴岭群体活动到巴东县,不重复计数;分析2016年7月15日—9月15日神农架川金丝猴千家坪群体跟踪调查数据,2016年7月8日、8月6日在巴东县发现60—80只川金丝猴猴群为同一猴群,是神农架跟踪调查的2个千家坪猴群体之外的第3个千家坪猴群,为2005年调查发现的92只猴群,应计入总数,湖北川金丝猴种群数量约1 432只(表3)。
其中,大龙潭群体580只,分4个猴群,活动范围约173 hm2,主要分布在以大龙潭为中心的扇子坝、鱼儿沟、罗圈套、阴坡线、观音洞、火石沟和矮山池等海拔在1 710—2 900 m的地带中,活动路线主要为大龙潭-观音洞-矮山池-鱼儿沟-扇子坝-阴坡线。
金猴岭群体512只,分3个猴群,活动范围约115 hm2,主要分布在以金猴岭为中心的大小神农架、长黑二线和红石沟等海拔在1 680—3 000 m的地带中;主要活动路线:金猴岭-草坪湾-酒壶坪-跳家沟-万人淌-阴家湾-红岩洞-响水河-转角楼-大小神农架。
千家坪群体340只,分3个猴群,主要分布在以千家坪保护站为中心的雷家屋场、城墙湾、大小千家坪、摩天岭、铜厂垭、北风坪、石板沟、鸡心尖、送子园、青龙坡等海拔在1 680—2 800 m的地带中,活动范围约181 hm2;主要有2条活动路线:大小千家坪-北风坪-石板沟-响水河-铜厂垭-大干河-漆树沟-送子园-鸡心尖-青龙坡-六池-白果树湾-火烽堆-送子园;大小千家坪-北风坪-石板沟-响水河-转角楼-大小神农架-金猴岭。在这两条活动路线上发现一条回路,将两条活动路线联系起来:转角楼-张家政垭-倒挂沟-学堂沟-交锋垭-熊家包-大梁子-大干河(表3)。
2.2 栖息地现状2.2.1影响因子
川金丝猴栖息地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如海拔、温度、地势、食物、隐蔽条件、植被类型、水源和人为干扰等,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因子是海拔、植被、食物、地势和人为干扰。海拔影响温度,植被影响隐蔽条件,虽然水源作为动物栖息地研究重点考虑的因素,但是距河流距离对金丝猴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这可能由于神农架金丝猴的日移动距离基本大于1 500 m[13],而川金丝猴分布区河流发达,水源较丰富,除了河流外,还有林中溪沟、地河及临时性积水潭,能够满足金丝猴对水资源的利用。人为干扰因素主要是机场和公路。
海拔:川金丝猴一般垂直活动范围1 500—3 400 m。2015年3月1日,在海拔980 m的巴东县小溪村(110°19′ 25.25″E;31°20′ 11.88″N)发现1只因肠炎病死、尚有体温的川金丝猴尸体,并在附近海拔1 030 m处发现60—80只猴群。湖北川金丝猴垂直活动范围980—3 100 m,主要活动在海拔1 700—2 600 m。
表2 2016—2017年巴东县川金丝猴跟踪调查数量Tab.2 Survey of Sichuan snub-nosed monkeys in Badong County,2016-2017
表3 湖北川金丝猴种群数量及分布Tab.3 The pop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ichuan golden snub-nosed monkey in Hubei Province
植被:按喜好程度和活动时间划分,川金丝猴主要分布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调查发现,金丝猴主要分布在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带和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带。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于海拔1 700—2 300 m,低海拔内为落叶阔叶林的集中分布,2 000 m以上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隐蔽条件较好,食物来源丰富,是金丝猴的主要活动区。海拔2 300—2 600 m的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带是金丝猴经常夜宿地。
川金丝猴主要活动于5种植被类型:以华山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林内有多种阔叶树种,林下有小灌木,食物丰富,特别是秋季,华山松松子是金丝猴喜食的食物;以桦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是70年代采伐后恢复起来的次生林,林内成分复杂,金丝猴采食的植物较多;以巴山冷杉为主的针叶林多为原始林,树木高大,为金丝猴提供了很好的隐蔽场所,巴山冷杉的种子也是金丝猴的食物;以柳树为主的灌丛有多种金丝猴的食物;以杨树为主的阔叶林也是70年代采伐后恢复的次生林,食物丰富。
