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以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2019-08-15刘彬
刘彬
[摘要] 目的 分析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对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血透室10名护理人员与5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对血透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其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制定出对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管理前,患者总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分值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 对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关风险管理对策有助于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血透室;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b)-0086-02
血透室是临床为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场所,患者透析后机体功能低下,容易出现各类不良反应,加之血液透析过程需要护理人员的全面处理,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稍有不慎,便会出现护理不良事件[1]。为了更好地提高血透室的护理风险管理质量,对其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与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势在必行[2]。该文重点探讨血透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選取该院血透室10名护理人员与5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为22~38岁,年龄均值为(32.3±4.2)岁,其中有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和4名护士;血液透析患者中男:女=26:24,年龄为50~75岁,年龄均值为(63.8±5.8)岁,病程为2~15年,病程均值为(10.6±1.4)年。
1.2 方法
对血透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主要通过对科室内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对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具体内容为。
1.2.1 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①透析设备落后:透析设备的参数灵敏度不高,维护报修流程不顺畅,透析效果不佳。②消毒工作不到位:对血透室内部环境及相关透析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不到位,床位摆放不合理,容易引发患者交叉感染。③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血透室内护理人员在实施相关血液净化操作时未完全遵照相关规章制度,随意简化或省略操作步骤。④风险意识淡薄:护理人员多注重护理知识与护理操作的学习,未培养明确的护理风险意识,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⑤病情评估能力不足:护理人员护龄较低,资历较浅,对患者病情预估与分析的能力不足,无法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造成护理风险事件频发。⑥沟通能力不足:由于血透室人员往来频发,加之治疗节奏紧张,容易给护理人员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导致护理人员出现面色冷漠、言语生硬等情况,对患者的必要告知不全面,对其不规范行为的纠正力度也不足,无形中提高了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的风险概率。
1.2.2 风险管理对策实施 ①派专人管理相关透析设备:由专人定期检查透析设备的使用情况,对有使用风险的透析设备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问题排查及维修,保证设备完好可用。②落实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定期组织血透室相关人员学习卫生消毒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护理操作规章流程、透析液也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等,以提高护理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血透室内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监查,并鼓励护理人员之间互相督查,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率;设置合理的轮班制度,弹性安排血透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保证她们获得充足的休息时间。③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预防意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她们护理操作的法律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以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每周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分析与总结科室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对可能出现护理纠纷事件的风险行为进行批评。④加强专科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项血液透析的操作技能与血透治疗的经典病例,对护理经验不足的护士实施一对一专科培训,模拟血液透析过程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来提高护理人员应对不同病情的分析与解决能力;鼓励高资历护理人员带领低资历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以便及时对不规范的护理操作进行纠正与指导,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⑤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要求护理人员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接待患者及其家属,为他们仔细讲解血液透析的治疗机制与注意事项,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适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以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包括院内感染、护理操作差错、病情评估错误、护患沟通不足4个方面[3]。
1.3.2 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比较 通过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血透室的5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3个部分。
1.3.3 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通过该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调查表对血透室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定,包括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无菌操作意识、沟通能力、评估病情的能力、护理操作规范性六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6.00%低于管理前24.00%(P<0.05)。见表1。
2.2 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满意度96.00%高于管理前80.00%(P<0.05)。见表2。
2.3 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的护理质量评分分数明显低于管理后(P<0.05)。见表3。
3 讨论
血液透析技术难度高,透析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引发风险事件的发生,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只要进行合理、规范、科学的风险管理,就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4]。
由文中比較可知,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分值明显更高,正是因为护理风险管理能对血透室存在的诸如环境、制度、护理人员等方面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总结与应对,真正将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法律意识、无菌操作意识等,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护理安全的管理目的[5]。
总而言之,对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可有效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祝小妹,蔡雯.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4):173.
[2] 胡江华.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328.
[3] 王洁.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3,10(5):180.
[4] 李冠珍.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的因素分析及管理要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12.
[5] 许方方,彭红艳,钟惠琴,等.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0):190-192.
[6] 蒲巧云.血液透析室常见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对策[J].医疗装备,2016,29(14):60-61.
[7] 谭俊茹.血透室护理风险及有效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213-214.
[8] 高爱娣.血透护理中常见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117-118.
(收稿日期:201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