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美术教学的重点

2019-08-15张建娜

读天下 2019年24期
关键词:分阶段分层次教育观念

摘要:美术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教改的实验者,我还需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领会和运用新课程,使我们的美术教育的前景更广阔和充满希望。

关键词:教育观念;分层次;分阶段

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又是新课程的主体。因此,能否把新课程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学生观融入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成为新课程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没有进行新课程改革前总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分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符合教师个体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却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课堂上又因为过分强调课堂结构,一般采用固定的技能传授结构模式:平淡导入—教师演示—学生临摹—教师评价作品几个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程的各个部分限定的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对绘画技能部分的传授,而忽視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学生作品看似画得很好,但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很不利。通过素质教育我认识到:要想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关键所在。

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我在课堂上甘愿做“绿叶”和“铺路石”,辅助和引导学生领悟、理解和运用美术知识。学生的美术学习逐渐变被动为主动,美术课也上得轻松而生动了。

二、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分层次、分阶段进行

为体现新课程精神,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标要求设计了新的教学结构模式。

(一) 运用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的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搞好教学“开场白”,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的愿望。所以我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比如在上一年级《你我他》人物头像课,在开始时就可以用古老的“贴鼻子”游戏教学,再贴眼睛、贴眉毛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关系,学生兴趣浓厚,为主动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如:在上二年级《会变的线条》一课时,就可以采用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用摸线条、听线条、看线条、画线条等形式理解和感受线条,这种简单的探索适合低年级学生,他们也乐于自己找到答案并从中获取乐趣。

(二) 教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突出表现在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一粒种子》一课我设计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集体合作精神是本节课的要点,我采用分小组活动的方式,这样首先使学生进行设计合作的实践,其次遇到难点时,学生间可以互相帮助启发,从而达到创造性运用的目的。在这一步中,为避免小组活动出现死角,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小组的装饰设计工作,一个学生只设计一种形象,大家协同活动,使本小组设计的形象成为连贯的情境。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充分发展创新精神的创造力,创造性的完成作业,增强其创造性人格。如:在上《新年快乐》一课时,同学们热情很高,都献计献策,提出了老师很多没有想到的好点子,像分工做“办年货”“煮年夜饭”“看联欢晚会”“孩子玩耍”等角色的方案;分组组成家庭的方案;大家建年货市场的方案等等。由于备课准备充分,内容全面,教学效果非常好。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首先就要成为“创造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爱思、多思、勤思、善思的习惯。要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好的点子,再萌生自我的新想法,教师要通过弥补、借鉴、启发、点拨,来发挥学生的个性,在鼓励声中使学生体会成功之乐。

(三) 学习的创作性和实用性突出表现在评价阶段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的像与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发现他的“闪光点”,表扬像“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他方面,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们留点时间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分组讨论、相互评议,学生不但可以在同学面前表现自我,评价自我,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我经常听到“他画的比以前进步了”“他的颜色涂得好,我要学”等话语。

(四) 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突出表现在拓展阶段

让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在个人作品完成后,我采用KT板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进行随意组合粘贴展示,如:学生画动物可以组成一幅“动物乐园”;画烟火可以组成“节日的夜晚”;画花朵可以组成“百花园”等等。合作学习给予了每个学生充分自主展示的空间,为他们营造了相互学习,相互勉励共同成长的团体文化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方式。课后拓展“授之以渔”的新渠道。

当然,美术教育改革还任重道远,作为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教改的实验者,我还需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领会和运用新课程,使我们的美术教育的前景更广阔和充满希望。

作者简介:

张建娜,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韩村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分阶段分层次教育观念
分阶段调整增加扇区通行能力策略
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
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干细胞移植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
初中语文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实践与研究
探讨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分层次教学法
浅析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问题课堂提问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