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染病结核病报卡中填写项目的缺失与完善分析

2019-08-15包淑媚高伊来章莉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4期
关键词:缺失结核病传染病

包淑媚 高伊来 章莉丽

[摘要] 目的 研究传染病结核病报卡中填写项目的缺失,通过完善报卡填写提高传染病报卡的质量。方法 选择2017—2018年各级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结核病报卡中填写情况进行分析,按《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对报卡质量和漏报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提出有效的完善措施。结果 2017年1—12月,该院上报肺结核847例,结核性胸膜炎52例,小计899例。登记肺外结核63例(包括疑似患者)。2018年1—11月,该院上报肺结核861例,结核性胸膜炎37例,小计898例。登记肺外结核38例(仅登记确诊患者)。结论 传染病结核病报卡的填写在各类医疗机构中更容易发生缺失和漏报,需要提高报告质量,加强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和培养,才能减少漏报发生,保证报告质量。

[关键词] 传染病;结核病;报卡;填写项目;缺失;完善;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b)-0185-03

早在2004年我国就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其中的传染病报告是对传染病法定监测的实时管理,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可以及时发现报告中的问题,对传染病报告完善提供参考,以此提高传染病肺结核病报卡的报告质量。传染病报卡管理大多医院会配专兼职人员进行统计登记,同时建立起奖惩制度[1]。随着各机构对传染病报告的重视,传染病报卡也已列入到考核工作中,与此建立起奖惩制度,降低了传染病的漏报率。有个别医院与工作人员因缺乏对传染病防治的重视思想,未重视传染病报告工作,导致制度管理不严格[2],管理不善,导致传染病发生漏报,而缺乏法制观念、缺乏工作责任感也是引起漏报的原因。随着信息化管理的进展,信息系统也在不断扩展[3]。通过网络信息管理可以及时准确获取疾病信息,制定科学防控与实施提供参考。根据传染病结核病报卡中填写项目缺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管理和监督,完善病历[4],启用传染病报卡系统,通过系统完善改进,有效提高报卡应用率,使传染病报卡准确性、及时性得到保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2018年该院对传染病结核病报卡中填写情况进行分析。

1.2  调查方法

对该院门诊日志、登记记录、化验结果等传染病病例报卡填写情况进行分析,以必填未填项目表示不完整,以逻辑错误填写表示不准确,以诊断至生成报告卡2~24 h内表示及时,以超出24 h未生成报告表示不及时[5]。漏报率=漏报数/报告数×100%;迟报率=迟报数/报告数×100%;准确率以填写准确卡片/(报卡数-未填写联系方式报卡数)×100%;完整率=填家长姓名卡/14岁以下患者卡×100%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比较,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病报卡漏报率

2017年1—12月,该院上报肺结核847例,结核性胸膜炎52例,小计899例。登记肺外结核63例(包括疑似患者)。

2018年1—11月,该院上报肺结核861例,结核性胸膜炎37例,小计898例。登记肺外结核38例(仅登记确诊患者)。

2.2  分析病报卡上报与登记情况

统计传染病结核病报卡2017—2018年上报与登记情况,见表1。

3  讨论

传染病结核病报告是各医疗机构与医生的职责,也是医疗机构管理水平的衡量标准,只有及时掌握传染病发生才能及时控制,避免传染病的进一步扩散与蔓延[6]。由2004年我国宣布启用传染病网络直报开始,各地医疗机构加强了传染病报告的规范管理,对传染病报告也越来越重视,甚至将传染病报告归类于管理考核重要指标,从而有效提高了传染病管理质量[7]。大多市县级医疗机构应用于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也明显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减少了漏报情况。该次研究对2017—2018年该院传染病结核病报卡填写缺失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讨论如下。

(1)分析报卡填写缺失的病种原因。该次研究中发现[7],报卡填写缺失容易导致漏报的主要问题是结核患者转诊存在一定问题,个别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转诊未真正落实到位。个别科室个别医师,对结核病的警觉性不够,发现能力不足。临床医师自觉主动报告与转诊有待提高。导致报病卡填写缺失主要是由于医生制乏对病种的了解,对报病卡认真填写缺乏重视程度,表明各项医疗机构,尤其是社会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对病卡填写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加强工作提高病卡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发生漏报有时是接诊医生忘记填写,有些是医疗对传染病确诊后,由于患者有其他医院的诊断或报告则未再对病卡上填写,可是有些患者并没有准确描述清楚,甚至其他医院也未能提供报告就会导致漏报发生。尤其是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发生漏报率明显更高,这与日常接诊发现传染病患者少,缺乏认真填空病卡意识原因有关。这些都是导致病卡填写缺失的主要原因。

