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9-08-17李婷蓉

时代人物 2019年23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实训室管理人员

□文|李婷蓉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出现的资源紧缺、人员不足、安全卫生意识薄弱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反思,提出了整合资源、师生共维、制度保障、文化建设四点优化管理的建议。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但从职业教育出现至今,一直都不大被大众认可,随着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印发,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目标,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为此,各个高职院校都朝着改革的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学校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相应地增加了实训课程。随着全球网络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计算机辅助的实训课程越来越多,计算机实训室需要承担的课程越来越多,许多隐藏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训效果。因此,如何优化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成为了优化教学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资源紧缺,性能不一。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性教学课时在总课时的占比不断加重,在计算机实训室开设的实训课程也相应增加,但计算机实训室的数量并没有相应地增加,使实训资源变得紧张。一个计算机实训室通常要承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授课任务,计算机既要长时间运行,又要安装各个类型的教学实训软件,导致计算机频频出现故障,运行的速度也变得很慢,影响上课质量。此外,由于实训室组建时间不同,计算机的性能参差不齐,各类软件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合理规划实训室的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人员不足,维护量大。实训室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实训室计算机的硬件维护、软件调试,以及实训室的日常管理,确保实训室的授课任务顺利进行,是保障计算机实训室安全运作的关键一环。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不断增建计算机实训室,却没有及时增补实训室管理人员,也没有安排实训室管理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导致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都没有跟上学校的发展,出现管理效果不佳、师资薄弱的现象。此外,计算机实训室增建的同时,意味着计算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每一台计算机都是一个机器,机器的任何一个零配件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机器的罢工,而随着时间推移,使用频率的增加,周围环境的变化,计算机出现故障的频率越来越高,管理人员维护的工作量不断加大,无疑会导致管理效果的下降。

安全卫生,意识薄弱。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工作中,卫生和安全问题也是工作的重点,但部分老师和学生的安全卫生意识仍需加强。如学生离开计算机实训室时不及时关闭计算机、电源,容易导致计算机因长期运行而温度过高引发短路;学生带食物、饮料进入实训室,产生食物残渣、饮料瓶、手纸等垃圾,容易吸引老鼠,导致电线被咬断;私自插拔接线,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开机,等等。这些安全卫生问题都是屡禁不止,单靠实训室管理人员去监督管理是不够的,需要任课老师一起配合协助,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安全卫生教育。

优化计算机实训室管理的建议

管理计算机实训室是实训室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实训室管理人员需要整合管理范围内的所有资源,解决实训室日常问题,保障实训室安全,管理实训室卫生,确保实训室能顺利地授课。公共场所的仪器设施、安全卫生等都是需要师生共同维护的。但部分高职院校的任课老师不太重视实训室的管理,认为与实训室有关的事情都是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自己无需承担实训室安全卫生的维护。对学生损坏实训器材、破坏实训环境的行为视若无睹,认为只要完成授课就可以了,安全卫生的意识比较薄弱。因此,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现状,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整合资源,优化管理。要整合所有计算机实训室资源,首先,把实训室分成三类:第一类,显卡、内存、CPU都比较好的,可以开设对电脑配置有特殊要求的课程,例如3dsmax、虚拟仿真等软件的实训课程;第二类,组建有一定年限,但计算机性能比较好,可以开设对电脑配置有一定要求的课程,如斯维尔、广联达等软件的实训课程;第三类,组建年限较长,计算机性能较差,只可以开设对电脑配置没有什么要求的课程,如office、博奥等软件的实训课程。

其次,将计算机实训室根据专业需求,搭配不同类型的实训室,组建成专业群实训室,把相近专业的实训课程集中安排在相应专业群实训室中进行,专业群实训室再根据专业课程需求安装软件,避免一台计算机安装过多不同类型的软件。

最后,根据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系统,将较大型软件分别安装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避免一个操作系统安装过多大型软件,负荷过重,导致蓝屏或卡机现象。

师生共维,减量增质。为了缓解实训室管理人员的维护压力,首先,要在学校设立实训室助理的勤工助学岗位,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中,挑选一批同学组建成电脑维护小组,负责学校的所有电脑的维护,培养学生自食其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把小组划分成几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负责一个院系,每个月在实训室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对负责区域的电脑进行一次维护,让学生在工作中增进自己的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开设师生导师制和生生导师制,每个实训室管理人员做一队学生导师,每位高年级学生一对一做低年级学生导师,让学生在学和带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制度保障,安全加固。计算机实训室所有的制度、条例、规定都是为了规范任课老师和学生在实训室内的行为,但这些被动的行为只有在监管的情况下,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旦没有监管机制,部分任课老师会放松对学生的管束,学生也会因为老师的放松而放任自己的行为,任课老师和学生都会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为了让师生能在安全舒适的计算机实训室里顺利完成实训课程,完善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条例变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大家把被动行为变成主动行为,才能排除计算机实训室的安全隐患,让实训室安全有序地运作起来。

要排除计算机实训室的安全隐患,首先,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健全完善实训室管理条例,制定责任监管机制,做好实训室管理的顶层设计。其次,任课老师要落实好实训室管理条例,严禁学生携带饮料、食物进入实训室,以免引发安全事故。如果任课老师放任学生带违禁物品进入实训场所,实训室管理人员可以要求任课老师负责解决实训室的安全隐患整改,否则将停止老师下一次实训室的授课。再者,任课老师应该根据班级情况编写好座位表,让学生按照规定座位入座,每次上课前自行检查计算机运行情况及座位周边的环境,课后学生之间交叉检查,把安全的责任落实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身上。最后,每班编写一个值日表,值日生负责在每次实训课程结束后,对实训室的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同学已经关闭计算机、门窗、电源,无异常情况出现。如若发现有同学私自拔插电源等行为,可以登记名字上报给任课老师,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扣减该同学的学分。

文化建设,卫生保障。计算机实训室是公共场所,每天都会有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同学进行实训,每一位进入实训室的老师和同学都有义务去维护实训场所的公共卫生。学校应该加强实训场所的文化建设,开展卫生问题人人有责的宣传,提高任课老师和学生的卫生意识。

加强计算机实训室的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在计算机实训室内外营造一种安全实训的氛围,多建设一些有吸引力的、增强卫生意识的展板、标语,在实训的全过程都可以对师生起到提醒作用。其次,在每台计算机桌面显示卫生注意事项,让师生在开启计算机后,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在计算机实训室里应该注意的卫生事项,为师生在卫生舒适的实训室里顺利完成实训课程做好准备。最后,实训室管理人员应该制作一系列关于实训室卫生注意事项的微课,让任课老师在实训前播放给学生看,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训室是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增进学生技能的重要实训场地之一。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成为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应该是自上而下,由实训室管理人员辐射全员的管理。一方面,高职院校的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做好制度落实的保障,鼓励任课教师参与到管理中来,实现“三全育人”。另一方面,实训室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积极参加实验室管理的相关培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管理,组建一支高素质管理团队,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实训室管理人员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与任课老师的沟通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