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
2019-08-14张文献
摘 要: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取决于计算速度与计算的准确率,其中准确率要高于计算速度,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笼统的来说分为内在和外在,内在主要是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兴趣,外在主要是提高学生对于数学题的思维能力。所以提高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数学既是数学中的重要一环,又是学习能力提高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探讨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下面笔者借助多年的教学实践和长期的调查研究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探讨。
一、 重视数概念的教学
首先调整了整数教学的分段。义务教材把整数教学从原来的四段改为五段,即“20以内”“100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亿以上”五段。同时调整了后三段的教学重点。“万以内”这个阶段,除了重点教学三、四位数的加减法、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外,还增加了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由于乘、除的数目限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也能节省教学时间。“亿以内”这个阶段把认数范围扩大到万级,重点教学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一些简便运算。“亿以上”这个阶段,再把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亿级,重点教学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等。实验表明,把亿以上的数和一部分概括性的知识移到四年级教学,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并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教材除保留原通用教材中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的分级、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外,从一年级起就加强数序、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
二、 加深学生对算法、算理的理解
若要学生学好小学计算,就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计算法则及算理,对“怎样算”要明确。“第一印象”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在短期内很难消除错误感知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教师在讲授计算的新知识时,必须明确算法和算理,算法和算理同等重要,算法和算理都是需要学生牢牢掌握的。算法是“怎么算”,也就是计算法则,算理是“为什么这样算”。如2/9+5/9=7/9,算法是同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法则(分子相加,分母不变),而算理是2个1/9加上5个1/9等于7个1/9。新课标实施以来,部分教师对算法多样化教学理念产生了片面认识,一味要求学生追求多种算法,忽视了算理的教学,这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只有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计算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计算的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牢牢掌握计算法则、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算定律以及运算性质,逐步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三、 强化对学生计算技巧的培养
教师想要在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计算的技巧,让学生充分认识计算,从而提升计算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加强对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让学生遇到难题时能够自行计算解决,教育学生使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首先,教师需要在计算题当中引导学生使用简便的计算方法,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同时还要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快速地看出一个算式的特殊性,这样就可以对算式进行变形,从而找到一个快速准确的简便算法。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身的计算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有难度的计算题,需要小組讨论的形式对其进行解答,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在交流中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对算法进行总结,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
在当前素质化教育盛行的时代,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但是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真正重视的是学生有没有解决问题,而不是提出问题。这就形成了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学生只能跟在教师的后面一步步走,而不是自己形成超前的意思,去发散创新自己的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利用相对应的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去对学生作出问题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自主进行探究,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认识钟表”的教学时,教师首先提出的教学目标就是认识时钟中的时针、分针、秒针,对时间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然后第二步是对学生的计算应用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养与训练。
五、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教师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计算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仔细计算,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和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和发扬课改初期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与课改初期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真正推崇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
参考文献:
[1]朱兆凯.新课程下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6(8).
[2]关显慧.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数与计算[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5(13).
[3]罗秋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
作者简介:
张文献,江西省上饶市,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五雷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