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7年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分析
2019-08-15马元龙吕新翔韩建文张金锁于希军
马元龙,张 洲,吕新翔,韩建文,田 华,张金锁,任 俊,于希军
浅部真菌病是指真菌侵犯皮肤、毛发、甲等浅表组织所导致的一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为了解近50年来浅部真菌病分布及病原菌菌种构成的变化,笔者整理了1970—2016年我院皮肤性病科真菌室培养阳性的浅部真菌病患者15 648例,按不同年代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1970—2016年在我科诊断为真菌感染,并行真菌培养为阳性的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真菌培养鉴定结果等。
1.2 真菌培养及鉴定
取患者损害处皮屑、甲屑、毛发进行培养。若存在多处损害,则选取最典型损害处。基础培养采用沙堡斜面培养基,25℃~28℃培养2周。根据菌落特征如大小、形态、生长速度、颜色,以及镜下菌丝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菌种鉴定。进一步可做特殊培养或小培养,尿素培养基可用于鉴定须癣毛癣菌,米饭培养基可用于鉴定犬小孢子菌,玉米粉聚三梨酸80琼脂可用于鉴定白念珠菌。除白念珠菌外的酵母菌,均归为其他酵母菌。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2016录入资料,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对浅部真菌病在不同性别的分布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设定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收集15 648例患者。1970—1979年738例、1980—1989年 2 695例、1990—1999年 3 381例、2000—2009年4 056例、2010—2016年4 778例,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15 648例浅部真菌病患者一般资料
2.2 浅部真菌病分布情况
共收集手癣患者2 954例,足癣患者3 236例,甲真菌病患者2 741例,股癣2 046例,体癣2 719例,头癣1 952例。不同年代浅部真菌病分布见表2。从表2可见随时间变化,6种浅部真菌病分布基本无变化。
表2 不同年代浅部真菌病患者分布情况 [例(%)]
2.3 6种浅部真菌病在不同性别的分布,见表3。
表3 15 648例浅部真菌病患者不同性别的分布 (例)
2.4 不同年代足癣致病菌菌种构成
在3236例足癣患者中,共鉴定出5个致病菌种,见表4。构成比位列前3位的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白念珠菌,并且随时间变化不明显。
表4 不同年代足癣致病菌菌种构成 [例(%)]
2.5 不同年代手癣致病菌菌种构成
在2 954例手癣患者中,共鉴定出7个致病菌种,见表5。构成比列前3位的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白念珠菌,并且随时间变化不明显。
2.6 不同年代甲真菌病致病菌菌种构成
在2 741例甲真菌病患者中,共鉴定出6个致病菌种,见表6。构成比列位前3的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白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和其他酵母菌逐渐增多。
2.7 不同年代体癣致病菌菌种构成
在2 719例体癣患者中,共鉴定出10个致病菌种,见表7。构成比列位前3的是犬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
2.8 不同年代股癣致病菌菌种构成
2 046例股癣患者中共鉴定出9个致病菌种,构成比列位前三的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絮状表皮癣菌(表8)。
表6 不同年代甲真菌病患者致病菌菌种构成 [例(%)]
表7 不同年代体癣患者致病菌菌种构成 [例(%)]
表8 不同年代股癣患者致病菌菌种构成 [例(%)]
2.9 不同年代头癣致病菌菌种构成
1 952例头癣患者中共鉴定出9个致病菌种,构成比列前3位的是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红色毛癣菌(表9)。
表9 不同年代头癣致病菌菌种构成 [例(%)]
2.10 不同年代真菌培养阳性菌种构成
15 648例患者中,共鉴定出11个致病菌种,详见表10。
表10 不同年代真菌培养阳性菌种构成 [例(%)]
3 讨论
真菌病是发病率最高、病原菌种类最多的感染性皮肤病。真菌作为一类行寄生和腐生的异养生物,密切依赖其生存的环境。在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真菌,也受到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所以真菌病的致病菌常表现出地区差异,也在较长的时间维度下表现出变化。笔者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真菌室47年培养阳性的浅部真菌病15 648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浅部真菌病分布以及该病致病菌种构成的动态变化。
一般患浅部真菌病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比例约为1.5:1。在足癣、手癣、甲真菌病、体癣、头癣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而手癣和体癣无性别差异。患者平均年龄在90年代后趋于平稳,可能是就诊人群构成趋于稳定所致。 在浅部真菌病分布情况中,培养阳性患者例数随着时间稳步增加,可归因于城市人口增多、人们健康意识增强、真菌培养的技术水平提升等因素。此外,6种浅部真菌病构成比由高到低为:足癣、手癣、甲真菌病、体癣、股癣、头癣,且随时间变化不明显。
足癣和手癣的致病菌基本一致,构成比位列前3的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白念珠菌,并且随着时间变化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手癣可以继发于足癣,常表现为两足一手综合征[1],故手癣与足癣致病菌相似。致病菌中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占绝对优势,但是念珠菌及其他酵母菌一直存在,大约占据13%~17%的比例。提示在临床上应充分考虑除皮肤癣菌以外的致病菌,必要时行真菌培养加以区别。
在甲真菌病的致病菌中,位列前3位的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白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和其他酵母菌逐渐增多,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和絮状表皮癣菌减少,这与吴绍熙等[2]的报告相似。有文献报道,白念珠菌是最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致病菌,这些趋势值得皮肤科医师警惕[3]。较为广泛地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逐渐增多的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患者,均增加了这些条件致病菌造成感染的可能。
在体癣的致病菌中,前3位是犬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在头癣的致病菌中,位列前3位的是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红色毛癣菌,1980—1989年后黄癣菌已罕见。虽然二者第2位、第3位致病菌不同,但均表现为犬小孢子菌始终占据优势菌地位 ,铁锈色孢子菌逐渐减少的趋势。此外,在股癣的致病菌中,排前3位的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其中须癣毛癣菌逐渐增多,絮状表皮癣菌逐渐减少。犬小孢子菌与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均是人兽共患癣菌病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事实上,笔者曾报道过本地区体癣的病原菌中犬小孢子菌逐年增多[4],与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民饲养猫、狗等宠物风气盛行相关。同样,本研究在头癣与股癣的致病菌中,也发现了类似规律。所以要加强宠物卫生宣传教育,如果发现来源于宠物的体癣、头癣、股癣,就应人畜共治。此外,笔者发现部分头癣患者的病原菌为絮状表皮癣菌,虽然曾有报道其可以引起脓癣[5],但是絮状表皮癣菌很少侵犯毛发。 由于本研究中仅从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鉴定,所以是鉴定有误,还是这部分患者在特殊的临床情况下确是絮状表皮癣菌引起了头癣,将进一步进行研究。
在所有真菌培养阳性菌种中,列前5位的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白念珠菌、其他酵母菌,犬小孢子菌逐渐增多,断发毛癣菌略有增加,铁锈色小孢子菌略有减少。念珠菌和其他酵母菌则较为稳定。在构成比方面,前两位的结果与康小平等[6]、韦冠京等[7]报告的湖北、广西地区一致,而暴芳芳等[8]、赵伟峰等[9]、吴均昊等[10]报告的与山东、广东、上海地区致病菌第2位是念珠菌不同。
总之,从70年代到21世纪浅部真菌病的病原菌变化不大,皮肤癣菌仍占主要优势,以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为主。浅部真菌病发病率较高,要求皮肤科医师快速准确诊断与鉴定病原菌,以期指导临床用药,并防止复发和再感染。同时积累浅部真菌病流行病学资料,以利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