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临床疗效研究

2019-08-15高路刘洋

贵州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明目脉络膜眼部

高路 刘洋

(1.延安市中医医院眼科,陕西 延安 716000;2.延安市人民医院眼科,陕西 延安 71600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itis,CSC)属黄斑病变类型眼病,临床较为常见。目前临床基本认同黄斑区小动脉痉挛是CSC的病因[1]。CSC患者临床表现为眼睛视物时发生变形或大小异常,视野中出现暗点等,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眼内慢性炎症、持续性黄斑水肿,最后可导致视力发生严重下降[2]。目前CSC的治疗方法较多,如PDT治疗、激光治疗、抗VEGF治疗等。但这些治疗方案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禁忌证或者副作用,临床并未大规模采用[3-4]。中医药在治疗CSC方面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典籍中描述的“视直如曲”、“视正偏斜”、“青盲”均与CSC的临床症状类似[5]。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CSC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进行对比,探讨中西结合治疗CSC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CSC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1例92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CS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就诊时间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41例46眼),双号设为观察组(40例46眼)。对照组男32例35眼,女9例11眼;平均年龄(33.37±7.59)岁;病程(3.14±0.38 )个月;视力(0.42±0.11)。观察组男31例34眼,女9例12眼;平均年龄(33.43±7.53)岁;病程(3.18±0.41)个月;视力(0.40±0.1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CSC诊断标准;(2)符合药物治疗指征;(3)入组前1周停用其它滴眼剂、CSC相关治疗药物;(4)患者及家属了解参加此次研究利弊,并愿意配合此次研究各项工作,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呼吸、精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疾病者;(2)不信任中医药、不接受中药治疗者;(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CSC疾病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CSC的发病危险因素,并指导其日常生活对应的措施以降低病情发展,停止用药或尽可能减少类固醇类药物使用,保持轻松恬静的情绪,保证睡眠充足等。采用常规西药复合维生素B片(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4021767)口服,1次2片,3次/d;肌苷片(四川省通园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116)口服,1次2片,3次/d;地巴唑胶囊(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1021940)口服,1次1粒,3次/d;脑络通胶囊(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1921)1次1粒,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明地黄汤加减治疗。复明地黄汤组方:枸杞25克,菊花20克,地黄、苏木、丝瓜络、生芪各15克,当归、青葙子、丹参各12克,赤芍9克,寸冬10克,珍珠母50克。煎汤,早晚温服,每日1剂。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指标及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 d、20 d、30 d分别检测患者视力、眼底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视力、眼底改善情况及平均改善时间,完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视力改善标准:较治疗前视力增加≥4排;眼底改善标准:黄斑部中心区渗出液吸收,水肿消退,中心凹反射恢复。临床疗效判断:治愈:治疗后,患者自觉眼部症状消失,视力恢复≥0.8,检眼镜下异常痕迹消失;显效:治疗后自觉眼部症状消失,视力恢复≥0.6,检眼镜下黄斑水肿消退,中心凹反射暗淡;有效:治疗后自觉眼部症状减轻,视力恢复≥0.4,检眼镜下黄斑部水肿消退,色素沉着萎缩,中心凹 反射消失;无效:不符合上述变化者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随访患者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视力改善、眼底改善时间。收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率并比较。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眼底改善率比较 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眼底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改善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视力、眼底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视力、眼底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视力、眼底改善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3 讨 论

CSC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原发病灶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几率发展成为慢性CSC,甚至导致失明,及时治疗控制病情是该病处理的基本原则[6-8]。虽然临床有较多物理的、化学的对症处理方法,但由于在眼睛内实施这些治疗措施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水准,且很多患者并不接受在眼部进行物理治疗操作。药物治疗仍然是临床医师普遍采用、患者普遍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9]。西医在治疗CSC方面并无特效药,自古以来中医都重视眼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将CSC归于“瞳神之疾”,其病机为“劳神”、“气虚精亏”、“血少血瘀”和“气滞”。瞳神属肾、肝开窍于目,故CSC病在肝肾[10-11]。

本研究采用复明地黄汤联合补益眼部神经的西药治疗CSC,结果显示,较之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其在促进患者视力恢复、眼底恢复的效果及效率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达到了自限性疾病的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的治疗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复明地黄汤具有滋补、活络、明目的功效,是临床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典名方[12]。方中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养肝明目;地黄为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良药,三者并为君药,发挥滋阴补肾明目之功效。决明子、青箱子、珍珠清肝凉血明目退翳为丞药,促进滋阴之效。苏木芳香醒神,丝瓜络活络,生芪补气,丹参、赤芍活血补血,寸冬滋阴降噪,发挥活血、活络功效,加强对眼部神经的滋养[13]。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活血活络、强肝明目之功效。

故中西医结合治疗CSC可快速改善患者视力、眼底渗出、水肿等临床症状,且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明目脉络膜眼部
明目养胃食荠菜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中老年高度近视患者黄斑部脉络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值得关注的肥厚型脉络膜病变△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UPLC-Q-TOF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化学成分
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