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8-14邓舒文

读天下 2019年18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问题与对策小学语文

摘 要: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兴起。在具体的教育改革中,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开始重视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变,从小学开始注重实践教育。其中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为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整体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与对策

一、 引言

核心素养的提出又一次把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推向高潮,核心素养是指让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所必需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国教育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一个体现,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进行细化,这些素质教育理念都是在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探寻到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综合教学水平。

二、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理念淡薄

当前,老师还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目标,对于考试的内容就是要会背会写,哪怕是死记硬背,不符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做到多目标的综合,既要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也要有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教师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理念没有深入的认识,不能用理念很好地指导教学。

(二)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生成性弱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实际上是以动态教学模式为主导,其对于教学的生成性和灵活性要求更高,但在目前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课程的设置中,从教师和学生双方角度出发,教学的生成性和灵活性弱。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际上仍然保持了预期的静态教学,即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都是按照預期设定所进行的。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缺乏问答式和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情况下仍然是以老师为主导,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师主导型的教学行为。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预设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及步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变成了对这些预设活动的实际操作,将预设等同于演练,将实际教学等同对预设的还原,许多教师根据预期教学内容采用事先规定的方式进行教学,并试图达到预期的目标,即认为是完成了整个教学,实际上未从根本上处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生成性与预设性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弱化了教学的生成性。同时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调查结果中显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上的生成性和灵活性弱。

三、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 加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管理

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视首先是各级相关教育部门的管理和组织。小学以及上级相关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实施的组织和领导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实施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和领导的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实施目标的实现和实施的情况,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实施的管理基础,也是实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顺利实践的前提和保证,应切实加强组织和领导。各小学语文组应当加强上下级沟通的效果,加强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反馈作用。应当进一步加强上下级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管理和实施制度的沟通。由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设置需要学校、学校的直属部门以及不同层级的管理部门进行相互配合,才能提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效率,应当加强对不同部门之间的平级关系管理。通过鼓励不同学校的语文老师进行积极地工作和培训交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开展的相互评估和意见交流,对不同的实施环节应当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馈,保证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和信息互通。

(二) 创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以小组学习形式进行学习以及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使用比例。加大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完善相关的教学设施设备、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加快现代化教学方式的进度,利用现代信息设备,同学生进行互动式的教学。设定专门的情境,让小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自由发挥,然后让小学生就情境中的行为进行互相点评,而后由老师进行评价,从而让小学生自己展开思考,进行判断,提高小学生自我素质,拓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定期安排户外实践课或是社会实践课的形式来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教学,组织小学生到户外或是进入社会,参加活动,如义务劳动、素质拓展活动、志愿服务等,从实践中让小学生体会语文主题活动的本质,并通过实践和劳动提高小学生的社会行为和实践能力,从而影响小学生的素质水平。

(三) 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

目前阶段,许多小学语文老师的研修水平还不足以支持其顺利且高效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教学,故而应当不断提高教师的研修水平,以适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开发和实施需求。明确关于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长期规划。通过具体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研修水平。通过教育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计划与安排,对小学教师分批次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相关培训,使得教师可以相对充分地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改革和实施的整体目标和发展计划有一个较为清楚和全面的认知。

四、 结语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当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时间较短,范围较小,使得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保证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芳.农村留守学生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方法研究[J].好家长,2017(66):97.

[2]李霓虹.体现综合特点凸显语文特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效性浅谈[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12):77-78.

作者简介:

邓舒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宁市华衡小学。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问题与对策小学语文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