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8-15张楠布仁门德

商场现代化 2019年10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问题对策

张楠布 仁门德

摘 要: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系统,功能完备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旨在通过研究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特色,提出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一、通辽市概况

通辽市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是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也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区的重要枢纽城市。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辖1个市辖区、1个开发区、1个县、5个旗,代管1个县级市。即科尔沁区、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和霍林郭勒市。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312.48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约150万),城镇人口148.5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47.54%。2016年通辽市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01.6亿元,增长4.1%,其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

二、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2014年初,通辽市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研究出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对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再部署。近年来,通辽市各旗县区牢牢把握“开放转型、创业富民”的大好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打出了实现脱贫致富的“组合拳”,各县级工业园区产值均过百亿大关。深入研究通辽市各旗县市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总结出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1.农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现代农牧业加快发展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通辽市积极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初步实现了“节水农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产能提升、绿色食品安全优质、生态循环不断加强”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模式。同时大力发展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和饲草料基地,设施农业和高效特色种植业迅猛发展。肉牛主导产业保持着传统优势,科尔沁绿色优质安全食品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以扎鲁特旗的牧区现代化联合生态家庭牧场为例,若干户农牧民家庭合作出资,共同经营,在降低养殖成本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经营方式,即“分户管理、统一养殖、生产资料互补使用”。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农牧民的收入大大提高。扎鲁特旗的实践经验值得周边地区借鉴,也为通辽市其他旗县区推进现代化农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参考。

2.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形成优势特色规模

近年来,通辽市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积极谋划、科学统筹,把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要目标,着力打造“三大产业集群”,产业层次显著提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多元发展,为通辽市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绿色农牧产品深加工、新型材料、煤炭铝化工、生物科技及蒙医药等新兴产业成为了县域发展的领头羊,服务业发展加快,旅游、物流、金融等领域成绩卓著。在县域经济政策扶持下,各旗县区正在向多极发展、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迈进。“开放转型、创业富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通辽市紧紧抓住政策机遇,保持优势特色,补齐经济短板,使县域经济呈现出规模化与集群化的良好态势,也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最亮色和最强音。

通辽市不断加强对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有效促进了产业转型与升级;积极发挥煤电铝产业优势,强化工业链条延伸,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追求循环发展,打造地域特点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煤电铝一体化模式”。同时,利用玉米主产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生物科技、绿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建设优质有机食品基地。各旗县区从资源、区位等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县域主导产业,构建了各具特色的经济板块和工业园区。

3.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通辽市不断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并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多个示范镇,树立先进发展典型,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的道路。在典型的示范作用下,各旗县区深刻总结自身特色,充分利用既有优势,积极补齐发展短板,逐步建立了特点鲜明、优势互补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通辽市不断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科学发展和转型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途径。经过多年的摸索,通辽市举全市之力构建起新型城镇化体系,大力扶持民营经济、支持县域经济,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城乡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城镇化快速发展也使工业化进程得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得到了关注和解决,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通辽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通遼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发展势头向好,但受自然地理条件、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整体素质等因素的制约,部分旗县取的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发展过程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县域经济结构缺乏合理规划,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由于区位和历史等因素影响,通辽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三大产业比重还不尽合理,第一产业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二、三产业比重偏低且发展质量不高。目前仍受限于单一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均不够高,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没有到达深水区。产品差别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缺少著名品牌、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各旗县区;工业产品附加值低,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疲软、发展资源不断流失,导致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与城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受外界经济不利因素影响,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难度不断加大,增收渠道变窄。近几年,通辽市政府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但外界的输血仍无法有效转变农牧民增收难的现实。

2.三大产业的迅速发展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也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工业园区排放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垃圾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过度开发,农林牧业开发开垦缺乏合理规划,使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无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土地过度耕作,土地养分不断流失。原有植被不断遭到破坏,沙尘天气不断增加,人民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应重视环境污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着力加以解决。

3.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县域经济处在边缘区域,受核心区——城市的支配和领导。由于收益差异吸引,县域内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等优势要素不断向城市流动。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几大困境:一是财政收入不足,发展资金拮据,导致产业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二是高层次人才大量外流,高新技术引进困难。受自然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待遇等条件限制,高层次人才回县级地方工作的比率较低,到县级企业发挥作用的更是少之又少。三是部分地区政府和企业观念陈旧,招商能力不足,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4.特色经济优势不突出,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通辽市具有明显的资源和传统农牧业产业优势,然而由于一些地区盲目求新求快,匆匆上马一些不适宜本地生产实际的项目,导致当地特色经济不受重视,产业优势已不明显。

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限制,导致民营经济发展受到诸多制约,小微企业得到的扶持力度不够,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发展县域经济不但有利于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广大基层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新时期发展县域经济就要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扫清阻碍发展的绊脚石。针对当前通辽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依据县域经济学知识和深入实践思考,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1.调整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完善促进发展的方针政策

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以农牧业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过渡到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县域经济。深入研究县情实际,扬长避短,理清发展脉络,调整落后的发展思路;要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和要素,把特色产业打造成具有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把优势资源作为研究重点,大力扶持、深入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地方特色,打造优势品牌,将资源要素转换为经济优势,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借鉴先进经验,加速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政策,经济的发展有了政策的保障,才能不断迈向纵深,扩大实效。

2.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既追求经济效益,也兼顾资源和环境效益

政府应民间资本和其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投资,激发市场活力,为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社会化创造条件,打造和谐的营商环境。同时发挥政府职能优势,积极培育各类要素市场,助力资本流向朝阳行业,发挥政府信息传播和引导功能,增强预测市场趋势、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不断加大环境污染问题监督问责力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慎重引进,对私自乱排放的企业加大惩处力度,对有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留住我们身边的“绿水青山”。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科技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县域政府招商引资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不断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高服务水平,从而为投资者营造良好环境、为创业者提供发展机遇。制定优待政策,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向基层流动,以城市资源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形成城乡互补互动的发展格局。在教育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新思路。

4.重点扶持特色经济和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首先,各旗县要依据区位、自然资源等条件,因地制宜,重点扶持,确定主导产业,大力促进发展,突出地方特色,打造优势品牌。其次要不断加快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政府角度为民营经济和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其发展解除后顾之忧。最后要举全市之力,把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全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城市发展规划的核心层面,从政府和社会角度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把特色打造成优势。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家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力支撑。在当今大好的发展机遇下,政府应着力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良性发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认清当地实际,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才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李仁图.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J].中国市场,2019(12):17-18.

[2]赵冬.经济新常态下振兴县域经济的新思考[J].纳税,2019,13(10):234.

[3]杨加鸥.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J].浙江经济,2019(06):40-41.

作者简介:张楠,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公共管理,研究方向為区域经济管理;布仁门德,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