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言语语言康复教育相关问题探讨
——2019年首届中国言语语言康复高等教育论坛纪要

2019-08-17刘巧云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言语教授康复

刘巧云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根据中国残联相关数据报道,我国言语语言听觉障碍人群约3570万人,人数众多,尤其在国家重点关注的“一老一小”民生领域,康复需求量巨大。由于言语语言康复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在职业名称及定义、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和从业能力要求等方面,尚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2019年6月14日~16日,首届中国言语语言康复高等教育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与ICF应用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康复学系承办。大会名誉主席杜晓新教授、孙喜斌教授,主席黄昭鸣教授,副主席袁振国、邱卓英、谢敬仁、燕铁斌、陈健尔、陈文华、李晓捷、杜青、龙墨等教授,执行主席刘巧云教授,秘书长万勤教授,国际及港澳台顾问团专家:美国ASHA协会2018轮值主席Elise Davis-McFarland教授,堪萨斯大学Nancy Brady教授,北卡中央大学Grace Hao教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Jeff Small教授,Li Qi教授;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凤华教授,中山医学大学王南梅教授,以及来自5个国家、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及港台地区约300名言语语言康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介绍了国内外言语语言康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言语语言康复的新趋势——ICF理论与康复临床应用、言语语言康复人才培养机制、专业课程设置与建设、言语语言康复的相关理论、实践和最新研究进展。

1 我国言语语言康复行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大会探讨了我国言语语言康复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专业已扎根中国大陆15年,目前全国已有11所医学院校建立了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专业代码101008T),9所教育类院校建立了教育康复学专业(专业代码040110TK),为我国言语语言康复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促进了言语语言康复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言语语言康复行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如社会需求巨大,但专业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康复人员分散在医疗、教育及民政等行业,缺乏共同的发声渠道和交流平台;不同地区康复资源差异较大且分布不均;各院校课程设置差异性大、师资力量薄弱、实验设备缺乏;行业的从业标准模糊等。

2 形成中国言语语言康复联盟并发布专家共识

为了团结言语语言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倡议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等45家单位相关专家进行充分商讨后,成立了中国言语语言康复联盟,旨在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本土实际,共同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言语语言康复行业发展之路。本次大会形成并发布了专家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 中国言语语言康复行业的职业名称及定义

经与会专家讨论,就中国言语语言康复行业的职业名称及定义达成以下共识:

中国言语语言康复工作者的职业名称拟定为言语语言康复师(简称言语康复师)或言语语言治疗师(简称言语治疗师);

职业定义拟定为使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含使用设备和用具等),为存在言语、语言、嗓音和吞咽等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相关筛查、评估、治疗和咨询等服务的专业人员。

2.2 构建中国言语语言康复核心课程体系

关于如何构建中国言语语言康复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专家进行了热烈探讨,最终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基本要求达成以下共识: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的核心理论课程包括9门,分别为3门言语类核心课程:言语科学基础(introduction to speech science)、言语治疗学(speech disorders)、吞咽治疗学(dysphagia);3门语言类核心课程:语言发展(language development)、儿童语言康复学(language disorders in children)和成人语言康复学(language disorders in adults);3门听力类核心课程:听觉科学基础(introduction to hearing science)、诊断听力学(diagnostic audiology)和康复听力学(rehabilitative audiology)。选修课程由各高校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特色自主选择和开设。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的实践课程要求至少包括25个小时的临床见习和300个小时的临床实习。

2.3 初步形成关于从业人员要求的建议

在中国言语语言康复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方面,专家针对临床实践督导教师的资格认定和中国言语语言康复师从业能力要求两方面达成共识。

2.3.1 临床实践督导教师 推动中国言语语言康复师临床实践督导制度的标准化。临床实践督导教师的认定拟采用直接认定和考核认定两种形式。

2.3.2 言语语言康复师从业者 结合国际经验与本土实际,明确中国言语语言康复师从业的基本要求。①基本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及相关专业的专科学历,相关专业指言语听觉康复技术、特殊教育(言语听觉康复方向)。②基本知识要求:完成修读上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所要求的9门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掌握言语产生、言语流畅性、语言、认知、嗓音、共鸣、听力、喂养及吞咽等障碍评估和干预的相关知识。③基本技能要求:掌握筛查与预防保健、评估、治疗、家庭咨询与指导、科普教育以及相关科学研究等技能。

3 展望

中国言语语言康复联盟将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方针指引下,顺应国家需求,积极撰写团体职业标准,开展职业申报工作。响应已推出的“健康+”行动计划,着力于推进言语语言康复、智能语言康复学科与康复医学、耳鼻咽喉科、儿科和妇幼保健系统、儿童语言发展和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间的广泛合作。

猜你喜欢

言语教授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刘排教授简介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关于冬天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