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进行单元整体设计的实践探索
——以Unit 1 Helping those in need 为例
2019-08-17曾艳菱
曾艳菱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教育部2012)。这五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有必要围绕这五个要素整合教材内容,以达到对单元主题知识和意义的深入理解,最终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提高其综合人文素养。
在单元整合的过程中,单纯依托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合并、删减,远远达不到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同时,教材文本内容有限,难以满足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听、说、读、写任务。因此,与单元主题意义相匹配、难度适中的教材以外的补充文本显得尤为重要。
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与课本相配套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及综合运用等内容。它以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力求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教材呈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如果能够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合理融合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的阅读文本内容,不但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还能通过扩大阅读量,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
一、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的使用现状
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作为教材的专用配套练习,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广泛。但是,许多教师仅仅把它当作课后作业,按部就班布置任务,完成之后缺乏评价和反馈;有的教师认为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的阅读篇章太难,词汇量太大,完全不使用。
其实,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涵盖了与单元主题息息相关的各种巩固练习。在阅读部分,教材的阅读内容是有限的,需要筛选同话题、难度适中的文章作为补充对比阅读材料。广州牛津版《英语》B册的篇章紧扣单元话题,题材多样,难度循序渐进,题型丰富,如果教师能整合教材和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阅读文本,挖掘两者之间的深层联系,巧妙设置课前、课中、课后任务,就能够有效提升单元整体教学效果,使整体设计更加流畅自然。
因此,教师应立足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教学资源,精心整合单元教学设计,实现话题核心词汇、句型的多层次复现及思维的拓展,进一步深化单元主题意义,从而使学生形成对主题内容的整体理解,并提高综合表达能力。
二、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与单元设计整合的思路
单元整体教学的三个关键词是:整体性、关联性、递进性(李宝荣、闻超,等2019)。下面笔者结合广州牛津版《英语》八年级(下)Unit 1 Helping those in need,探讨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与单元设计整合的思路。
首先,明确单元主题意义,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本单元以“帮助有困难的人”为话题,以志愿服务为主线,听、说、读、写活动都围绕话题和主线进行。单元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目的、主要形式、内容及意义,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对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的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见下表),找出文本与教材之间的关联性。
images/BZ_101_325_927_2096_1418.png
第三,教学设计应综合考虑语法、词汇、情境和任务等与语言学习有关的因素,思考如何设计单元活动以实现这些目标,并使这些要素彼此关联,让语言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任务与功能相结合(李宝荣、闻超,等2019)。通过对比广州牛津版《英语》Unit 1 B 册阅读文本和教材内容可以发现,在单元主题意义下,话题从“感知志愿者活动”到“组织志愿者活动”,再到“志愿者活动的影响与意义”,体现出认知和情感态度的递进性(见图1)。不同语篇的主要聚焦点有相似之处,把这些相似的语篇与教材进行整合,有助于突破“照本宣科式”教学,使单元主题意义更深入、更有针对性。
图1
例如,教材的阅读文本介绍了三位青少年帮助儿童的志愿者活动,而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的阅读文本Young volunteers around the year 也介绍了青年志愿者活动,但是活动内容更广泛、更丰富,有助于拓展学生对志愿者活动的认知,懂得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来帮助他人的方式有很多。因此,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起到巩固和拓展主题意义的效果。
当然,并不是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的所有语篇都要整合到单元教学之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内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文本与教材的整合,从而达到深入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目的,也为后续说和写的输出活动作好铺垫。
三、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与Post-Reading 活动的结合
读后活动作为阅读课中一个拓展和延伸的环节,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重要过程,也是对阅读内容的深化和巩固。它能够将阅读与听、说、写融为一体,将语言学习与真实交际融为一体,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设计读后活动时应体现读后活动的真实性、阶梯性、拓展性、趣味性和主体性(李冬梅2016)。
问题分析:通过Reading 第一课时,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大意,对单元话题有了自己的看法,能就“How can we do voluntary work?”作答,但思维仍然比较有限,并没有把志愿者活动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表达有限(见图2)。
图2
对策一:及时补充同话题文章,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为后续的说、写作好铺垫。通过对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阅读文本内容的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有三篇文本与课文属于同类型话题,选取其中一篇Young volunteers around the year 进行对比阅读。通过阅读,学生获得更多青少年志愿者活动方式,完善了思维导图(见图3),同时实现了单元新词复现,如community,voluntary,raise money,in need等,拓展了该话题文章常用词汇,如charity,volunteer,remote area 等。
图3
对策二:提供切合的语境,运用本课的核心词汇加强表达训练。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每一个单元的第一部分是Vocabulary 练习,其中选词填空提供了与话题相关的篇章,有利于学生巩固和练习核心词汇。本单元通过让学生学习受帮助人辛迪(Cindy)给贝蒂(Betty)写的感谢信(见图4),帮助其巩固核心词汇。
图4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让学生模仿篇章,从另外两个受助人的角度写感谢信(仿写),既能复述课文内容,又能学以致用。
(二)与Writing 活动的结合
问题分析:教材中的Listening 和Writing 话题紧密相关,都是关于money-raising activities 的。但是,学生缺乏写作要求中的“请求允许,希望帮助别人”的主观体验,写作兴趣不强烈。
对策:在写作前补充同类话题阅读,拓展视野,感受同龄人做志愿者活动的情感。推荐篇章有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第9 页阅读文本Fair helps flood victims 和第14 页阅读文本Students go hungry for charity。在Students go hungry for charity 中介绍了学生通过禁食24 小时来筹集善款的活动和感受。通过描述禁食行为及学生的真实感受,既有现实意义又高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尤其是传达了一种“每一个小小的善举都能帮助很多人”的精神,融合心智教育,让学生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而是发自内心地思考如何筹集善款帮助他人。通过阅读同话题的文章,既能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和文化素养方面受到影响。
结语
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阅读文本在难度、与话题的贴合度、拓展深度等方面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如果能恰当地将广州牛津版《英语》B 册阅读文本与教材进行整合,就能有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英语教学能力,从单元整合的角度出发,去粗取精,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