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 提高小学英语有效提问效率
2019-08-14吕海艳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课堂也不例外。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在课堂上,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即应把“学为中心”的理念融入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为中心;课堂提问;提问策略
新课程理念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即以学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靠教师单方面的讲授是难以实现这个目标的。而课堂提问恰好是师生进行沟通的良好的途径,通过提问我们可以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以学为中心,教师可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促进者,较好地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 提问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学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教师多用图片、声音、视频导入,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提问,提问要有趣,不必过难,如在讲授“colors”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这样问:小朋友,认真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新朋友?你们喜欢吗?你们想和他做朋友吗?你们还知道哪些颜色?如何用英语说出来呢?这些简单的提问就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本节课堂,进而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的下个环节。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多为10~20分钟,外界一些微小的事物、声响、活动就可能把他们的视线吸引过去。对于一堂40分钟的小学英语课堂来说,想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课堂专注度。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注意集中到课堂上来,特别是教师在讲解重难点知识时,有效的提问可以让学生的听课效果更为良好。如:老师遇到困难了,谁能帮老师解决一下呢?学生听到这个,迫不及待想知道问题是什么,注意力就能再次集中了,进而做到“学为中心”。
(二) 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学为中心”要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让学生去探究知识。在教授小学英语阅读课时,教师不应直接上来就带学生来学习文章,而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去探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在学生初次阅读前教师可以给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在阅读的时候,学生便会更加注重文章内容的各个部分,进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初次閱读的题目不要设计得太难,一般选择的都是有关文章主旨大意的题目。学生初次阅读完毕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阅读,这次阅读时,教师可以增进题目难度,多设计有关文章细节的题目,在学生从文章中找问题答案的时候,对文章内容进一步了解。
(三) 在提问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教学的小结环节中,教师不必直接带学生回忆今天所学的知识,而应该把这一部分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教师可以提问:What do we learn today?(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学生可以进行再次思考与回忆,同时在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这个可能是单词读音的错误,也可能是知识学习的错误或者是对文章理解的错误,进而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纠正,达到本节课上的问题不遗留到下节课,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
二、 “学为中心”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学为中心”提倡更多地关注学生,教师少教,学生多主动去学。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是:学习目标源自学生,问题解决依靠学生,教学安排为了帮助学生。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握提问的技巧与策略。
(一) 基于教学内容,讲究提问方式
为了实现真正的“学为中心”下的课堂提问,教师必须让全体学生对课堂中的问题感兴趣。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年龄特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不应只是单纯地问答法和讨论法,而应该根据所讲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提问形式,如提问个别学生、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提问方式下都能有所收获,也能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问题也可以运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展示给学生,如口头提问问题、黑板板书问题、幻灯片投影问题和音频播放问题等,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问题,增进课堂的趣味性,使小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进而提高小学生课堂的听课效率。如在训练学生听力时,可用录音机播放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回答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听文本的兴趣,比老师口头提问问题效果更好。
(二) 基于教学的创造性,变换提问的角色
“学为中心”也应该指的是教师运用创新型的教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如果单纯地认为课堂上只有老师提问,学生作答,那么这就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方式。教学本身就应该富有创造,敢于不断尝试,不断改变。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我们也应该大胆进行创新,变换提问的角色。我们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提问,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学生间情感的交流与发展,为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提问,老师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个过程中能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问题型的思维方式,同时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也能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与疑惑,便于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探寻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三) 基于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进行提问
“学为中心”中的“学”应该指的是全体的学生,而非个别学生,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也应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得到进步。教师应避免问题的单一性和全体性,因为可能对于接受力不高的学生来说,短时间内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对全体学生都提出一个拔高性质的问题,那么这些学生就不能及时作答,挫伤其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如在学习完对话之后,可以请接受力稍差一点的学生参考课文复述文章,对于程度好一点的学生就可以请他们走上讲台进行角色扮演进而复述文章。
三、 结论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是实现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的关键一步。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有效地提问,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应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日益变换的。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所教学生的学习特点,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提问技巧,以“学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觉性、主体性和创造性,让提问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作者简介:
吕海艳,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通辽市奈曼旗新镇学区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