坡度坡位:金丝猴的栖息地坡度介于0—50°。由于金丝猴是树栖动物,主要在树上活动,但也经常到地面觅食、饮水,陡峭的山坡对金丝猴并不造成什么影响。将金丝猴的栖息地分为山脊、上坡、中上、中下和下。金丝猴主要活动于中坡、中上坡,很少到山脊活动。
人为干扰情况:由于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及扶贫移民搬迁,川金丝猴分布区内居民数量已十分稀少,房屋和农耕地已不是人为干扰主要因素,主要是公路和机场。由于209国道分隔及通行车辆影响,使位于国道东侧约10 km2的栖息地不是川金丝猴主要分布区,没有发现猴群,只发现几只孤猴活动。由于神农架机场飞机航行及来往车辆人流影响,川金丝猴偶尔出现在神农架机场的北面和东部约43 km2的栖息地。
食物:川金丝猴食性很杂,以植物的叶、花、芽、果、嫩树皮和种子为食,偶食鸟类、鸟卵或昆虫。川金丝猴采食与植物物候期呈现高度相关性。湖北川金丝猴主要取食的植物为37种。22种植物是川金丝猴最喜欢,57种植物是喜欢的,28种植物是偶尔采食的[11]。春季主要采食长松萝(Usnealongissima)、华山松(Pinusarmandii)种子和红桦(Betulaalbosinensis)叶。夏季主要取食山杨(Populusdavidiana)、糙皮桦(Betulautilis)、亮叶桦(Betulaluminifera)和金山五味子(Schisandraglaucescens)的花苞和叶。秋季主要取食湖北华楸(Sorbushupehensis)、蔷薇(Rosasp.)、米心水青冈(Fagusengleriana)和绵柯(Lithocarpushenryi)等的果实。冬季食物缺,它们主要以长松萝、华山松等种子为食。所取食植物的种类和取食部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季主要取食植物的芽、花蕾、嫩树皮和地衣,有时也吃嫩枝。夏季食嫩叶和一些植物的果实。秋季吃果实、嫩叶、芽和嫩枝,冬季主要取食地衣,其次是嫩枝与树皮,也常下地捡食植物的种子[10]。
2.2.2 栖息地分类
川金丝猴栖息地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如海拔高度、温度、地势、食物丰富度、隐蔽条件、植被类型、水源、人为干扰等。通过对川金丝猴栖息地环境状况的实地调查分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并考虑要素的可测性,选取植被类型,海拔高度,以及人为干扰状况作为川金丝猴栖息地的质量要素。参考Luo、沈泽昊等植被分类及栖息地质量评价[17-19],按照海拔和植被类型等自然因素,分析湖北川金丝猴栖息地质量状况,其中海拔1 400—1 700 m的阔叶林为适宜栖息地,海拔1 700—2 300 m内阔叶林和以阔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是最适宜栖息地,1 700—2 300 m内针叶林和以针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是适宜栖息地,2 300—3 100 m内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是最适宜栖息地,针叶林是适宜栖息地。不适宜栖息地87.5 km2(灌草丛38.7 km2、神农架飞机场围边1 km内11.2 km2、公路两侧300 m内37.6 km2),次适宜栖息地28.7 km2(1 400 m以下森林植被16.1 km2、1 400—1 700 m 除阔叶林以外的森林植被12.6 km2)(图2),适宜栖息地201.7 km2,最适宜栖息地114.6 km2,最适宜和适宜栖息地面积316.3 km2,占分布区总面积的73.1%(表4)。
3 分析讨论
3.1 巴东县、兴山县川金丝猴与神农架群体关系
活动于巴东县、兴山县范围内的川金丝猴为神农架千家坪群体和金猴岭群体的外溢种群。其中千家坪群体有3个猴群均在巴东范围内活动,1个猴群在兴山范围内活动。据苏化龙等2000年10月—2002年6月的调查[16],巴东县活动的川金丝猴600—800只。根据对神农架林区、巴东县内川金丝猴的调查分析,在巴东县活动的金丝猴有神农架千家坪群体3个猴群,数量约340只,金猴岭群体中1个猴群(有时分为2个猴群),数量约340只,推测巴东县金丝猴数量680只左右,与苏化龙的调查结论相一致。兴山县内川金丝猴60—80只,为神农架千家坪群体中1个猴群,2017年4月26日,在神农架林区青龙坡发现约70只猴群向南面活动到兴山六池。
3.2 分群与合群
