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9-08-16车正辉
车正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作用重大,但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还面临一些问题,只有重视这些问题的处理,才能让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对策
建立健全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能够进一步加快农机化新技术示范与推广,从而尽快将先进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有效提高农业种植质量和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基于全县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现状,本文对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为其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提供借鉴和参考。
1基本现状
来安县地处江淮之间,是全国粮油生产基地,全县面积1481 km2,耕地面积46 700 hm2,所辖12个乡镇,人口50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县。全县设有县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和12个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其职责是开展全县农机化新技术宣传与培训和新机具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现有从事农机推广人员21人;县级5人,乡镇16人;高级职称2人,中职职称3人,初级职称3人,管理岗13人;大专以上10人(多为近年“三支一扶”人员转岗进入),中专3人,高中4人,初中4人;全县农机推广人员平均年龄466岁;全县农机推广机构借用其他单位或乡镇当地政府办公,基本上没有推广设备设施。
2存在问题
2.1专业技术能力弱
我县农机技术推广人员80%是在20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的,长期没有补录人员,老的农机推广人员随着年龄增长,工作动力和学习劲头下降;而新近入职的年轻人,都是“三支一扶”和“村官”非农机专业人员转入,缺乏农机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面对如今日新月异的新机具和新技术,原有的农机老知识不管用,只能应付一般常规性工作,对新型农业机械知之甚少,农机系统整体缺乏朝气和活力,农机推广人员专业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下滑。
2.2缺乏经费投入
长期以来,农机化技术推广事业经费紧缺,农机化技术推广资金没有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投入严重不足,在开展农业机械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显得力不从心,严重影响了新型農机化技术推广运用,如水稻机械育插秧、农作物秸秆机械还田和油菜毯状苗机械育栽、小麦高畦降渍综合机械化等农机化新技术,都难以开展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
2.3服务设施不强
现有农机推广机构办公条件简陋,推广手段落后,更没有新技术设备,技术服务功能单一,只能是“纸上谈兵”,形成了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开展难,服务难,难深入,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事季节,更不能保证方便快捷和有效及时服务农业生产,极不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和农民渴求农机新技术希望。
3对策建议
3.1充实技术人员
当前,农机科技突飞猛进,农业机械更新换代加快,进入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农机时代。要适应新形势农机化发展要求,需要一批懂农机、爱农业的复合型专业人员充实农机推广一线,为农业生产组织和农民群众提供用得上、能指导、会操作的农机新技术服务;同时,要给予职工外出培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能力提升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提升服务“三农”本领。
3.2增加经费投入
现在,基层农机推广经费“只能养兵,不能打仗”,技术推广“只能应付,不能深入”,严重制约了农机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要切实解决基层有事想做、无钱干事的尴尬局面,必须保障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农机技术推广长效投入机制,推广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使农机推广有钱好干事。
3.3完善推广设施
加快农机推广办公条件完善,配备必需办公设备,适当更新推广用机,使得农机技术推广设施完备,能力增强;同时要建立农机化技术推广良性互动、有序竞争的机制,加快探索实现农机化技术推广“一性三化”的实现形式,构建起“一主多元”的新型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多元化技术推广。
3.4提高人员待遇
农机推广人员常年奔波农业生产一线,服务农村千家万户,工作环境脏累苦,推广人员待遇低,在福利待遇不等和职称评聘无望情况下,人员流失严重,削弱了农机推广力量。因此要提高基层推广人员福利待遇,留住人才,打通人员职务职称晋级通道,建立内部激励机制,通过竞争上岗、绩效挂钩、优绩优资、项目包干、目标任务到人等多种形式,调动农机推广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农机推广人员感觉事业有奔头。
综上所述,农机推广对于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针对来安县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农机推广工作中,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扩展经费来源渠道,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转变观念和思路,对原有的服务模式进行革新,借助社会各界力量,为农机推广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高波. 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1):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