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清水河县明长城大边补充调查与研究

2019-08-15杨建林

草原文物 2019年1期
关键词:墩台清水河城堡

杨建林

(包头市文物局)

内蒙古清水河县境内分布着南北两道明长城。北边的一道修筑较早,起于洪武年间,至弘治年间修筑完备,在明代被称为大边。南边的一道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界线,成化时初建,嘉靖时形成,万历时完善,在明代称为二边。二边形成之后,逐渐成为明朝对蒙古的主要防线,大边则被废弃。约明末清初时,人们又将二边称为大边,原大边则称为二边。清水河明长城大边是明代大同、偏头关防区大边的西端,两个防区的分界点也在这一段长城上。对它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厘清大边西端止点前后变化情况、明代大同与偏头关在大边上的防区分界等问题。通过全国长城资源调查,清水河明长城大边的现状基本明了,但是调查中漏查了一部分比较关键的墩台和城堡。笔者曾参与《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明长城卷》的编撰,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城资源调查办公室的鼓励和支持下,致力于弥补该报告中存在的缺漏,本文便是研究成果之一,即补充全国长城资源调查中漏查部分,并结合文献对清水河明长城大边的历史进行研究。

一、大边现状补充调查

此次补充调查对大边的分步走向有新认识,发现大边的东端起点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芦草沟村东南,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三省区的交界处。之后,大边沿着双山向东穿行再南折,在新平堡北侧至保平堡西南间与二边重叠,于兴和县店子镇南口村和二边分开,向西经兴和县南部、丰镇市北部、凉城县中东部、和林格尔县东南部,进入清水河县,再经后窑子村、孔读林村、两犋牛村、魏四窑村、高家山村、石胡梁村、边墙壕村,至五道峁村一带墙体消失不见。墩台①分西南、南两路继续延伸。西南路经五道峁、徐家梁、城广墕、松树墕、后塔儿梁、毛台子、前柴家岭、菜不浪湾、单台子、土山子等村,至黄河老牛湾。南路经五道峁、四王峁、三王峁、二王峁、大王峁、下红台子、里壕等村,跨过二边进入山西省偏关县境内,再经滑石涧堡、王罗咀村、教官咀村、下十八盘村、阳坡上村、营盘梁村、陈家庄窝村、九崖头村,至偏关县城西的护城墩(今护城楼)。清水河大边沿线还分布有延伸向朔州卫的(今朔州市城区)接火墩。它北起大边暖会墩,向东南经杨家窑村、大双墩村、韭菜庄村、双井村、十七沟村,跨过二边进入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境内,再经刘货郎村、后暖沟村、屯军沟村、团城村、小路庄村、西水界乡政府、担子山村、西钟牌村、井坪镇化肥厂、东酸茨村、安太堡露天矿油库、下窑村、朔州市区北郊,至朔州城区。清水河县境内大边墙体长40168米。墩台绵延,至老牛湾土山子村新建墩72645米,至二边滑石涧堡北边的小口子墩65611米。沿线有墩台43座,其中接火墩7座(不包括延伸至山西境内部分),城堡4座(图一)。

补充调查墩台14座、堡3座。墩台一般由台基、围墙、台墩三部分组成,均黄土夯筑,夯层厚约20厘米。台基是整座墩台的承载体,平面呈方形,边长在30~60米之间,高一般不超过2米。围墙位于台基顶部边缘,厚1~2米,现存最高2.2米。台墩位于台基顶部中央,原始形状为覆斗形,高4~10米,个别在10米以上,底部边长8~20、顶部边长4~10米(表一)。

3座城堡为东、西土城堡和大湾堡。

东土城堡:位于窑沟乡东土城村北。城址大体呈方形,边长130米左右,四角有角台。城墙现高1~3.8、宽2.8~4.2米,黄土夯筑,厚20~25厘米。西、南墙中部开门,门外有瓮城。西门址宽5米。西瓮城现存北、南墙,平面基本呈矩形,东西长22、南北宽16米。南门址破坏严重,只残存南瓮城一小段东墙。城址西墙外0.23千米处有东土城烽火台。

