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

2019-08-18刘焕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

刘焕标

【摘要】 目的 探究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吞咽功能训练,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吞咽障碍临床症状, 促进疾病尽快康复,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吞咽功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脑卒中;吞咽障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103

对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常规采取吞咽训练, 但周期长、效果不佳[1]。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35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 采用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诊断标准, 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依从性良好。排除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或意识障碍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3例)。实验组患者中男19例, 女16例;年龄43~76岁, 平均年龄(59.5±5.5)岁;病程1~8年, 平均病程(4.5±2.3)年;脑出血14例, 脑梗死2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 女12例;年龄43~74岁, 平均年龄(58.5±5.2)岁;病程1~7年, 平均病程(4.3±2.2)年;脑出血16例, 脑梗死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吞咽功能训练, 即主动与被动训练结合, 主动进行训练的部位有口、唇、舌等, 边训练边强化肌肉力量训练;为诱发吞咽反射, 冷刺激咽部, 可主动采用棉棒蘸冷水, 刺激舌腭部引起的吞咽动作;每日指导患者正确屏气、发声训练, 并开展日常行为训练, 包括饮食方法、脱穿衣物、捡拾物品等。

1. 2. 2 实验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采用电刺激仪器(美国立式, 5951型号), 依据吞咽障碍类型与病情对刺激强度进行调整, 具体为:①沿颈前正中线垂直排列放置两对电极, 大部分吞咽障碍患者均适用;②紧贴于患者舌骨表面, 通道1对电机水平排列, 而对于有较重残留或喉部移动功能障碍患者, 通道2沿正中线水平排列电极放置在甲状上切迹下方;③置于颏下方, 并竖向放置1电极, 将通道2放置于面神经颊支, 并沿神经走向放置, 口腔期较重患者适用于该方法。患者感到搔抓感, 并伴轻度强迫吞咽动作, 则为适宜刺激强度 [2]。电刺激时间为20 min/次, 1次/d, 5次/周, 连续治疗5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开展洼田饮水试验对吞咽困难程度进行评估, 患者坐直, 5 s饮完35 ml温水, 对有无水流出、呛咳等情况观察并记录, 其分为5级:1级:能顺利1次咽下;2级:分2次及以上顺利咽下;3级:1次可咽下, 但偶有呛咳;4级:咽下稍有困难, 2次及以上次数才能顺利咽下, 有呛咳;5级:咽下困难并有呛咳。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吞咽障碍症状消失, 饮水试验提升1~2级, 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减轻, 饮水试验提升1级, 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饮水试验>3级, 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患者出现吞咽障碍后会出现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等问题, 严重的需要长期鼻饲, 增加了患者痛苦, 降低了生活质量。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是通过将低频脉冲电流输出, 产生兴奋信号, 这些兴奋信号通过穿入神经可输送到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或者延髓将信号接收后再次将信号传输出去, 对神经造成刺激, 包括舌下、舌咽部神经, 是影响吞咽功能的重要因素。可让肌肉收缩在去极化作用下[4], 突触变得活跃, 重建与修复吞咽反射, 增强了吞咽肌群运动频率及速度, 吞咽灵活性增强, 有效预防发生肌肉萎缩, 从而大大降低了误吸、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发生率, 改善营养不良状态[5]。有研究显示[6-8],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采用功能训练结合电刺激法, 结果显示, 这种方法治疗吞咽障碍效果优于单一吞咽功能训练。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临床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吞咽障碍临床症状, 促进疾病尽快康复,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荷.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 10(1):8-10.

[2] 王魏伟. 强化呼吸控制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8(12):1009-1011.

[3] 闫瑾, 郭泽春. 呼吸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8, 27(4):394-397.

[4] 何玲燕, 冯玲. 耳穴刺激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0例. 浙江中医杂志, 2018, 53(4):265.

[5] 朱涛. 椎针通络循经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中医学报, 2017, 32(9):1792-1795.

[6] 王芳, 駱婉莹.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7, 26(4):428-431.

[7] 陆敏, 孟玲, 彭军.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0(1):98-100.

[8] 郑婵娟, 夏文广, 张阳普, 等.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 35(3):201-204.

[收稿日期:2019-01-21]

猜你喜欢

吞咽障碍脑卒中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电针联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