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理学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17夏娟
音乐心理学是当前跨学科研究中重要的分支学科,它既属于音乐研究的范畴,也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具体来说,它对人们在音乐体验、审美、创作、表演和教学中的心理、行为和主观机制进行了科学且系统地探索与总结,并主张通过心理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来有针对性地提高音乐的审美水平、创作水平、表演水平或教学水平。从长远来看,音乐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有利于音乐的传播、教育与艺术创新发展。由郑茂平编写的《音乐教育心理学》一书系统地梳理与构建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对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心理学方面的专业指导,增进了教师与学生对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心理特征、学生的认知规律、音乐情感的体验规律、音乐的思维训练等问题的了解,提高了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为音乐的教育与推广奠定了基础。
《音乐教育心理学》一书共有十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奠定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肯定了从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角度推动音乐教育的可行性,强化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因素和心理规律的重视。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音乐艺术的独特属性出发,探讨了音乐的实践认知与情感体验,总结了音乐及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心理和情感表现。第四章论述了音乐教学理论中心理学的应用,包括音乐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心理学理论、音乐学习认知理论的状态分析以及音乐教学过程的监督等。第五章到第十章分别总结了音乐教师、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审美、音乐学习等方面的心理结构和心理状态,并从心理分析着手探讨音乐教育优化的有效途径。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从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培养、思维训练、个体因素控制等多个角度进一步深入探索了音乐教育中的关键策略与方法。从整体上看,该书的论述涵盖了音乐教育教学与传播审美的各个环节,对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着显著的指导借鉴作用。
首先,音乐心理学可以增强大学音乐教学在音乐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科学描述与个性发展,让教师和学生更加清晰准确地了解音乐认知与实践的心理过程,进而在科学的过程指导和控制下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认知与实践当中,提高音乐的感染力。一般来说,音乐心理现象在音乐活动中具有显著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是每一个参与音乐活动的个体都会有所体验和感受的,它反映出了每一个个体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主观情感和创造能力。对此,捕捉音乐心理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利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监督学生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从而以心理更加舒适的方式增强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感知能力和体验能力,切实提高大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以外,不同个体对音乐的心理体验是不同的,会受到学生的文化积淀、音乐基础、生活经历和主观感知力的影响。在上述条件下,教师在大学音乐教学中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在音乐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培养个性化的音乐素养。
其次,音乐心理学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从科学的角度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学生对音乐的接受能力为例,利用音乐心理学的相关训练方法,教师可以有针对地根据学生的听力基础能力和听觉辨别心态来训练学生在音乐要素、音乐色彩和音乐情感方面的听辨能力。在大学音乐的知识教学和技巧训练中,学生可以从音乐听觉的强弱快慢,延伸到音高音色的辨别,进而深切体会不同音乐曲式、节奏的音乐色彩和音乐形象。也就是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听觉接受训练能够让学生在自身听觉能力的基础上一步步强化自身对音乐的敏感度和辨别力,进而增强自身的听觉接受能力,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认知水平。当然,音乐心理学的应用不仅是围绕学生的接受、学习和创造展开的,同时,它也与教师的音乐心理密切相关。教师需要关注自身的音乐心理状态和音乐教学认知能力,从而從自身的问题出发,优化音乐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大学音乐教学的总体质量。
最后,音乐心理学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增强音乐的形象性特征、情感性特征和审美愉悦性特征,让大学生能够从主观上更深切地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和价值。在大学音乐教学中,除了专业的音乐训练之外,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的培养也是音乐教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高校及教师应当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创设更加轻松、健康、愉悦的音乐审美环境,陶冶性情、培养情趣,用音乐来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充实学生的音乐精神生活,让学生在音乐活动的审美与创造中提高自身的音乐艺术修养,培养更加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心理学》以专业化的音乐心理学论述分析了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规律,以期发挥心理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对大学音乐教学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师与学生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科学有效地优化大学音乐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在协调教师与学生的音乐心理状态的同时,切实提高大学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夏娟,乌克兰基辅德拉孔曼诺夫国立师范大学音乐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