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生英语辅音偏误及偏误意识研究
——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2019-08-17杨光
□文|杨光
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指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既区别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的一种过渡性语言系统。随着学习过程中目的语的输入,中介语会处于不断变化中,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1972年,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 在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正式阐述了中介语的概念,并因此对二语习得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Selinker认为95%的二语习得者的中介语不能达到目的语的水平,但研究中介语对提高习得者的语言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形成中介语的过程中,偏误现象是学习者产生的普遍现象,而系统地研究偏误现象会帮助研究者了解学习者的中介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距,找出问题所在,以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音位是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在英语口语发音过程中,辅音音位偏误问题经常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北方学生英语音位偏误方面, 巫玮、肖德法(2011)[1]在研究山东大学生口语语料库时发现,学生在朗读时会在某些音素后添加卷舌音/r/,例如idea读成idear。翟晓萌、李冬梅(2016)[2]发现吉林的学生们会发生/s/ /z/ /ʃ/的读音混淆,例如fish /fiʃ/经常被读成 face /feis/。尚春雨(2014)[3]在做甘肃学生英语语音偏误分析时发现,受试者在读英文时,会将将前鼻音/n/ 发为后鼻音 /ŋ/。 例 如,将 again /ə'gein/读成/ə'geiŋ /。研究南方学生英语音位偏误方面,刘保华、郑静玉(2014) [4]研究厦门大学生读音时发现,说闽南方言的学生,由于弹舌不到位而容易将/r//l/两个读音混淆,例如把read读成介于 /ri:d/ 和 /li:d/ 之间的读音。贾少宁(2010)[5]研究广东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偏误时,发现说广东方言的英语学习者们在朗读以/m//n/后面加有/k//p//t/结尾的词时,容易发生词尾爆破音的丢失吞音现象。张少林、柏敬泽(2003)[6]、梁敢(2013)[7]在分析广西大学生英语辅音发音偏误时发现,学生们容易把英语的鼻音韵尾/m/读成/n/。
虽然研究英语辅音偏误问题的学者们很多,但研究民族地区广西籍大学生辅音偏误问题的学者仍然较少。另外,有关学生们是否会认识到自身发生的辅音偏误意识研究也在少数,因此本文力求在以上两个方面做出研究,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英语语音研究者们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音位偏误的关注并逐渐弥补此项研究中的空缺。
实验研究过程
实验研究目标及对象
笔者在日常教学及口语考试过程中,发现学生容易犯的辅音音位偏误现象主要集中在4种,分别是1.词尾拖音现象,表现为在以辅音结尾的单词后增加/ə/或/u/等单元音,产生读音拖沓现象,例如cloud 读成 cloude,eat读成eate,soup读成soupu。2. 词尾辅音吞音现象,表现为朗读以辅音结尾的单词时,结尾的辅音丢失。例如 black 读成 bla, hotdog读成 hotdo。3. 辅音混淆现象,表现为朗读时把单词中的一个辅音错读成另一个辅音,例如road读成load, fish读成fis, they读成dey等等。4. 词中或词尾辅音加音现象,表现为在朗读时,不自觉会在一些词的中间或词尾加/s/或/d/或/r/的读音,而原词并不是以s或d或r字母为词中或词尾。