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电工专业课的创新教学初探

2019-08-15王俊琴

读天下 2019年24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创新能力中职

摘要:长期以来,职高电工类专业教学以应试为主,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创新,教育方式使学生难以形成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适应当今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具有中职特色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关键词:中职;创新能力;课程改革

长期以来,职高电工类专业教学以应试为主,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创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几十年不变的课程与教材,使职业学校的教师习惯于过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特别是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课程的教学需要专业教师改变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一、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还处于传统型教育阶段,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按部就班,难以形成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与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是很不相称的。因此,广大教师应投入到创新教育的改革洪流中去,努力构建创新型教学体系,并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强化创新教育。

二、 电工类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 改革创新的目标定位

(1)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专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的电工问题。(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具备后续学习电类专业课程的能力。

(二) 能力结构及要求

(1)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测试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调试。(2)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理解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3)具有一定的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

(三) 创新教学的内容

创新教学改革基本内容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精品课程(专业)建設为试点,从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入手,创新实验教学,大力开辟“第二课堂”,着力加强学生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充分借助教师的科研课题、三创项目、“产学研”项目、电子电工竞赛等活动,修制从学生入校开始的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构建突出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工人的培养方案。

三、 创新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 开放式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不是封闭性教学,而是在学习化社会中担当重任的开放性教学。开放式教学方法,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采用课题、模块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重视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实训中心以先进的生产设备,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二) 学分制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可以采取学分制教学模式。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要能够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及现代教育观念。学分制教学要求我们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招生按大类专业招生,二年级后再选择专业;进校后,学生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自己选课。学分制教学就是创造一个能激励和满足不同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良好环境和学习氛围。

(三) 项目课程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项目教学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独立、积极、主动,有强烈的产品质量和成本意识,非常容易适应未来岗位。近年来,电工电子技能竞赛课程内容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和个性化,为我们开发项目课程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

(四) 创新拓展训练教学模式

建立中职生创新创业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联合共建实践创新基地,拓展实践创新办学空间,构建学生自主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平台。根据职校生职业意向,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素质训练内容。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素质训练,使素质训练与就业岗位要求同步并轨。全面推行“职校生素质拓展计划”,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强化社会认同,既向社会提供客观、权威的学生个人信息,同时促进职校生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按照全员性、全程性的要求,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传授就业创业本领。立足校园,建立“学校就是创业园”,专业与项目就是产业载体,师生员工就是创业人才资源的思想,充分开发学生需求、教师需求、学校管理需求、专业建设需求,创设新的创业项目。

四、 结束语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有创新技法、创新思维、创新力开发、创新品质等环节来训练造就,需要有一定的校园文化、学校管理、技术环境来达到培养目标的。我们只有积极探索具有中职特色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符合中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作者简介:

王俊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创新能力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