西土城堡:位于窑沟乡西土城村北0.6千米处。城址略呈方形,东、南、西、北墙分别长115、106、116、117米,四角有角台。城墙现高1~4.5、宽1~4米,黄土夯筑,厚20~25厘米。东、南墙中部开门,门外有瓮城。东门址宽4.5米。东瓮城呈矩形,东西长22、南北宽15米,东南角开门,宽5米。南门址宽6米。南瓮城呈矩形,南北长22、东西宽17米,门址应当在东墙,已破坏。城址东北角外0.34千米处有西土城烽火台。

大湾堡:位于杨家窑乡大湾村北的山坡上。城址呈长方形,四角有角台,西南角连同角台被水冲毁。现城址东西长75、南北宽66米,城墙高约2米。南墙偏东有豁口,宽约4米,疑为门址。城址北距大边墙体2.5千米,西北1.7千米处有大湾烽火台。

表一 清水河明长城大边补充调查墩台列表

二、大边兴废考

(一)出现(永乐年间)

根据丰镇市双台山大边沿线发现的洪武二十九年(1396)修边石刻题记②,大边的修建应在洪武二十年、二十一年(1386-1387)明朝先后迫降北元丞相纳哈出,击败脱古思帖木儿汗之后。不过,这一时期修边的规模不大,只是在一些重要的关口修筑了障墙及配套的墩台,可能尚未涉及到清水河县。永乐十一年(1413),明朝在山西修了东、西两路烟墩。东路起自天成卫(今山西省天镇县城),经榆林口(今山西省天镇县谷前堡镇榆林口),至朔州卫暖会口(应位于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阻虎乡暖会村一带)。西路自牤牛岭(今和林格尔县榆林城古城南面的山岭),直抵东胜路,至黄河西岸灰沟村(应位于今山西省河曲县城区明早期灰沟营黄河对岸)③。可见,西路烟墩东起和林格尔县榆林城古城南面的山岭,向西穿过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东南部,至黄河岸边的山西省河曲县。今天在这一带实地调查发现的明代墩台,均分布在大边沿线。可以说,永乐时期以烟墩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大边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段,即清水河明长城大边的雏形出现。

(二)形成(宣德至成化年间)

宣德至正统年间,都督李谦镇守山西,在偏头关开展了规模比较大的防御工事建设。他在大边一线从窑子头墩至小口子墩,修了16座墩台④。此后直至成化年间,历任官员陆续修建,大边基本形成。《(成化)山西通志》中记载了成化十年(1474)之前大同、偏头关两地的墩台。其中,从偏头关护城墩往北,经窑子头墩,至白塔儿墩的“偏头关沿边北路烟墩”指的是清水河县大边沿线的墩台⑤。文献与实地调查对照可以推出,护城墩即今偏关县城西的护城楼,窑子头墩是今清水河县城南部的五道峁烽火台,白塔儿墩是今清水河县松树墕村的松树墕1号或2号烽火台。这一列墩台从偏关县城区的护城楼开始向北延伸,至清水河县五道峁村折向西南,最后止于清水河县松树墕村。从《(成化)山西通志》中我们还可以知道,偏头关的窑子头墩东与大同西路的崖头墩相接,从崖头墩往东,经宁边墩、双山墩、路口墩、暖会墩、三山墩、寨儿岭墩、坟岭墩、小青山墩、西平山墩至黄土岭墩⑥。崖头墩是今清水河县城北部的边墙壕2号烽火台,黄土岭墩是和林格尔县羊群沟乡大西沟村的大西沟2号或3号烽火台。这列墩台从清水河县城北边的边墙壕村开始向东北延伸至黄土岭墩进入和林格尔县。通过对比我们还发现,《(成化)山西通志》所记载的墩台,绝大部分可以和今天实地调查一一对应,说明至《(成化)山西通志》成书的成化十年左右,清水河大边墩台已基本修筑完备。窑子头墩和崖头墩之间是偏头关、大同两个防区在大边上的分界。今天这里是清水河县城区,城中有清水河自东向西流过,该河在明代可能被称为宁边河⑦。那么,明代大同和偏头关在大边上的分界线应为宁边河(清水河)。

(三)完善(弘治年间)