(2)分析病卡填写缺失的机构原因。根据不同医疗机构漏报结果分析发现,其中市级与县级传染病病卡填写情况良好,未发生漏报[8],而社会医疗机构病卡填写项目缺失严重,发生漏报情况较多。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市县级医疗机构更加重视对传染病结核病的报告工作,对报告填写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根据日常管理配合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规避漏报,从而保障了病卡填写的完整性[9]。而社会医疗机构及鄉镇以下机构病卡填写情况较差,这与医疗机构未足够重视传染病,对传染病病卡填写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在工作中彻底落实病卡管理制度、医生缺乏法律意识、缺乏对传染病病卡填写重要性的理解等[10]。分析不同医疗机构病卡填写质量发现,其中市县级传染病报卡的填写最完整,准确率也完整率明显高于乡镇医疗与社会医疗机构[11]。这是由于乡镇医疗机构与社会医疗机构人员业务水平与机构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项管理均不及市县级医疗机构,导致乡镇和社会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不能准确填写病卡项目,而发生填写不准确与不完整。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责任感、人员更换过于频繁,未参加统一的培训等原因,都会导致传染病卡的填写过于匆忙[12],病卡填写出现不准确与不完整,而市县级医疗机构配备专职的传染病报告人员,可以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准确而完整地完成传染病病卡的填写工作。

(3)传染病报卡填写措施。该院为三甲综合性医院,非结核病定点医院。该院按照《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肺结核与結核性胸膜炎无漏报无迟报。报告率100%,转诊率100%。①有严格的结核病报卡与管理制度。有完善的自查制度。细化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②优化报告及转诊流程。加强院内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结核网络直报。建立了院内的信息联网和反馈机制,对于放射疑似病例自动短信通知开单医师与患者,结核菌阳性患者检验科及时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及保健科。对报卡患者自动生成并打印转诊单,从而简化转诊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医院保健科可以联网查阅检索结核相关检验、检查结果,可以查阅门诊急诊、住院患者记录,发现疑似病人及时提醒临床医师报卡转诊。③保健科专职人员每天对结核病报告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医师沟通,使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达到100%。制定自查方法,每月初自查上个月结核报卡情况。寻找盲点和薄弱环节,切实落实重点科室的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追溯问题原因,杜绝漏报、迟报。④严把结核病报告质量关,规范对结核病患者基本信息的登记,为配合疾控做好对结核患者的追踪、调查及管理,该院在报告上认真填写患者的通讯方式,现住址为患者实际居住地址,要具体到门牌号码。为配合疾控部门做好学校等特殊人群中传染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筛查、随访,认真填写学生、教职员工患者所在的学校、年级、班级。对于一些不愿意提供真实信息的患者,耐心说服并获取真实正确信息。⑤加强抗结核药使用管理:确诊肺结核与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不得在我院开抗结核药物。对于肺外结核患者以及其他特殊治疗的患者,加强用药管理。对于使用过抗结核药物的患者,打印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备案。⑥落实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的转诊工作。转诊存根联由医院保健科收集保存。并将信息及时录入杭州市结核病地理信息系统。⑦做好结核登记。⑧重视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与宣教。对新员工,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进行重点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结核病应有的警惕性和基本诊疗技能。加强员工培训,强化医务人员肺结核的报卡意识,知晓肺结核病漏报易造成爆发疫情的严重社会后果,从根本上杜绝漏报的出现。及时更新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传染病结核病报卡的填写在各类医疗机构中更容易发生缺失和漏报,需要提高报告质量,加强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和培养,才能减少漏报发生,保证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玮,王晔,宫霄欢,等.上海市基于电子病历直推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式初探[J].疾病监测,2016,31(4):341-345.

[2]  周淑琴,孙韶华.山东省蓬莱市2016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7,11(9):712-714.

[3]  张良,陶毓敏,纪威,等.宁波市慢性病协同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7,33(4):480-486.

[4]  张良,纪威,李辉,等.慢性病智能平台直报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7,14(2):179-183.

[5]  邹晓妮,吴菲,李静静,等.医院内法定传染病信息推送平台开发与实现[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11(6):596-601.

[6]  陈熙,夏红卫,吴丽琴,等.医院传染报告管理软件实施后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99):19592-19593.

[7]  吴伟慎,李超,陈静,等.天津市监测点与非监测点医院乙型肝炎疫情报告特征与质量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6, 23(4):416-418.

[8]  周冰,彭素标,张卫.北京市门头沟区医疗机构病毒性肝炎报告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6,33(1):80-82.

[9]  陈俊涛,刘利英,孙利文,等.北京市怀柔区2011-2014年传染病报告质量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2):1509-1511.

[10]  张臣.2015-2017年城关医院传染病报卡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7):185-186.

[11]  唐秀娟,谢旭,吕秋莹,等.2012年深圳市急性传染病网络直报卡广义查重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11):1499-1512.

[12]  任丽君,郭舫,吴劲,等.2014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J].首都公共卫生,2015,9(5):216-218.

(收稿日期:2019-02-16)

猜你喜欢

缺失结核病传染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终结结核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儿童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传染病
为什么全球结核病人数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