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障儿童二声双字调的声学特征研究

2019-08-17肖永涛朱佳茜潘雨晨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单字基频声调

肖永涛 朱佳茜 潘雨晨

声调是汉语普通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听者字词句意的理解有很大影响。汉语普通话中所有声调的变化,除单字调外,都是以双字连续变调为基础[1]。因此,在生活语境中,双字调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单字调,对日常交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听障儿童缺少常规的听觉言语链,听觉辨别能力较弱,言语输入受到影响,致使言语输出异常。因此,声调训练是听障儿童矫治构音异常的重要环节。临床中发现,虽然儿童已经能发出两个正确的单字调,但两个单字调搭配组合成双音节词语后,该双字调却无法准确发出,错误率明显增大。这说明双字调的组合模式是影响声调发音正确的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听障儿童声调研究多集中于听障儿童声调感知研究[2],对声调产生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大多针对单字调发音[3]。听障儿童双字调发音的特征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选取听障儿童四声调中发音难度较大的二声,对其双字调声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二声双字调不同组合形式的难易程度及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3~5岁健听儿童与听障儿童各30名,测试期间均没有上呼吸道感染。听障儿童已有2年语训基础,仅存在听力障碍无其它合并障碍。

1.2 实验器材

使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录音笔,Sony Sound Forge,计算机。

1.3 实验步骤

测试词语采用自编材料,根据汉语普通话双字调中二声的7种情况(除去轻声),每种组合2个词语,共编制14个二声双字调测试词(见表1)。材料的构词原则为声母/b、p、d、t/+韵母/a、i、u、ao、ai、ou/。每个单音节词都配有文字、拼音及图片,在实验中以卡片形式出现。

表1 测试词表

录音前,向被试说明测试要求,听障儿童可在言语康复老师指引下发声。录音时,在<40 dB(A)环境噪声的房间内,受试者口距麦克风15 cm。主试朗读测试词语,要求被试跟读,同时进行录音,每个词语读一遍。录音完成后,将音频文件导入Praat进行声学参数分析,根据采样点的基频值得到基频曲线。

1.4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相关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听力情况和年龄对声调发音正确率影响的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检验听力情况和年龄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被试二声双字调发声情况对比

健听儿童和听障儿童二声双字调发声正确率,见表2及图1~3。

图1 3岁两组被试二声双字调七种组合的发声正确率(%)

图2 4岁两组被试二声双字调七种组合的发声正确率(%)

图3 5岁两组被试二声双字调七种组合的发声正确率(%)

2.2 年龄和听力情况对声调发声能力的影响

进一步将健听儿童和听障儿童的声调发声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听力情况主效应极其显著(F=21.775,P<0.001),健听儿童的声调发声正确率显著高于听障儿童。年龄主效应不显著(F=0.610,P>0.05)。听力情况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601,P>0.05),见表3。

表2 被试二声双字调发声正确率(M+SD)(%)

2.3 听障儿童二声双字调7种组合的难易程度和错误类型

听障儿童二声双字调7种组合形式中,二声+一声的正确率最低,其次是二声+四声和二声+三声,说明二声调开头组合的发声正确率明显低于二声调结尾的组合。二声主要被一声和三声所替代,发成三声的概率最大,发成四声的概率最小,见表4,图4。

表4 听障儿童二声双字调发声分布比(%)

图4 听障儿童二声双字调发声正确率(%)

3 讨论

声调是连续的音段,每个声调有确定的时长。音节的各个频带成分中广泛分布着声调信息,致其有较大的信息冗余度。基频、音高和音长的不同都能引起声调发声时声学特性的改变,其中最重要的是基频,通常可直接通过基频变化辨别声调[4]。虽然每个人有不同的语音特征,但在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中,人们的声调起伏受基频的作用产生一定调型,是听辨声调的基础。因此,识别声调过程中,当基频信息无作用时,音高、音强和音长都可能是辨别声调的主要依据;但当基频起作用时,这些仅作为次要信息[5]。本实验通过对基频F0的提取分析,总结了听障儿童二声双字调发声特征。

健听人说话时,通过肌肉运动的感觉和听觉有机组合反馈信息,使大脑可以准确的支配言语运动[6]。这一原理多数是在咿呀学语期就在人类的大脑中完成,包括说话时呼吸的管理,以及鼻、唇、咽、喉等构音器官的管理。通常前词语阶段的第一个月儿童就已经能发出声调,四类声调在9个月左右就可以观察到,完成声调习得大多在一岁半以前[7]。但是由于听障患儿在这个时间段没有得到充足的听觉刺激,说话的管理机制在大脑中没有形成,这种自发性反应就会消失,重新习得非常困难。

由表2,图1~3可以看出,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在二声双字调7种组合形式的发声情况中存在明显差异。3~5岁健听儿童的正确率接近100%,不存在明显的错误问题。同龄听障儿童的发声正确率明显下降。这意味着听障儿童即使在得到听力补偿后,其声调发声能力仍显著弱于健听儿童[8]。对于患儿来说,植入人工耳蜗和配戴助听器只能让其改善听力,在接收外界声音和自己的声音反馈时声音都会被扭曲,他们最终听到的不是自然声音,而是畸变了的声音[9],其在声调发声上仍与健听儿童有差异,即听障儿童的声调发声有一定障碍,因此,需要经过言语康复才能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且要尽早进行康复,以缩小和健听儿童的差距。

由表3可以得知,年龄对儿童二声双字调发声准确率影响主效应并不显著(F=0.610,P>0.05),而听力情况在正确率中的主效应极其明显(F=21.775,P<0.001),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601,P>0.05)。由此可知,3~5岁健听儿童和听障儿童的二声双字调发音能力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影响声调发声能力的主要原因并不包含年龄。健听儿童汉语声调的习得在一岁半以前就已基本完成,这与本实验中3~5岁健听儿童的声调识别正确率已接近100%的结果相吻合,即3~5岁健听儿童在声调发声能力上并没有显著提高,已基本趋向稳定[10]。听障儿童的声调发声能力与其年龄关系不大,推测致使他们在年龄上不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所有听障被试均来自于同个语训中心,在年龄上虽然有差异,但康复的时间平均在2年左右,无太大差异。因此,康复时间可能是重要的影响要素,不过也可能取决于配戴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的时间。

本实验通过主观听感知判断得知听障儿童的二声双字调7种组合模式中发声准确率最低为二声+一声组合,其次是二声+四声和二声+三声,说明二声调开头组合的发声正确率明显低于二声调结尾的组合,其中二声调错误替代以一声和三声为主。听障儿童二声调发声的主要错误类型为降调、平调和降升调[11],而且后两种是主要的错误类型,因此,听感知实验结果中二声被判断成三声和一声的可能性较大。造成这类错误可能是因为听障儿童的声带习惯性紧张,协调运动的能力不好[12],容易使起点基频高,不能轻易的灵活变动,很难再升调,导致其多表现出高平降升调、高降调及高平调。治疗听障儿童的声调异常时,首要任务是训练声带运动能力,为声调发音奠定较好的生理基础。

4 结论

与健听儿童相比,听障儿童二声双字调发声能力存在明显落后,且二声调字与不同声调字组合后发音的难易度存在差异,在语训时可将最难的二声+一声和二声+四声两个组合放在最后进行训练。

猜你喜欢

单字基频声调
语音同一认定中音段长度对基频分析的影响
基于时域的基频感知语音分离方法∗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多舱段航天器振动基频分配速算方法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汉字的特点与对外汉字教学》读后记
论计算机字库单字的著作权保护
45000kHz基频晶体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