成化二年(1466),山西总兵王玺修筑了偏头关北边墙60里,同时东起老营丫角墩西行至老牛湾,再南折沿着黄河至石梯隘口,修筑边墙240里⑧。其中,老营丫角墩至老牛湾的这段边墙,分布在二边一线,构成了它的雏形。弘治十四年(1501)明朝重修了大同、偏头关两地的大边。修复后的大边,起自西洋河,接偏头关,全长980里,墙宽1丈5尺、高1丈3尺⑨。这是历史上最后一次修大边,今天所见大边均是这次重修之后的孑遗。

就今天清水河县境而言,此次修边有两种形式。宁边河以东大同防区内主要是通过修建墙体将原来大体独立的墩台串联了起来,基本没有另外增加墩台。这可以从《(正德)大同府志》所载的大边墩台中看出。与《(成化)山西通志》相较,它只在大同西路的崖头墩至黄土岭墩间多出一个中平山墩。宁边河以西的偏头关防区内,基本上没有修筑墙体,但增加了一部分墩台。嘉靖二十四年(1545)修成的《三关志》图录中有一幅“偏头关图”,罗列了当时大边、二边沿线的墩台⑩。通过与《(成化)山西通志》记载的大边墩台比对发现,《三关志》中多出了从白塔儿墩往西至黄河岸边的黑塔墩、独树儿墩、平胡墩、大青山墩、永宁墩、新建墩6座墩台。结合实地踏查发现,这6座墩台分布在今天清水河县北起后塔儿梁,往南至老牛湾一带。此即弘治十四年重修大边时新增。

偏头关大边没有修建墙体,如何防御呢?《三关志》记载:“大边……无墙,而有藩篱”⑪这种“藩篱”在《三关志·偏头关图》中称为“大边柞子”⑫。实际上,大边的这一段防御除了依靠各墩台、城堡外,主要借助紫金山的险峻山脊“因险制塞”,在沟谷隘口、地势平缓之处树立了一些栅栏之类的防御设施。

大边沿线还分布有接火墩,是从大边向南伸出,连接到各卫所的墩台,主要功能是搭建起大边与归属管辖卫所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成化)山西通志》中还没有“接火墩”这个名称,它将墩台分为两类。一类是“沿边墩台”,即上文介绍的大边边墩;另一类是“接边并腹里墩台”,包括大边伸向卫所的墩台及各卫所之间互相连通的墩台。成化年间大同、偏头关的二边(小边)形成之后,《(正德)大同府志》中将大同的墩台分为“大边墩台”、“大边以里二边以外接火墩”、“二边墩台”、“腹里接火墩”四类。其中“大边墩台”、“二边墩台”分别指分布在大边、二边沿线的墩台。从大边伸向卫所的“接火墩”被二边截断,分成了“大边以里二边以外接火墩”和“腹里接火墩”。当然,“腹里接火墩”还包括了各卫所间互相连通的墩台。参考《(正德)大同府志》,我们可以将大边伸向各卫所的墩台称为“大边接火墩”。“接火墩”应当是正德至嘉靖年间大同、偏头关一带的普遍叫法,在老牛湾发现的嘉靖二十七年“明长城界址碑”中也有“腹里接火墩玖拾玖座”的记载⑬。到了万历年间,《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又将长城沿线墩台分为“边墩”“火路墩”两类。因为其时大边已经废弃,“边墩”即专指二边边墩,“火路墩”应当和“腹里接火墩”所指相同。清水河县境内有一路大边接火墩,它北起大边暖会墩,向东南通过石皮岭墩、高店墩、草川店墩、石灰站墩、双井儿墩、双碾儿墩、刘货郎墩、石塔沟墩、长港墩、团城子墩、红沟墩、水涧墩、旦子山墩、中牌子墩、麻黄头墩、酸次墩、乱塚墩、沙净峪墩、蔡家庄墩、古城墩,连至朔州卫城。

(四)废弃(嘉靖至明末)

从嘉靖年间开始,明朝在大同、偏头关一带大规模修边,形成了东起西洋河经丫角墩至黄河东岸的边防线。偏头关一带,嘉靖二十三年(1544),巡抚曾铣在丫角墩经老牛湾沿黄河至石梯隘口的边墙上建置墩台226座⑭。二边的体系更为完备。