例如,Good(r) afternoon(d), I’d like a haircut. 又如,In my spare time(d), I like drawing(d). 再如This animal(s) is special(s). 。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比了解广西籍学生们的4项偏误发生情况,及学生们的自我辅音偏误意识,即学生是否能判断出自己容易犯的辅音偏误,以及判断是否正确。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广西民族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年级的学生,本校大学英语课程采取分级教学的方式(分AB班),本实验的参与者是随机的两个B班的同学。
实验过程
本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采集录音,二是收集调查问卷,三是对比数据及分析。
在第一部分采集录音中,笔者首先设计准备了朗读文本,录音文本分为3个小部分,第一部分是独立的单词 28个 (例如laugh, name, quality, three等),单词中覆盖了所有的28个英语辅音;第二部分是句子8个,单词长度从3个到10个不等(例如Don't worry. I'll wake you up. 和Can you think of anything you ate for dinner Saturday?等);第三部分是段落朗读,主题是有关研究生面试自我介绍。朗读文本中的句子和段落多为日常口语表达,难度不大,为了避免过多的生词让学生朗读时过于卡顿。
在第二部分调查问卷中,笔者列举了学生可能会犯的4类辅音偏误,如词尾拖音,词尾吞音,辅音混淆,词中词尾加音等,每种偏误皆有具体的例子辅助学生理解。并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朗读和之前的录音,自主判断自己在朗读时可能会发生的偏误。在最终的第三部分数据分析中,笔者对比了学生录音中实际犯的偏误和问卷中学生对自己的偏误判断是否一致。为了方便对比数据,笔者在征求了学生们的同意之后,在问卷调查时没有让学生匿名。录音文件的姓名和调查问卷的姓名一致,方便进行判断分析。
在此要说明的是,笔者决定先让学生录音,收集完毕后,再向学生发布调查问卷,原因是因为如果先进行调查问卷,学生则脑中留有提醒,再读朗读文本的时候,有些容易犯错的地方可能有意识地纠正过来。而先进行录音,学生会像往常一样进行朗读,之后再进行调查问卷时,学生会反思或去听自己之前朗读的情况,有据可循,并做出判断。笔者认为后者的方法更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音位偏误情况。
实验研究结果
数据收集结果
参加实验的两个班级中,总人数为114人,最终收集的录音数据中,一共收集到98个录音音频,其中录音清楚,且可供分析的有效音频为87个。问卷调查数据部分,两个班一共收到89份。因录音音频的数据需要和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姓名匹配,两个班中既录了有效音频,又填写了调查问卷的同学最终为81位。其中, 53位是广西本地同学(占65.4%),28位是省外同学。(如表1所示)
表1 最终数据收集81人籍贯比例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1 词尾拖音现象
在逐一分析学生们的录音音频后,笔者发现81位同学中,发生词尾拖音的同学为6人(仅占7.4%),分别来自黑龙江、河北、河南、福建和江苏,没有广西籍的同学。在学生自查判断自身辅音偏误过程中,6位同学当中,有5位发生拖音的同学正确意识到自身的拖音现象。(如表2所示)
由此可见,整体受试学生及广西籍学生不容易发生词尾拖音现象,而该现象可能容易发生在北方籍学生身上,这个结论也印证了张少林、柏敬泽(2003)[6]及尚春雨(2014)[3]的研究,即相较于南方籍学生,北方籍学生容易发生词尾辅音后添加元音的拖音现象。
表2 词尾拖音现象分析数据
3.2.2 词尾辅音吞音现象
在分析过学生们的录音音频后,笔者发现81位同学中,发生词尾辅音吞音现象的同学为49人(占60.5%),其中广西籍学生有44人(占49人中的89.8%),其他5位发生词尾辅音吞音现象同学来自陕西、云南、海南和广东。多数发生词尾吞音的同学在朗读单词和句子的时候都会发生吞音,例如,talent读成talen, luck读成lu,再如Don't worry. I'll wake you up.一句读时吞掉词尾的/k/和/p/音,读成Don't worry. I'll wa(ke)you u(p).这一发现与贾少宁(2010)[5]的研究结果相似,即说广东方言的英语学习者们在朗读以/m//n/后面加有/k//p//t/结尾的词时,容易发生词尾爆破音的丢失吞音现象。在学生自查判断自身辅音偏误过程中,49位发生词尾辅音吞音的同学当中,有27位同学正确判断出自己有词尾辅音吞音问题(占55.1%),其中广西籍学生为24位,占44位有此类偏误现象的所有广西籍同学的54.5%。(如表3所示)
