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区材料投放策略
2019-08-14刁静
刁静
摘 要: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所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体现。材料的难易度不同,所蕴含的教育功能也不同,会促使儿童萌发不同的游戏行为和思维创造活动。要合理投放材料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必须先全面把握幼儿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开发和投放语言区材料前,我们明确幼儿各年龄段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活动的目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能够实现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的对语言区的材料进行投放。
关键词:语言区材料;实践操作;表达交流
1 注重语言区材料的操作性
在区域活动中设计改造、提供富有操作性的游戏材料,为幼儿对新事物的表达与交流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引发了他们独立思考,提高他们大胆讲述、耐心倾听、乐意分享的能力,使幼儿与操作材料的互动中自然而然的讲述。
在语言区操作材料《小兔乖乖》、《云朵棉花糖》等内容中,枯燥无味的讲述无法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我们在设计材料时就考虑到材料的操作性,于是制作了立体房子,安上了能开关的门,里面还有个可以躲的火炉,外面有小河,大树,草等,在这样的立体化、真实化的氛围中配上手偶进行操作讲述,给幼儿提供了表达、交流、合作讲述的平台,幼儿讲述和操作的积极性更高了。再如材料《特殊的电话号码》,我们投放了特殊车辆、电话、特殊电话号码卡,还有一张画有医院、消防局、公安局的交通指示图,让幼儿边操作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特殊车辆边和同伴玩在游戏中实际应用特殊的电话号码,边玩边说就变得更加顺理成章。
为幼儿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具有互动性的操作材料,能够激发幼儿主动操作材料的兴趣,在合作中学习探索,在玩中成长。
2 语言区操作材料的生活化
幼儿的语言学习、实践操作与自身积累的社会经验息息相关,研究表明:当幼儿对操作材料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时,他便能在操作、互动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经验,获得新的知识。区域材料的投放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注意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出发,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使语言区“活”起来,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幼儿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步入下一生活阶段的基础。在语言区材料墙上,我们设置了“宝宝真能干”的小火车,请家长拍摄幼儿在家自己吃饭、运动和自己穿衣服等基本生活技能的照片,将这些照片放在小火车上,请幼儿看一看,讲一讲照片上正在做的事情。材料投放后,我们对幼儿的操作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发现,由于操作材料过于单一,幼儿很快就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们带领幼儿掷沙包的方式,幼儿用沙包砸到哪张照片,就要讲述这张照片上的小朋友正在做的事情,照片中的小朋友可以进行补充说明。通过这种游戏的形式讲述图片,受到了大多数幼儿的欢迎。
活动方式的细微调整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讲述兴趣,使其想说、乐说,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的活动离不开生活经验的支持,有了感兴趣的话题,幼儿自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当然投放的材料也与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分不开,两者有机结合,可以使幼儿的语言学得更活,学得更有趣,也学得更深入。
3 语言区材料促进幼儿表达
《指南》指出:“和幼儿-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可 见,表达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在语言区角中,表达既要有前书寫表达,也要有故事、儿歌表演等既要有经典的故事、儿歌等,也要有幼儿自己创编的故事、儿歌等。也就是说,可以借助表演、创编等活动来促进幼儿间的交流与沟通。
表演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体验并学会如何表达和交流。大班幼儿规则意识逐步形成,合作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如在大班主题活动中, 孩子们在头饰的帮助下合作表演了故事《小猴的出租车》, 表演得非常精彩。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能很清楚地把故事情节描述出来。当一位幼儿忘词时,旁边的同伴会主动提醒她。原本这个故事需要4个人来表演,而现在只有3个人,孩子会想到“轮换头饰”的方法来表演不同的角色,顺利解决了“演员”不够的问题。在表演区,我们投放了很多故事中没有的小动物,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故事。遇到这样的情况,小朋友们会一起想办法改造出租车。如,我们在语言区投放小鱼的头饰,幼儿会一起把出租车里方一个大大的鱼缸,小鱼也可以乘坐出租车了。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幼儿一起合作解决问题,共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总之,幼儿园语言区域材料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投放材料的选择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幼儿为本,灵活运用各种指导策略。发掘语言区域材料的新价值,注重环境的教育、指导的作用,充分发挥语言材料的功能,力求给幼儿创设自由、自主、快乐的区域活动,为他们的语言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