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2019-08-16张莹王冰洁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骨代谢慢性肾衰竭

张莹 王冰洁

【摘 要】目的 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1月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骨代谢异常的患者10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HD组、HD+HDF组及CVVHDF组各34例。经过不同透析治疗6程,观察三组患者肾功、骨代谢指标及炎症因子情况。结果 CVVHDF组患者肾功、骨代谢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较其他两组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钙磷代谢,并减少炎性因子堆积,可有效控制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展。

【关键词】:透析;慢性肾衰竭;骨代谢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3--01

慢性肾衰竭发病率逐年升高,己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一项我国2012年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进行多中心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其中GFR<60ml/min的发生率为1.7%。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约65%可并发肾性骨病,且该数据在老年人群中更高[1]。临床治疗肾性骨病主要是维持Ca、P正常,防治和纠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逆转骨外钙化及减少毒性物质沉积等[2]。我科采用不同透析方式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骨病患者,以期给临床找到慢性肾衰竭患者骨代谢异常的最佳透析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1月我院肾内科及透析中心进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骨代谢异常的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HD组(高通量透析组)、HD+HDF组(血液透析滤过组)及、CVVHDF组(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组)各34例。其中HD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65.4±5.1)岁,属于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高血压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多囊肾2例;HD+HDF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5.4±5.1)岁,属于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高血压肾病9例,糖尿病肾病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多囊肾0例;CVVHDF组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65.4±5.1)岁,属于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高血压肾病8例,糖尿病肾病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多囊肾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慢性肾衰竭肾性骨病的诊断标准[3];②均具有透析指征;③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贫血、感染、心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②血压、血糖控制不稳定者;③近3个月内接受过活性维生素D3冲击治疗者。凡符合排除标准中1条及以上者,予以排除。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使用活性维生素、碳酸钙D3、骨化醇及抗凝等治疗。HD组:采用FX80(FX-class)透析器,血流量控制在200-300ml/min,每周3次,每次4小时。HD+HDF组:采用HD组透析器,FX800(FXclass)血液滤过滤器,置换液为5l/h,血流量控制在200-300ml/min,每周进行2次透析和1次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组:给予连续性静脉 -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其中血流量为200mL/min,置换液流速为1500-2000mL/h,透析

液流速2000-2500mL/min,患者每日进行一次,每次持续 2-4h。以上三组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均为1.5mmol/l。以上治疗以4周为一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高甲状旁腺激素(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Ca、P、白介素(IL)-17、IL-23的表达情况;同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BUN和Scr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疗程后,HD组BUN较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cr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DF组和CVVHDF组BUN和Scr较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VVHDF组治疗后,BUN及Scr低于HD+HDF组(P<0.05)。治疗后三组BUN和Scr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三组患者PTH、FGF23、Ca及P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PTH、FGF23、Ca及P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HD组PTH、FGF23及Ca较前无显著差异(P>0.05),P较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DF组和CVVHDF组PTH、FGF23及P较前明显降低,Ca较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VVHDF组治疗后PTH、FGF23及P 低于HD+HDF组(P<0.05);治疗后三组PTH、FGF23、Ca及P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 三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IL-17和IL-2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HD患者IL-17和IL-23均较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義(P<0.05);HD+HDF组和CVVHDF组患者IL-17和IL-23较前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IL-17和IL-23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3。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可引起肾性贫、血尿毒症脑病、心功能障碍等诸多并发症,其中骨代谢紊乱也是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差,加速患者进入透析时间,增加死亡率。

透析的主要作用是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传统的血液透析方式可将血液中的一些小分子有毒物质清除,但对于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不显著。高通量血液透析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运用的一项新技术,在诸多重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而最新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可有效减轻淋巴异常凋亡现象,达到减轻炎症介质对免疫细胞功能抑制的目的。本研究采用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及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骨代谢异常,结果显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及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改善患者钙磷代谢,并较少炎性因子堆积,达到控制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展的目的,其中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效果更佳。证实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可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骨代谢,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NortonJM, NewmanEP, R  omancito G. CE: improving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rt 2[J]. Am J Nurs,2017,117(3):26-35.

王玉柱,叶朝阳,金其庄.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1版)[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8) :549-58.

王海燕. 肾脏病学[M].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24-8.

猜你喜欢

骨代谢慢性肾衰竭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激素治疗方案对骨代谢的影响分析
60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阿仑膦酸钠与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疗效及骨代谢分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疗效
微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诊治策略研究
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药治疗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体会
抗骨质疏松药物在31例老年陈旧性OVCF手术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