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画板在二次函数y=ax2 ( a ≠0)中的应用
2019-08-14柳银兄
摘 要:研究目的:通过几何画板在二次函数作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研究方法和过程:学法突出自主学习、研究发现,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脑、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活动中总结方法和规律,在活动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扩展知识的过程,根据《课标》要求,“对于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研究结果:利用几何画板能快速、准确做出函数图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标要求,引导学生探究未知知识的欲望,大大提高了课堂实效。
关键词:几何画板;二次函数;参数a的大小;抛物线开口大小
学情分析:
二次函数涉及的知识点多,联系的范广,试题难度大历来都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学生学习畏难情绪重,教师方面要注意在新课学习中布置一些基础性的试题,保护好学生学习的信心,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多鼓励学生,多做积极的评价,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时消除学生的困惑.教学的重点是利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根据图像的动态变化总结参数a的大小对抛物線开口大小的影响。建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体系,教学难点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学分析、描述函数,据解析式判断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与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应该解决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是抛物线,不是直线,让学生尝试连接感悟平滑的曲线,感悟|a|的大小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大小。
教学困惑:
二次函数y=ax2中,|a|的大小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大小,但是传统教学中手工作图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好。图像不具备动态效果,图像性质达不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因而大部分学生形成“谈函数色变”的现状,甚至开始恐惧函数的学习,为此思考改进传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进几何画板,起到激发兴趣、活跃课堂、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学法指导:
学法突出自主学习、研究发现,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脑、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活动中总结方法和规律,在活动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扩展知识的过程,根据《课标》要求,“对于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下是所带2个班级上课时课堂实例。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在所带班级九(1)班采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理解参数a对二次函数y=ax2(a≠0)图像开口大小的影响。做法如下:
1. 把学生按照性别、成绩差异,均匀分成6组,每组学生推荐1名组长;
2. 利用几何画板中“用参数构造动态解析式”辅助完成图像的绘制。(请3名学生在一体机上借助几何画板完成二次函数y=0.5x2,y=x2,y=2x2的图像);
3.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心得:当a>0时,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
4. 同步骤2、3的方法画出二次函数y=-0.5x2;y=-x2;y=-2x2的图像,小组交流心得:当a<0时,a越小,抛物抛物线开口越小;
5. 小组合作探究:二次函数y=ax2(a≠0)中参数a与抛物线开口大小的关系?
交流心得:①|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
②a与-a对应抛物线开口方向相反、大小相同。
案例二:
在九(2)班采用传统教学,师生一起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完成二次函数y=ax2(a≠0)图像的绘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得出结论:①|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②a与-a对应抛物线开口方向相反、大小相同。接着出示检测题,并统计了2个班正确率如下:
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九(1)班100%98%96%
九(2)班98%95%89%
分析九(1)、九(2)班正确率差异原因:①九(2)班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人工作图浪费大量时间、图像不精确,存在误差、观察结论理解不够深刻;②手工绘制出的二次函数图像不具备动态效果,感知不明显③九(2)班学生没有经历自己探究、分析、总结,亲身体验感知行为欠缺。
总结方法:①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解决函数图像的变换、平移、旋转问题,在以后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气氛活跃、有吸引力;②使用几何画板可以解决手工作图中图像的动态效果,使图像“活”起来,具备能“灵活活动的能力”;③以后教学中多应用多媒体技术,为数学教学工作锦上添花,使学生爱上生动、活泼、有趣、充满探索之谜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苏强.几何画板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模式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95-97.
作者简介:
柳银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