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体会

2019-08-18郭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治疗

郭霞

【摘要】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体会。方法 6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护理干预, 研究组予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治疗时间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家长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 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97%, 高于对照组的72.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对病情观察、重症预警、降温干預的满意评分分别为(91.42±1.23)、(90.40±1.27)、(90.46±1.45)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84.46±1.26)、(82.51±1.24)、(84.48±1.2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护理干预治疗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且家长对此治疗模式的满意度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药物;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63

手足口病在临床上属于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症, 其中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与肠道病毒71型(EV71)。该病的多发性群体为年龄<5岁的儿童, 患有该病后, 患儿会出现厌食、低热、口周疼痛以及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等症状[1-3]。大多数患有该病的患儿都可自愈, 但是也有部分患儿会因患有该病, 而引发肺水肿、脑膜炎以及心肌炎等严重的并发症, 情况严重者, 还将导致患儿死亡[4-6]。对患儿进行早期诊疗并实施优质、全面的护理干预为治疗该病的关键。基于此, 本文对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体会进行了探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33例。对照组男16例, 女17例;平均年龄(1.6±0.9)岁;平均病程(14.0±5.2)d。研究组男15例, 女18例;平均年龄(1.9±0.5)岁;平均病程(14.3±5.0)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抗病毒治疗, 即将10 mg/(kg·d)的利巴韦林注射液(吉林龙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2023495)与200 ml 0.9%氯化钠溶液混合后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 每个疗程为7 d, 治疗1个疗程。研究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治疗方案, 利巴韦林的用药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使用1~2 g/(kg·d)的人免疫球蛋白(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19993060)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 每个疗程为3 d, 共治疗1个疗程。

1. 2. 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所接受的护理干预均一致, 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 2. 2. 1 隔离与消毒 护理人员需向患儿与其家长进行相关卫生知识的宣教, 同时应对患儿的衣物以及相关生活用品进行消毒与隔离, 每日定时对病房进行开窗通风;告知家长在接触患儿前, 应先对手进行消毒[7]。

1. 2. 2. 2 皮肤病变护理 患儿的手足口及臀部部位在发热后的1~2 d内可能会出现疱疹, 疱疹会引起患儿皮肤的瘙痒, 导致其经常抓挠皮肤, 致使疱疹破裂, 最终引发皮肤局部性感染, 所以, 护理人员或家长应帮助患儿剪短其指甲, 同时每日定时查看患儿皮肤情况。若患儿的皮肤已出现皮损现象时, 应及时对其实施无菌消毒处理, 情况严重的, 还应对患儿进行包扎敷药。对于患儿口腔出现溃疡的情况, 护理人员可通过将适量的达克宁蘸有在棉签上对患儿进行局部消毒及治疗护理, 并告知家长时刻保持患儿唇部及口腔湿润[8]。

1. 2. 2. 3 病情监测 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 加强对其病情的监测;每日定时对患儿的体温进行测量, 并对其所接受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多与患儿进行沟通, 沟通过程中对患儿的心理状态及精神状态进行评价, 若其出现精神萎靡等不良表现, 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 并对其及早进行治疗干预。

1. 2. 2. 4 饮食干预 若患儿存在有口腔溃疡表现, 食欲可能会严重下降, 护理人员应告知家长注意膳食均衡, 多给予患儿流食类食物, 保障每日大便畅通[9]。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及家长满意度。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患儿的疱疹、溃疡等临床症状与体温等临床体征已完全消失;②有效:患儿的疱疹、溃疡等临床症状与体温等临床体征逐渐缓解;③无效:患儿的疱疹、溃疡等临床症状与体温等临床体征无变化现象, 且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患儿家长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量表进行评分, 包括病情观察、重症预警、降温干预三个项目, 分数越高示家长满意度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4/33), 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6/3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14, P>0.05)。

2. 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家长对病情观察、重症预警、降温干预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 具有并发症多以及病情发展速度快的特点, 若不及早进行干预, 病情快速发展, 将致使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大多数患有手足口病患儿可在7 d内实现病症的自愈, 但是由于患有该病症后, 将增加患儿出现并发性神经系统以及皮肤感染等症状的几率, 所以, 有效提高该病症的治愈效果就显得尤其重要[10]。本次研究中,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 高于对照组的72.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用利巴韦林与免疫球蛋白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利巴韦林属于一种广谱抗病毒类药物, 给予患儿利巴韦林后, 可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 起到抑制病毒扩散的目的。免疫球蛋白药物的主要物质为免疫球蛋白G(IgG), 该物质可与病毒相结合, 起到杀灭病毒的效果, 同时, 该药物可在患儿的体内形成一个复杂的免疫网络系统, 使之有效减少患儿发生免疫性病理损伤的几率。利巴韦林与免疫球蛋白物质的结合, 不但可以起到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良好治疗效果的作用, 且这两种药物之间可进行无负性的相互作用, 使之有效的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 减少其治疗成本。

综上所述, 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护理干预治疗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且家长对此治疗模式的满意度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润喜.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8, 35(6):649-650.

[2] 白晨艳.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18):3385-3386.

[3] 宋兆瑛.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健康之路, 2017(6):85-86.

[4] 陈俞洁.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对其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的影响观察. 临床检验杂志, 2019, 8(1):81-82.

[5] 马涛.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吉林医学, 2017, 38(2):361-362.

[6] 曾春洪. 干擾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观察. 北方药学, 2018, 15(6):24-25.

[7] 何广良.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8(4):125-126.

[8] 闫晓. 免疫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研究. 皮肤病与性病, 2018, 40(4):86-87.

[9] 王潇娉. 小儿手足口病应用甲泼尼龙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炎性水平、心肌功能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 29(10):1636-1638.

[10] 冯炽光, 骆沛玲. 热毒宁联合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92例. 西部中医药, 2017, 30(6):104-106.

[收稿日期:2019-02-21]

猜你喜欢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治疗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评价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对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