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019-08-15何会谋

读天下 2019年25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学习数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通过探究如何让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强自身逻辑思维,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表达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而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则变得尤为重要。那么,小学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呢?基于此,本文进行讨论。

一、 营造气氛,让学生勇于“说”

受地域文化、所处年龄段、自身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容易产生害羞、尴尬等心理。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自身的羞愧感以及其他学生的嘲笑加深了学生的自卑心理,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阻碍了其进一步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此可适时打造新型学习环境,设立奖惩制度,当教师提问问题时,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加一分,答对问题者加两分,嘲笑同学者扣一分,最后按照学生所得分数高低划分等级,发放不同奖品,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除设立奖惩制度外,在日常讲课中,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也要避免严词相对,鼓励帮助学生动脑筋打开思路,得出正确答案。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身为教师要做好榜样,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学习、讲课氛围必不可少。

二、 教学中适时引导,让学生会“说”

(一) 引导语言表达的正确策略

教学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教给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策略,如数与代数教学主要训练学生条理清晰地叙述算理、算法、概念、法则以及公式的来源;统计与概念教学主要训练学生描述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可能性事件;实践与综合应用主要训练学生说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分析过程,对自己的推理和思考进行合理地解释;空间和图形重视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推导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教给学生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思考的策略,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以语言促思维,让学生能说会说。

(二) 引导解题思路的表达

所谓思路,就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思路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六人小组互相说,在全班说等等。通过说,学习思维方法。长此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陈述思路。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表述数量关系、解题思路,按运算意义口述列式根据、解题程序和解题方法。如教学分数应用题:苍海号捕鱼船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4。六月份捕鱼多少吨?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有序地说出解题思路:由关键句“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4”可知道是把五月份捕鱼量当作“1”,六月份捕鱼的吨数就相当于五月份的(1+1/4),要求六月份捕鱼多少吨,就是求2400吨的(1+1/4)是多少,可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400×(1+1/4)。又如教学复合应用题时,要學生说出解题程序,说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通过口述解题思路和解题程序,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审题和理解题意的能力,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

(三) 精炼语言,引导条理性的表达

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地回答问题。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将18个正方体木块(各表示1立方厘米)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边操作边说出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教师分别板书出来后,引导学生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并比较算式和相应的形体,发现长方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数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并让学生精炼地、完整地叙述出来。当学生语言有错误或冗长时要及时纠正。学生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就得到了操练。

三、 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相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注意多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的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36-8时,我让每个学生拿出36根小棒,问:“怎样去掉8根?”有的学生边摆边说:“6减8不够减,我可以打开一捆再减,从36里拿出16,16减8得8,20再加8得28。”而有的同学则说:“我从36里先拿出10根,10减8得2,26再加2得28。”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已形成表象,所以叙述起来思路清晰,解答正确。

四、 结语

总之,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说”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总结和表达,促使学生不断拓展思考范围,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空间。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不仅可以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扎实有效,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准确性,符合小学教学中“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理念。

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说的训练”看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完成。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提高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付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8):46.

[2]孙凤德.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赤子(中旬),2014(1):82.

[3]徐建春.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64.

作者简介:

何会谋,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泾川县太平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