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2019-08-17严海桑

幸福家庭 2019年15期
关键词:血脉党参麦冬

■文/严海桑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充盈和射血功能减弱而导致循环血量不能满足全身代谢需求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以及危重病之一。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吸困难以及乏力,并由此引起活动受限和水肿。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复杂,预后较差,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大概率上会导致患者死亡,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

1.西医药物治疗:目前在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除了采用具有利尿、强心以及扩张血管等功能的药物外,还在大力应用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西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认识比较全面,认识到对其的治疗不能将单单提高心肌收缩力作为出发点,而是要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总体考虑,这是西医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在认识以及治疗方法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西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具体用药为口服0.25mg地高辛片,1次/天;25mg双氢克尿噻片以及20mg安体舒通片,2次/天;25mg卡托普利片,3次/天。其中要注意对利尿片的应用,服用5天即停服1个星期,而后再服用5天,并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改变用量。如果患者水肿现象较为严重,则需要适当增加利尿剂的用量。此外,应用西医药物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一个基础,即在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不同分期以及心功能的不同分级中,西医各种药物的适应症及禁忌症都应该相对明确。但如果说是作为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治疗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西药药物治疗还不能与中医治疗相比,尤其包括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遣方用药以及思维方法。

2.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学中属于水肿、心悸、喘证以及胸痹等范畴。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主要是心脏自病或他脏病累及于心,致使患者心气不足,无力鼓动血脉,从而导致血脉淤阻以及损害心之阴阳。基本病理机制为肾阳虚衰,膀胱气化失司,水饮凌心。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根本是气阴不足,血脉淤阻是其中心病理环节,因此用中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采用具有特定功效的药物,具体组成为党参15g,五味子10g,炙甘草6g,赤芍10g,川芎10g,麦冬10g,当归10g,生地10g,牛膝10g,香附10g。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对药物组成进行适当增减,对于气虚重的患者可加黄芪20g,对于血淤重的患者可加红花和桃仁各6g。1剂/天,持续治疗30天。本组药物组成中,党参能够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冠脉以及改善心肌缺血的状况,五味子敛阴、生津和滋肾,麦冬滋养心阴,这三种药物共同作用,能够有效益气复脉;赤芍、丹参、当归、牛膝以及生地黄能够活血化淤、疏通脉络;川芎和香附用以行气活血,使具有足够的气力鼓动血液流动。多种药物共同作用,能够有效起到活血通络、养心复脉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此外,对于早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可以采用药物组成为麦冬15g,黄芪20g,三七10g,党参15g以及车前子10g的益气法。其中,车前子具有滞痰清肺、利尿通淋以及消除水肿的功能效果,三七和麦冬的共同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心肌的收缩力,实现血压的轻度增加,从而消除患者喘气咳痰等症状。而黄芪中皂苷的作用与洋地黄相似,其能够有效抑制心肌细胞钠钾ATP酶,以此来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和改善心肌营养。

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客观性,同时西医明确的病理药理机制能够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客观依据。在满足于中西医各自对慢性心力衰竭认识规律的同时,综合应用中西药药物对心衰患者进行防治,能够弥补各自治疗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使治疗效果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血脉党参麦冬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Lobetyoli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Radix Codonopsis (Dangshen)
血脉里的眷恋
沙参麦冬汤缓解老慢支
复方党参口服液免疫增强作用的配伍相关性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HPLC法同时测定党参固本丸中7种成分
血脉之恋
UPLC-MS/MS法检测妇康宁片中掺加的山麦冬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