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职业院校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9-08-14蒋泽莲

赢未来 2019年15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

蒋泽莲

摘 要: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经常会有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想要找到一个待遇优越、职位级别高的工作,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岗位胜任能力。这种问题的出现给职业院校的就业率以及教学质量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职业院校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创新。创造型人才是每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职业院校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本文从双创教育理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职业院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职业院校;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双创教育理念成为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理念之一,提高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实施效果,加快了职业教育改革的速度。创新工作室是培养职业院校专业人才的新型模式之一,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和创新能力。

1 开展“四位一体”实践教育教学

为了确保双创教育效果的提升,学校需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双创教育理念,探索不同课程中所蕴含的双创教育资源,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让教师将教学科研活动的实际成果引入到课堂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1]。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多鼓励学生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企业兼职、校园兼职等,强化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不同的年级阶段,可以让学生参加不同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全体学生进入企业的生产活动一线展开观摩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当学生在即将毕业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平台,了解在就业过程中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促使学生形成自我管理体系。通过四位一体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实施和应用,能够让学生在职业院校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以及职业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2 利用“走出去”和“引进来”变现创新成果

职业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实施双创教育,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过程中都渗透了创新创业理念,强化了学生对创新和创业的认知[2]。为了确保可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以及政府都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创新教育扶持资金,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欲望和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之下,最为重要的是将学生创新的想法进行变现,使其变成可以应用的创新成果,因此可以利用创新工作室来沟通学校和企业,为学生提供创意成果变现的平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的创意“走出去”,将企业“引进来”,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对于学生、学校以及企业的发展都大有裨益。创新工作室需要强化宣传的效果,使学生了解到创新工作室的存在意义,进而主动配合创新工作室寻找学校和企业合作的突破口[3]。

3 构建创新、创业、创造“孵化”平台

对于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进行全面孵化,可以促使学生之间相互进行高效的交流,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因此学校可以构建一个专門的孵化平台,将具有创新、创业、创造潜质的学生全部聚集在一起,利用软件和硬件相配合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硬件是指创新工作室所提供的创新工位,软件是指由创新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想法进行指点,两者相配合能够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突破。当学生在“孵化”平台孵化成功之后,所想到的想法和创意变为现实之后,能够在学校内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进而促使其他同学也投入到创新、创业的过程中[4]。

4 结语

创新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而职业院校学生作为技能型人才,成为了提升我国创新水平的主力军,职业院校必须认识到创造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强化双创教育改革。当前“工业4.0”更加重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为了满足社会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也需要强化创新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效果,利用新的模式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才能够调整我国就业结构,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推动行业、社会、国家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勇,张林生,张慧敏,黄祎.基于工匠工坊的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9):181-182.

[2]孙敬萱,王璨,徐春明,关胜,翟天放.应用型高校激励型双创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9):242-243.

[3]胡劲峰.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探索——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4):8-10.

[4]杜文博.新职教背景下“双创”工匠人才培育实践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07):157-158.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