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因理论给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带来的启示分析

2019-08-15王锦军

读天下 2019年24期
关键词:小学学校启示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越来越多的理论被应用在教育教学当中。归因理论就是其中之一。从本质上讲,归因理论是一种激励性的理论,是当前学校校长必须要掌握的理论之一。将其应用在小学学校的管理中,能提高小学校长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基于此,本文就探究归因理论给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带来的启示,希望能为相关人士的研究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归因理论;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启示

一、 前言

小学校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在小学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需要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出决策,以促进学生的顺利运行。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小学校长这一工作岗位对角色本身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校长这一岗位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效率。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效的理论指导,归因理论就是这样的理论,在小学管理工作中运用归因理论,能为小学校长提供一条高效管理工作效率的途径。

二、 归因理论概述

归因理论的英语写法是“Attribution theory”,一般是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当中,人们为了有效控制并适应环境,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进行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解释,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在认知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以及约定成俗的结论推导出来的未知的特点,从而归纳出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自己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来的,他提出来的这一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在日产生活中如何找出某一事件产生的原因。根据他的这一理论,归因理论逐渐衍生出多个不同流派的理论,但無论哪一流派的理论,其内涵都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如何找出事件发生原因的,因此,掌握归因理论的内涵,能促进人们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将这一理论应用在小学学校的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是小学校长必须掌握的一种基础理论。在实际的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归因理论主要是涉及社会心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方面。

三、 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通过上文简单的分析,在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应用归因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能让小学校长对自身的管理工作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找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相应的归因训练,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和状态,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下面,笔者就基于归因理论,对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

(一) 课程教学工作越来越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新课标对于小学教学的要求要来越高,也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严格。小学校长不仅肩负着学校管理工作的重担,同时还承担着部分课程的教学,但在新课程理念下,很多小学校长对于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很熟悉,他们不得不加强自己的学习,这样一来,就加重了他们工作的负担,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 工作考核越来越复杂和严格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对小学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效果评价越来越细化,也越来越复杂和严格,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考核评价制度和体系不断被确立,又不断被更新,这也为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加大了小学校长工作的负担,使小学校长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从而影响到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 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

当前,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如:当前的小学学校生源越来越少,优质教学资源不断被集中,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小学教育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加之国家对于小学生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小学生因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这也影响到了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效率。综上,这些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给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到了小学校长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 归因理论给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带来的启示

上文根据归因理论,对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给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启示。为此,小学学校的校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工作。

(一) 学习并掌握归因理论的精髓

当前,在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当中,校长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归因理论的精髓,如海德的内外因归因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以及约翰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并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有效分析和归纳,从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归因理论,以充分发挥出这一理论的重要作用,并推动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 在工作中科学运用归因理论

当小学校长学习并掌握了归因理论的精髓后,就可以在实践工作中科学地进行运用了。也就是说,当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遇到问题,甚至难题后,就可以根据归因理论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向专业人士寻求解决的办法,同时,小学校长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与教师及家长的沟通平台,加强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促使学生在家校合作的模式下,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这样不仅能提高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有效化解小学校长的心理压力。为此,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根据归因理论,对各项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归因分析,当解决完以后,还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保障整体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小学校健康地运行和发展。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使得小学校长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压力,通过采用归因理论,能充分提高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本文就分析了归因理论,并基于归因理论,对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归因理论给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带来的启示。这仅为笔者的一点个人浅见,希望能为相关小学校长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从而促进相关小学校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贵.浅谈归因理论对小学校长管理工作的启示[J].新课程:小学,2017(6).

[2]蒋玉琴.归因理论及其在小学校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教育艺术,2016(7):35.

作者简介:

王锦军,浙江省嵊州市,浙江省嵊州市北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猜你喜欢

小学学校启示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关于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提高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意义
建立激励机制,优化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