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下的“第二课堂”现状反思与改进

2019-08-15韦昌帆

读天下 2019年25期
关键词:中职体育第二课堂改进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实施,中职体育教育目标也需要变得日益多元化起来,这就需要从传统的单一化目标转移到多元化的目标上来,既要注重其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等传统目标的实现,又要强化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开始确立了体育多元化目标。而加强“第二课堂”的开设,对于促进多元化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是对传统体育课堂的延伸。因此,本文对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下的“第二课堂”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思路,以促进“第二课堂”的高效实施,最终实现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

关键词: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第二课堂;现状;改进

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在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中职体育“第二课堂”是在传统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其他的体育锻炼活动,比如体育社团、体育讲座、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社会实践等,能有效的促进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对其现状的反思,并加强对其的改进,能有效的促进多元化目标的实现。

一、 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下的“第二课堂”现状反思

(一) 同质化的“第二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很多中职院校中都意识到多元化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并纷纷开设了中职体育“第二课堂”。但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很多中职体育“第二课堂”具有同质化的现象。以最为常见的体育社团为例,虽然开设的体育社团的类型较多,但是具有较强的同质化,大都是以球类为主,加上在活动内容上的同质化情况较为突出,使得学生对其的兴趣难以有效的提升,进而影响中职体育“第二课堂”作用的发挥,最终影响多元化目标的实现。

(二) 中职体育“第二课堂”的客观条件限制较多

中职体育“第二课堂”虽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但是其并非是以培养专业运动员为目的,所以存在诸多客观条件限制,比如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均会影响学生对其的参与。以高尔夫运动为例,其在场地方面的专业需求较高,由于设施配备不齐,所以只能进行体验性的进行。

(三) 中职体育“第二课堂”的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中职体育多元化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双师型的师资力量来保障,既要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就现状来看,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往往难以结合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和就业的需求而针对性的进行,加上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使得中职体育“第二课堂”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二、 基于实现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的中职体育“第二课堂”改进对策探究

针对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下的“第二课堂”現状,为加强对其的改进,促进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一是对现有的中职体育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与“第二课堂”进行有机的结合,基于中职生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视角,开设与职业体能相关的课程与体育选修课程,并配备专业的师资力量,切实强化教师的专业培训,在场地设施上不断完善,通过实施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切实强化“第二课堂”的教学改进和实施。这里的三位一体,就是体育选修课、社团、竞赛与体质测试进行有机结合,致力于新型中职人才观的树立,切实注重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在对课程评价体系完善时,“第二课堂”在总成绩中的占比一般需要在20%到40%之间,采用以基础体育课为基础,与选项课与选修课为补充,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在结合学生的兴趣下促进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的实现。

二是创办具有中职特色的体育兴趣团体,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尽可能地将中职生吸引到体育运动之中,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激发。在创建体育社团时,一般以兴趣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尽可能地丰富中职体育“第二课堂”的内容,并注重自身职业特色的彰显。比如设置武术、足球、轮滑、健身等协会,并尽可能地将其在“第二课堂”中高效的开展。比如在武术协会方面,可以设置散打为主要项目,武术散打课,不仅能促进学生体质增强,而且还能在学习中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锻炼,最终促进中华武术文化传承的同时推动中学体育教学体系的改进后的优化。在整个现代武术中,武术散打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不仅渗透了竞技理念,而且又包含了搏击技术,其自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加强其民族性、观赏性和实效性较强,使得其颇受体育爱好者的习惯。在中职校园中引入武术散打这一体育项目,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看,而且在促进民族文化弘扬拌和中华民族振兴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参与、自创社团,广大学生自律、自立、自强的意识不断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增加武术课教学内容方面高度重视,注重技术创新,使散打更贴近广大学生,与时俱进,重建行为规范,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散打比赛服,实行十级九段制,制度保证,把散打列入教学大纲,定期举行各级各类比赛,散打成绩与升学挂钩,套路散打并行,秉承“科学训练,安全第一”的理念,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开展散打训练,在素质、技术、战术及实战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能。

三是基于就业导向加强职业体能课的设置。学生所学专业的导向性不同,所以我们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来针对性的进行运动技能的培养,注重职业技能发展,帮助和引导学生快速适应本专业所具有的职业特点,才能培育出更多适应职业化需求的中职技术人才。比如在职业病预防这方面,需要将其作为重点,引导掌握运动损伤与恢复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提高运动技能的基础上促进职业病的预防,促进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的实现。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体育多元化目标下,“第二课堂”的作用正在不断发挥,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强化对其的改进和优化,需要我们加强对其现状的分析,并确保改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更好扥促进中职体育“第二课堂”的实施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刚,裴阳清.体育第二课堂的设计与实践——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A].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7:8.

[2]郑志鸿.中等职业学校第二课堂有效性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6.

[3]廖策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有效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韦昌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体育第二课堂改进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体育教学体现终身体育思想的几点思考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基于身体与职业素能的中职体育创新教学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