随着明朝沿二边一线防御工事的完善,大边逐渐不被重视。《三关志》记载:“大边在关北一百二十里,起大同之崖头,至黄河七十里,无墙,而有藩篱。旧筑广宁、哨马营二堡,去边一里许,今废”⑮。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第一,至少在《三关志》成书的嘉靖二十四年,大边沿线的广宁、哨马营两座城堡已被废弃。这两座城堡建在偏头关北120里的地方,离大边约1里。今天在清水河县发现的东土城堡和西土城堡南距偏关县城区约50千米,且均离大边墩台约300米,可以断定,这两座城堡便是广宁堡和哨马营堡。又根据《(成化)山西通志》“窑子头墩,十里至广宁墩,十里至哨马营墩”的记载,说明广宁墩在哨马营墩的北边,即广宁堡在哨马营堡北边,可以确定,东土城堡即广宁堡,西土城堡为哨马营堡。第二,偏头关大边起自崖头墩,止于黄河,全长70里。从崖头墩至新建墩,今天实测约35公里,与《三关志》大边长70里的记载相合,说明此时大边的西端止点由偏头关的护城墩移到了黄河老牛湾附近的新建墩。大边西端止点前后变化的原因,与二边的形成有关。二边形成后,原来大边从白塔儿墩至窑子头墩再往南至偏头关城护城墩这一段,有很大一部分在二边的范围内,不再被当局者认为是大边的主体线路,而是当做了传讯的接火墩。《三关志》在“镇虏隘口”下记载了一路炮火传讯路线,即从白塔儿墩开始,“传长宁、传哨马、传广宁、传窑子头、传独树儿、传大辛、传隘口、传小口子、传滑石涧、传思缠、传明灯台、传十八盘、传火烧(埝)、传瓦瞭、传白道(坡),自白塔至(关城)护城墩一百九十一里”⑯。这条炮火传讯路线,即《(成化)山西通志》中记载的“偏头关沿边北路烟墩”。从中我们也可看出,此时大边与偏头关还有烽火通讯联系,说明大边还在发挥着瞭望、警戒作用。

“隆庆和议”后,明蒙双方大体实现了和平,明朝乘此边防安宁之际,大力整顿边务,掀起了明朝大规模修边的最后一个高潮。就清水河县来看,明朝这次修边主要是对成化、嘉靖年间形成的二边进行帮筑、增修,将边墙增高加厚,壕堑挖深拓宽,墩台城堡甃以砖石,使其最终形成。由于“隆庆和议”的达成,明蒙之间的边界线稳固在了二边一线,大边在这条边界以北的蒙古地界,被明朝完全放弃。大概在明末清初时,人们又将二边称为大边,原大边则称为二边。

三、余 论

清水河明长城大边始建于洪武年间,至永乐十一年出现雏形,但此时的大边仅是一条负责瞭望、传讯的警戒线,并非明朝的边界线。宣德至“土木之变”之前,明朝沿着大边一线添堡筑墩,防御益加紧密。弘治十四年,明朝全面维修了大边,使其成为明朝的最北界。嘉靖年间,今蒙晋交界处二边形成之后,大边逐渐不被重视。“隆庆和议”后,二边成为明蒙双方稳固的边界线,大边被完全放弃。

明代在大边一线的防守,一是在墩台上派遣守墩军,负责守瞭与传烽。二是派出马队沿着大边进行巡哨。这些巡哨队伍除了由划片分管的卫所派出之外,朝廷还会另遣大将领兵跨区域巡查。这样的巡查,可能还兼具督察沿边墩军值守的任务。大边沿线的城堡,便是这些巡哨(查)马队休憩之地,同时也是大边所属卫所的哨马营,即前沿哨所。比如哨马营堡及广宁堡是偏头关的哨马营,鸦儿崖堡(凉城县岱海东南天成城址)是大同前卫的哨马营,猫儿庄堡(丰镇市隆盛庄一带)是阳和卫的哨马营,长胜堡(兴和县店子镇古城村城址)是天城卫的哨马营⑰。以上城堡除哨马营堡及广宁堡的修建时间不详外,其他均修筑于永乐年间。大边沿线其他一些暂未考定名称的城堡,如清水河县的大湾堡、后窑子堡,功能也与上述诸堡类似,大概修筑于永乐至弘治之间。正统三年,钦差巡边的刑部尚书魏源将大同沿边地方分成了六马营,并命令地方守将修筑城堡,领军巡哨⑱。