因此可以看出广西籍学生发生词尾辅音吞音现象较为普遍,其他发生辅音吞音的同学中也以南方籍的学生为主。在自查判断方面,发生吞音现象的学生中,仅有将近半数的同学意识到自己有此类的偏误,广西籍学生也有将近半数的同学正确识别出自己的此项偏误。
表3 词尾辅音吞音现象分析数据
3.2.3 辅音混淆现象
分析完学生的录音音频后,笔者发现81位同学中,发生辅音混淆的同学为66人(占81.5%),其中广西籍的学生为43人(占66人中的65.2%)。所有学生们(不论籍贯)最容易读错的是把测试中的quality/lkw lətI/读成/k lətI/,丢掉/w/的读音,还有vest读成west, /v/没有发成摩擦音。而广西籍学生们最容易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r//l/混淆,例如fly读成fry,talent 读成tarent,worry读成wolly;这一特征也与刘保华、郑静玉(2014)[4]的研究结果相似,即说闽南方言的学生,由于弹舌不到位而容易将/r//l/两个读音混淆。广西籍学生第二明显的问题是词尾的/m/发音时经常不闭口,因而发成/n/,例如name读成nane, time读成tine,这个结果也印证了梁敢(2013)[7]的发现。再次容易发生的问题是/s/ /ʃ/混淆,例如soon读成/ʃu:n/,finish读成/finis/,这个特征也证实了张少林、柏敬泽(2003)[6]的研究发现。
在学生自查判断自身辅音混淆过程中,这66位发生混淆的同学中,有60位同学正确判断出自己的辅音混淆问题(占90.9%),其中广西籍学生为43位,换言之,所有发生辅音混淆现象的广西学生都正确判断出自己的此类偏误。(如表4所示)
综上所述,辅音混淆问题是大部分学生(不论籍贯)最容易发生偏误的地方,且因广西的区域性原因,大部分广西籍学生所产生的辅音混淆都大多有一定的规律。值得庆幸的是,学生们对于此项辅音混淆偏误的意识普遍较高,这将为之后的自身的偏误纠正提供很好的帮助。
表4 辅音混淆现象分析数据
3.2.4 词中或词尾辅音加音现象
笔者发现,参加本实验的81位同学中,发生词中或词尾辅音加音现象的同学为9人,8人为广西籍学生,另一位为河南籍学生。这9位同学中,有7位同学朗读时容易在单词词中或词尾加/r/音,例如读单词时,把hotdog读成ho(r)tdog,读句子时也添加r音,例如Now(r) I choose this major and study hard on it.巫玮、肖德法(2011)[1]在研究山东大学生的口语语料库时也发现了加/r/音的现象,本文的研究说明该现象不仅限发生在北方籍学生当中。另外,9位有该现象的同学中,有3位同学朗读时,容易在词尾添加/d/音,例如In my spare time(d), I like drawing(d).这3位同学中,还有一位同学喜欢在词尾添加/s/音,例如This animal(s) is special(s).加/s/音现象也印证了张少林、柏敬泽(2003)[6]的研究发现。
在学生自查判断偏误过程中,9位有发生词中或词尾加辅音现象的同学中,仅有3位同学正确地判断出自己的这项偏误,其中2位同学判断出了自己的加/r/音,另1位同学判断出了自己的加/d/音。(如表5所示)由此可见,词中或词尾加辅音现象多集中发生在广西籍学生当中,且该现象并不容易被产生该现象的学生们发现。
表5 词中或词尾加音现象分析数据
综上所述,在以上讨论的四项辅音偏误当中,学生们容易发生的辅音偏误现象集中在辅音混淆和词中词尾辅音吞音现象,这同时也是广西籍学生朗读时容易产生偏误的地方。在四项偏误当中,学生们对于自我偏误意识的判断各有不同,学生较容易意识到自己的辅音混淆现象, 而发生词尾辅音吞音的同学中,只有一半左右的同学能正确判断出自己该项的偏误。在本实验中,学生发生词尾辅音拖音和词中或词尾辅音加音现象不严重,词尾辅音拖音现象多集中发生在北方籍学生,而词中词尾辅音加音现象多集中发生在广西籍学生,且多数同学的该项自我偏误意识较弱。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笔者将重点关注学生们发生此四种类型偏误的具体原因,特别是学生们容易发生的辅音混淆和词中词尾辅音吞音现象的原因。笔者也会在之后的课堂中告知学生们注意此些类型的偏误,特别是加强广西籍学生对词尾辅音吞音偏误的认识,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发音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