野外调查发现在金猴岭猴群中相距不到 l km的地方分别见到200只和100只左右的两群,整个下午两群分别活动,天黑时两群在较大一群活动的地点合在一起。在无干扰时,猴群中的亚成体常结群在相距猴群几十米甚至更远的地方活动,人为干扰猴群时,猴群分为 2—3个小群向不同方向逃跑,然后又合在一起。2016年在巴东县调查发现2次的300多只猴群,应为神农架金猴岭猴群,在神农架分别为160只和180只两群。
图2 湖北川金丝猴适宜和最适宜栖息地分布Fig.3 Suitable and optimum habitat distribution of Sichuan golden snub-nosed monkey in Hubei Province
表4 湖北川金丝猴栖息地分类面积Tab.4 The classified area of the habitats for Sichuan golden snub-nosed monkey in Hubei Province
注:“其他”指机场围边1 km内、公路两侧300 m内范围
Note:“Others” mean the areas within 1 km around the airport and 300 m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3.3 种群数量变化
分析2005—2006年、2015—2016年两次调查数据,千家坪和金猴岭群体9年变化率分别为-19.6%、0.8%。大龙潭猴群由于适宜栖息地面积较大,10年自然增长65.5%,与神农架金丝猴1989—1998年9年增长53.9%、1998—2006年8年增长率66.3%相一致,说明大龙潭猴群2006—2015年还处于增长型,但也存在新发现猴群或金猴岭群体迁入的可能,这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监测。
4 保护建议
4.1 加强湖北川金丝猴分布区协同保护,定期同步调查监测种群数量
应将没有列入保护范围的神农架林区川金丝猴分布区划入神农架国家公园,将其栖息地纳入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在此之前,加强川金丝猴种群及其栖息地的调查监测,设立专门的保护点。同时,神农架国家公园、神农架林业管理局、巴东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和兴山万朝山自然保护区协同开展调查保护,定期调查监测川金丝猴的数量和活动轨迹,保护川金丝猴栖息地,特别是栖息地的植被和川金丝猴喜食的植物。
4.2 建设川金丝猴生态廊道,加强栖息地保护恢复
由于森林病虫害、植被演替、人工干扰(道路、机场等)因素影响,导致金丝猴现有活动范围内存在着栖息地退化现象。在小神农架这块面积大约16 km2的区域,海拔2 100 m以上,地势起伏较为缓和,原生植被是寒温性针叶林,建群树种为巴山冷杉,由于人为破坏后自然演替为由茅草、箭竹、杜鹃等低矮植物组成的群落,成为阻碍金丝猴游荡活动的隔离带。应加强该退化区域的人工改造,种植巴山冷杉等树种,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把已经退化为箭竹和草甸的地区恢复成适合川金丝猴生长和栖息的森林植被。在神农架国家公园范围的旅游公路、209国道建立生态廊道,减少人为干扰影响程度,保护栖息地连通性和完整性,促进猴群间的基因交流。
4.3 开展社区共管,加强川金丝猴保护管理
结合精准扶贫、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政策,逐步迁出保护区内居民,妥善解决川金丝猴分布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加强公众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利用电视、报纸和电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提高社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加强日常巡护,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森林保护法的实施,严厉打击盗捕盗猎、盗砍盗伐等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非法活动。
致谢:感谢巴东县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邓正双、蒋邦琼、胡青,兴山县万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邓少兵对野外调查工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