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促排卵方案在PCOS不孕症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2019-08-15杨元菊黄涛付华平
杨元菊 黄涛 付华平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主要特征为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胰岛素血症等,患者以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月经稀发甚至闭经、不排卵、不孕为主要特征[1]。研究显示[2],在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中,PCOS占比50%~70%。针对具有生育要求的PCOS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是有效方式之一,但实施方案不同,临床收益也存在一定差异[3]。克罗米酚(clomiphene,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均为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当前临床上关于两者的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效果仍然存在一定争议。为此,本研究将分析两者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在PCOS不孕症患者中的疗效。现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PCOS不孕症患者中抽取115例,经简单随机化方式分为甲组、乙组、丙组。甲组36例,年龄22~34岁,平均(27.9±3.4)岁,不孕1~10年,平均(5.3±0.9)年;乙组37例,年龄23~33岁,平均(27.6±3.5)岁,不孕2~9年,平均(5.4±1.0)年;丙组42例,年龄22~33岁,平均(27.2±3.2)岁,不孕1~9年,平均(5.0±0.8)年。三组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在开展前已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纳入患者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中PCOS诊断标准相符[4],性生活正常,输卵管造影检查显示输卵管畅通,阴道菌群正常,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近3个月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或者接受过促排治疗,男方生育功能异常。
1.3 方法
甲组经CC治疗,在患者黄体酮撤退性出血或月经第5 d口服CC(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46;50 mg),每天50 mg,用药时间为5 d。
乙组经HMG(上海淳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OR-251;5 μg/20 μg/1 mg)治疗,在患者黄体酮撤退性出血或月经第5 d肌注HMG,每天75 IU,用药时间为5 d,月经第10 d经B超观察卵泡发育情况。
丙组经CC+HMG治疗,在患者黄体酮撤退性出血或月经第5 d口服CC,每天50 mg,用药时间为5 d,再肌注HMG,每天75 IU,经B超观察卵泡发育情况,每周递增37.5 IU,基于卵泡发育情况可适当增加HMG使用剂量或延长使用时间。
1.4 研究指标
三组排卵情况与妊娠情况。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后48~72 h对排卵情况进行监测;在最后1次性生活第2 d口服黄体酮(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99;100 mg),200 mg/次,持续14 d,3周后经超声检查是否妊娠。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检验用SPSS 26.0,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乙组、丙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2,P=0.045;χ2=5.222,P=0.022),乙组、丙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830;χ2=0.022,P=0.882)。详见表1。
表 1 三组排卵情况与妊娠情况的比较[例(%)]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关于PCOS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通常认为与机体代谢、内分泌、免疫以及遗传因素相关[5-6]。CC是PCOS治疗中首选药物,其可通过弱雌激素效应,与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从而避免下丘脑受到内源性雌激素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增加卵泡刺激素(follicu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与血清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释放量,发挥对卵泡发育、成熟的促进作用[7],其虽然可获取较高的排卵率,但妊娠率并不理想[8-9]。
本研究中,乙组、丙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均高于甲组,乙组、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单用HMG、CC联合HMG均可促进排卵情况与妊娠情况的改善。HMG中包含LH与FSH,对垂体具有正反馈作用,刺激其增加LH分泌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卵泡成熟,从而诱发排卵,促进排卵率的提升[10-11]。临床研究认为[12-13],即使在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很高的情况下,由于CC对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的作用使得其对子宫内膜产生的影响有限,影响种植,降低妊娠率。但在应用HMG的患者中,LH峰不受限制,逆转CC抑制作用,提升妊娠率。
综上,PCOS不孕症患者中CC联合HMG、单用HMG促排卵效果优于CC单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