大边最初以烟墩的形式出现,必然要建在地势较高、视眼开阔的地方,后来依托这些烟墩,增建墙体,墙体也建在了山脊之上,这是大边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二边有时会避开山脊,建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另外,本文初步考证了清水河县大边沿线墩台及部分城堡的名称,如果考证成立的话,这些墩台、城堡的名称,应逐步依据今天相邻村落的考古学命名,改用其历史上的建制名称。

附记:本文得到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文平先生的精心指导,大湾堡实地调查资料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翟禹副研究员提供,谨致谢忱!

注 释

①在明代,长城沿线的高台类建筑有烟墩、墩台、敌台等几种称呼。“烟墩”是正统以前的称呼,正统以后基本被“墩台”一词代替。敌台最早在成化年间余子俊修筑的延绥边墙上出现,嘉靖以后发扬光大。大体上,敌台附属于墙体,是城墙的辅助性防御设施,包括了我们今天称之为马面的建筑。墩台是明朝长城防御工事中高台类建筑的统称,既包括了敌台、马面,也包括离开墙体修建的、我们称为烽火台的建筑。大边沿线的高台建筑,要早于墙体出现,一开始是独立的防御单元,后来历次重修,特别是弘治十四年重修后,一部分被串联在了墙体中,我们在全国长城资源调查中称为敌台,另一部分被墙体分割在了南北两侧,我们称作烽火台。其实,大边沿线的高台建筑,均应称为“墩台”。

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明长城卷》,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427页。

③《明太宗实录》卷144“永乐十一年十月己丑”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第1709页。

④卢银柱校注:《偏关志增订本》,中华书局,2013年,第45页。

⑤李侃等:《山西通志》卷3《烽堠》,明成化十一年刻本,第36页。

⑥李侃等:《山西通志》卷3《烽堠》,明成化十一年刻本,第37页。

⑦杨时宁所撰《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在“水泉营堡图说”条下记载:“边外兔毛河、归化城、宁边河等处,系顺义王打儿汉、三路恰,并把汉比妓等部落各驻牧。”兔毛河即今天的浑河。它源于山西省平鲁县,向北流经杀虎口,再向西流经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后汇入黄河。宁边河应当离兔毛河不远。清水河为浑河上比较大的一条支流,在其西南下城湾一带有辽金时期的宁边州故城,今天的清水河县在辽金时大部分在宁边州辖境内,清水河有可能被称为宁边河。另外,在清水河北岸的大边上,有一座墩台叫宁边墩,也可为宁边河即清水河的旁证。但是,宁边河这个名称流传不广,因为在《三关志》、《(民国)偏关志》中均不见记载。两部志中都记载了兔毛河,根据其与偏关城的方位及流向,指的是今天的浑河,清水河作为浑河的支流,可能一概被称作兔毛河。

⑧卢银柱校注:《三关志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129页。

⑨周经:《重修大边碑记》,《云中郡志》卷13,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1988年点校注释,第515、516页。

⑩卢银柱校注:《三关志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38、39页。

⑪卢银柱校注:《三关志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119页。

⑫卢银柱校注:《三关志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38页。

⑬《内蒙古清水河碑刻辑录》,远方出版社,2015年,第128页。

⑭卢银柱校注:《偏关志增订本》,中华书局,2013年,第38页。

⑮卢银柱校注:《三关志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119页。

⑯卢银柱校注:《三关志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128页。

⑰李侃等:《山西通志》卷3《城池堡附》,明成化十一年刻本,第17、18页。

⑱《明英宗实录》卷40“正统三年三月乙酉”条,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第0786页。

猜你喜欢

墩台清水河城堡
清水河边
高速公路桥梁墩台施工技术及应用探讨
桥梁工程墩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魔逗城堡
一张“废纸”
走不出清水河
黄金口岸
鲜为人知的“夹道墩台”
鲜为人知的“夹道墩台”
空中飘来一座大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